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與馬雲「世紀大和解」?1政治信號強烈

在美中科技戰白熱化的背景下,中國科技圈正上演一幕出人意料的轉變。曾經因批評金融監管而一度被視為「麻煩製造者」的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似乎正從多年沉寂重回北京的信任圈。

《日經亞洲》27日指出,在習近平追求晶片與人工智慧(AI)自主的宏大戰略下,這位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已變身為推動國家科技戰略的關鍵人物。

《日經亞洲》指出,馬雲「鹹魚翻身」的最新跡象,出現在中央電視台的黃金檔新聞節目《新聞聯播》中。在今年9月16日播出的畫面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前往青海省的一處數據中心視察。引人注目的是,現場一塊白板詳細對比了美國半導體巨頭輝達(Nvidia)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I晶片H20,與阿里巴巴旗下半導體公司「平頭哥」(Pingtouge)所開發的PPU晶片。

根據白板上的資訊,平頭哥的晶片在性能指標上,已能與輝達的產品並駕齊驅。該報導同時揭露,電信營運商中國聯通(China Unicom)也已採用了阿里巴巴的雲端服務。這一系列由官方媒體釋出的正面信息,意義非凡。

官從「監管風暴」到「座上賓」

就在這則新聞播出之際,一段馬雲在酒吧與阿里巴巴高層輕鬆交談的影片在社交媒體上瘋傳,「讓阿里再次偉大」(Make Alibaba Great Again)的口號也一度成為熱門話題。種種跡象似乎在暗示,馬雲與阿里巴巴的地位正在悄然改變。隔天(9月17日)更有報導傳出,中國政府已禁止國內主要科技公司採購輝達的晶片;兩天後,習近平便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進行了電話通話。《日經》指出,這一連串事件,被外界解讀為阿里巴巴與馬雲已不再是北京打壓的目標。

回顧2020年底,馬雲在公開場合幾乎銷聲匿跡,其原因眾說紛紜、至今官方也不曾作出解釋。最廣為人知的導火線,是他在2020年10月一場演說中直言不諱地批評:「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用昨天的辦法來管。」此番言論被認為是挑戰了中國的金融監管體系。當時甚至有傳言指出,馬雲可能與被稱為中共的「上海幫」有關,這個派系的核心人物就是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與習近平的立場及路線有所不同。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螞蟻集團(Ant Group)的迅速擴張,也引起了習近平的高度警惕。螞蟻集團透過智慧型手機促成了高達2.1兆元人民幣(約合現今2940億美元)的微型貸款,並獨家掌握了龐大的信用數據。然而實際的放貸方卻是區域性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這意味著一旦出現大規模違約,將對整個金融體系構成嚴重風險。

2020年11月,在螞蟻集團即將進行史上最大規模IPO的前夕,中共當局以遏制「資本無序擴張」為由,緊急喊停了其上市計劃。此後,馬雲離開中國,行蹤遍及日本和歐洲,被外界視為一種「自我流放」。在他放棄對螞蟻集團的控制權後,阿里巴巴宣布計劃投資3800億元人民幣於人工智慧領域。

在馬雲淡出、阿里巴巴也轉趨低調的幾年後,風向終於在2025年出現了轉變。習近平今年2月邀請馬雲出席一場民營企業高峰會,在31家受邀企業中,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6家企業總部都位於浙江省,此舉被視為北京默許馬雲恢復商人身份的明確信號。《日經》認為,這次習近平與馬雲大和解的背後,是美國日益收緊的技術封鎖,習近平顯然意識到若要實現技術自給自足,不得不藉助國內民營企業的創新力量。

日本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資深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申申(Wang Shenshen)表示,他今年夏天接觸到的多位透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計劃增持中國股票的投資人,幾乎一致地認為:「如果習近平能善用民營企業的創新能力,他或許就能抵禦來自美國的摩擦。」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風傳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930/228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