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雷人!優雅如百合就能成為推薦上北大理由

 

  

鬧騰得沸沸揚揚的校長推薦制,不管民意如何讚揚和質疑,現在也終究有了實質性的進展。而在校長

們的推薦評語中,我們不光看到了「成績優異、品學兼優、素質超強」等等略顯中庸的套話,還有「氣質優雅、外表陽光、是校園的一支百合花」這樣讓人禁不住捧腹的評價。有網友發帖《你氣質優雅嗎?優雅你就能上北大了!》質疑校花被推薦上北大的理由,還有網友稱「這樣的推薦評語,更像是徵婚廣告用語,或者是選美比賽的評語」。

或者,我們在調侃之餘,可能也應該安靜的思考片刻,是什麼造就了「百合花」和「氣質優雅者」的北大之路?校長推薦的初衷應該不錯,讓了解和熟悉學生的校長來挑選他所掌握的人才,並且這種人才的標準應當是卓爾不群的,並非以平時的成績標準來評價。同時,具有推薦資格的學校也都是在同類中拔尖和優異的,這樣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所推薦學生本身的學習也不會有太大落差。因此,不能說校長推薦這個制度的出發點有更多的問題。但是,問題在於,不管是什麼制度,終究是由人在執行和完成的,如果制度的制定上沒有考慮制度的執行效果和執行方法,那麼在實際的應用中就會出問題。顯然,我們既不能給出偏才怪才的既決標准,也不能賦予校長通查一切的慧眼以便讓他們在制度的安排下能夠推薦出最為適當的學生,那麼也就難免被推薦者評價的「雷人」了。

對於校長來說,恐怕職責的重心並不在於考察學校範圍內的人才。對於中國的中學校長,恐怕更多的職責是在官場上左右逢源,為學校的財政和經費而殫精竭慮。總有忙不完的上級檢查,也會有開不完的會議和總得裝點的面子工程,學校的各種事務----而且大多跟教學無關的事務,幾乎都應該是校長這種行政官員來完成的。在這種工作性質和工作環境之下,哪會有時間和精力來觀察人才和發現人才,並且把所謂的人才所表現的「才氣」完全準確的表達出來?其實,這幾乎是中國教育體系內的通病,在大學,校長也通常都是行政官員,副校長才大多負責教學和科研。照此說來,校長推薦制還不如副校長推薦制更有效果。

所以,校長們一來不知道應該推薦的人才標準是什麼,二來也沒時間沒精力去考察人才的成長狀況,當然就只能憑著成績和表現來推薦了,而對於成績和表現的了解,恐怕大多數還都是通過任課老師這類一線的教學人員匯報的。所以,「氣質優雅的,外校才女初長成,隱隱已有大家氣……是校園的一枝百合花」這類的評價,也都可能是在道聽途說中得來的。而且,話說回來,對於「氣質優雅」這類形容詞的描述,人人都會得出不同的答案,校長的偏愛究竟聚集於何處,難道也要成為選拔人才的標準?況且,「一支百合花」可以推薦去北大,那麼氣質同樣優雅的梅花、玉蘭、荷花怎麼辦?難道他們不是「大家氣」和「優雅氣質」薰陶的嗎?

在校長推薦制出爐之時,人們所擔心的是公平和平等的價值取向,而當校長推薦不可避免的到來之時,我們看到的又都是在推薦標準上的不可把握。如果前者所懷疑的是教育中所暗含的腐敗氣息,而後者則是我們對於人才本身能否經得起考驗能否負擔國家大業所持有的質問。的確,「一支百合花」所蘊含的氣質,能不能在風起雲湧的社會變遷中屹立不倒,這終究不好得出可以了斷的結論。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網易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