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海歸變海帶降價求職 薪金四千也干

海歸期望薪金降到四五千,企業招聘性價比增加

  「歐洲還算OK的學校,08年畢業後僥倖進了某大行的數量部門,然而又不幸的在年底被裁掉。本來覺得回國就回國吧,但是沒想到國內的慘烈程度遠遠超出我想像。尤其是一級城市,很多人名校背景也不過四五千的工資,甚至還不如自己本科畢業就工作的同學,讓人實在懷疑這個MASTER的價值……」

  「我現在也在澳洲留學,明年畢業,打算回國工作。

  不過很擔心像各位說的那樣,從海龜變成海帶呀……」

  在應屆生BBS里,海歸版恐怕是最熱鬧也最顯眼的一個,每天都有近百條留言,討論的話題不外是金融危機影響之下的就業形勢,薪金待遇。

  「在就業期望方面,海歸版的反應很明顯,原來海歸的期望月薪在8000到10000,現在降到了4000。」 應屆生招聘網的市場宣傳經理張義力介紹,金融危機對求職者的影響從海歸們看是最明顯的,對於企業來說,現在招聘一個海歸的花費接近甚至低於國內名牌大學學生的費用。

  「海歸有的是在國外銀行做過的,有的是留學生,以前的就業目標至少是華爾街,但現在就是國內的銀行,期望月薪5000元就可以,這在原來是不可想像的。」前程無憂的市場公關經理王劍認為,目前是企業招人性價比最好的時候,因為經濟危機讓這些海歸們的不確定因素增加,求職期望降了一大截,企業的招聘成本會降低很多。

    先就業再擇業,大學生就業期望降到最低

  「去年這個時候,我們院只要是想找工作的人,幾乎都沒有剩下。現在,卻連一半都沒有簽掉。」倪虎是電子科技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的一名大四學生,今年嚴峻的就業形勢讓他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就業期望,「9月份的時候我還一直想著留在成都,好多徵才會都沒去,10月份感覺到今年形勢不對,才開始廣投簡歷,但已經遲了,錯過了好多。」倪虎懊惱地說,現在只要能找到個工作就行,地方和薪水已經不重要了,「先就業再擇業,我們好多同學都是這麼想的。」

  「從08年開始,大學生開始理性化的對待就業了。」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黨委書記周石,根據自己多年對大學生就業的關注,認為這次就業危機開始讓大學生更加客觀地看待自己,不再一上來就是精英,就是人才,而是當作普通勞動者來對待。「大學生對薪酬的估計也比較客觀了,前幾年我們有一個調查,學生的薪酬平均高估40%,現在期望薪金和實際收入大體接近,比較理性了。」

  但據應屆生招聘網的調查數據,整體來看應屆生對月薪的期望值與往年相比,尤其是211、985院校的學生,並無很大變化,期望的月薪還在 4000左右,甚至更高。「但在可接受的第一份工作的月薪上,有所下降,本科生到了1000-2000元,碩士生到了2000-3000元。」張義力說。

    薪金期望並不是求職障礙,求職心理還需調整

  「剛開始我填的期望薪金是3000,後來看同學們都寫2000,甚至有1500的,我就改成2500了。」蘭州大學的包敏和同學在填寫蘇寧電器的招聘表格時,對期望薪金一項平均為2000元,「後來我面試時,那個經理問我,你寫的這個期望薪金是指蘭州,還是北京上海。我就說哪裡都行,還老實交代自己把期望薪金調低了。」包敏回憶,當時那個經理只是「哦」一聲,再沒有說什麼,面試過後,蘇寧電器並沒有因為她降低薪金而聘用她。

  降低薪金期望就能讓用人單位青睞麼?麥可思公司對2007屆大學生的調查數據給了我們另一個視角。「……研究型大學(211 院校)應屆畢業生的期待薪資是1958 元,比僱主提供的最高薪資要低40%,比半年後的實際薪資要低34%;其他本科的期待底線是1554 元,低於僱主提供的最高薪資要低37%,比半年後的實際薪資要低32%……就全國範圍和平均水平講,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工作期待水平不高,不應該是求職成功的主要障礙。」

  那究竟什麼是大學生求職成功的主要障礙呢?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黨委書記周石認為,現在大學生必須要放下成為精英、成為人才的念頭,「精英就那麼多,不可能人人成為精英,既然大學教育都從精英教育變成大眾教育了,那肯定得有更多的人去做普通的工作。」

  麥可思公司的王伯慶博士也認為,雖然在薪金期待和工作地點上大學生的求職期望已經降低,但還沒有到最低,還沒有轉過彎來,「在美國他們的大學生如果找不到工作,不管是經濟不好,還是自己不好,他就把自己下放到餐館裡面打工,心態很好。所以我們要學人家的心態,調整心態,在特殊時期和自己沒有能力的情況下,要做好像農家妹一樣的,去打工。大學生必須學會做一些低端的工作。」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四川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