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大陸專家驚人告白 不出現沙塵暴大乾旱都不正常

楊教授舉了生態破壞不可逆轉的幾個例子來支持他的結論。「一例是西北、內蒙由於過度放牧,嚴重超載,最後羊把草根都吃了,所以不出現沙塵暴都不正常了。二例是長江洪亂,那是六、七十年代在長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大規模採伐的結果。三例是中國南方絕大部分土質比較薄,表土沖刷以後,石頭就露出來了,叫石漠化。前些年蔗糖生產緊張,糖價高,雲南省大規模的把樹砍掉種甘蔗,結果很快就賺錢,很大的利潤,但大規模砍樹造成了大面積水土流失,種了兩、三年甘蔗,地力不行了,不能再種了,原來的林子變為一片荒山,禿林。石漠化不會像荒漠化和沙漠化那樣起沙塵暴,但要恢復卻更困難。」

雲南超3000萬畝桉樹林--沒有創造經濟奇蹟,卻終釀世紀生態大災難!!!!

下文是2004年的新聞報導,當年規劃的3000萬畝桉樹林,如今早已經嚴重超面積了。置當年科學警告於不顧,終釀如今創歷史紀錄的生態災難!!!!

阿波羅網編者註:本系列文章由三篇組成。

1.     楊宇明教授曝光第二個「怒江建垻」 - 圈地毀林種桉樹貽害無窮

阿波羅網友推薦並注釋:大紀元報導後,楊宇明教授在雲南當局的壓力下,請大紀元刪除。但已經被多家網站轉載。

2.    被新浪財經刪除報導,阿波羅網網編輯在如意搜索(ruyiseek.com)中找到快照。

金光集團APP雲南圈地毀林事件調查報告

3.  雲南3000萬畝桉樹--災難還是奇蹟  中青報導

-------------------------------------------------------------------

1. 楊宇明教授曝光第二個「怒江建垻」 - 圈地毀林種桉樹貽害無窮

芝加哥自然博物館館長John McCalg 向楊宇明教授頒獎(大紀元攝影)
 

楊宇明芝加哥獲獎 頒獎儀式上被「挾持」

 

     世界遺產「三江併流」中金沙江的大轉彎(奔子欄),長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大規模採伐導致長江洪水。(楊教授提供圖片)

 

 

 

 

 

 

芝加哥自然博物館第九屆年度生物保護大獎授予中國大陸西南林學院副院長,中國首要的自然保護提倡者楊宇明教授。楊宇明教授是中共體制內怒江建垻的首要反對者之一。

頒獎晚會上,芝加哥中領館兩官員寸步不離楊教授左右。當記者提問怒江建垻的情況時,中領館官員一人拿著楊教授的包,一人拿著獎牌,並說楊教授要上廁所,不容楊教授說話,一左一右將楊教授架走。

頒獎晚會上,芝加哥中領館兩官員寸步不離楊教授(中)左右。(大紀元攝影)

 

(大紀元記者郭若,鹿青霜芝加哥採訪報導/2004年) 中國西南林學院副院長,中國首要的自然保護提倡者楊宇明教授,日前獲得第九屆芝加哥自然博物館年度生物保護大獎。據自然博物館介紹,大獎獲選者應對保護世界生物遺產產生重大影響,其行動和方式堪為他人楷模。頒獎晚會上記者提問時,楊教授被芝加哥中領館兩官員架走。記者在頒獎前就中國生態保護採訪楊教授,獲知金光集團在雲南砍林種桉樹的驚人危害並不亞於怒江建垻,但不為人所知。楊教授表示他本人對中國西南自然生態保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他認為中國專家只有通過和國際機構的交流合作,和關心生態保護的群眾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中國自然生態保護有效果。

    **危害不亞於「怒江建垻」的砍林種桉樹

    印尼金光集團(SinarMasGroup)由黃亦聰先生創立。業務主要集中於漿紙業、農業及食品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其中漿紙業集團──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AsiaPulp&PaperCo.,Ltd.,簡稱APP)94年成立,總部在新加坡,是亞洲最大的紙業銷集團公司之一。

    楊教授介紹說,桉樹原產澳大利亞,生長速度快,被用於造紙。金光集團投資大規模租塊地或者買塊地來種桉樹。種了樹以後生產,加工以後交稅,看似有益,但是這有嚴重後果,是犧牲了中國的生態環境,後果是長期的,不可逆轉的。

    新華網雲南頻道03年10月20日消息,「印尼金光集團瞄準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營造的投資環境,新建550萬畝速生林原料林基地。目前已經在雙方共同努力下迅速啟動,即將全面實施。」文章大力贊楊文山由州長掛帥親自抓落實,州委、州政府成立了文山州林、漿、紙一體化項目領導小組,其快捷高效的辦事效率令外商十分滿意。

    楊教授表示金光集團種桉樹規劃面積近三千萬畝。這樣的規模種桉樹有何後果?楊教授表示:「絕大多數我所接觸過的林業、植物、農業以及其它生態學、生物段性保護的專家都持反對意見。這幾十年來,我們對桉樹其它的生物學特性、生態習性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同時對桉樹對一個地區生態系統和生態環境正負方面的影響也做了長期的跟蹤、調查、觀測、分析和研究,最後的結論是它造成地力衰退,對土壤營養因素和深處地下水分的消耗,比一般的樹木消耗量要大得多。」

    楊教授說:「當一個樹種在原地、原來的生態環境下,應該說它的生存特性和生態習性跟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物種是協調的,但一旦離開原產地,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它原來那些優良的生物學特性(比如適應性強)就有可能變成有害的特性,桉樹就是這樣一個代表。它在澳大利亞原產的時候沒有這些問題,但是到了異地以後,它對當地鄉土的、原產、原生的物種有極大的抑制性。它生長了,其它物種就不能生長,並且慢慢地退縮,最後桉樹林都是光禿禿的,地被上沒有草、灌木,也沒有小喬木。其他物種不能和他一起生存。是雲南生物段性的外來天敵。」

    楊教授認為,桉樹在50年代後期到整個60年代的大規模營種,對當時的綠化造林、荒山恢復,以及對當時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桉樹葉提煉油後賣給醫藥和化工部門,可以給農民帶來豐厚的收入。桉樹的材質做家具或其它高等用材不行,可以造紙。但是把桉樹引進雲南生物段性特別豐富的地區,特別像在西雙版納、思茅、文山、德宏、臨滄、三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一帶世界生物段性保護的河谷地區,必然要使當地的生物段性衰減,這是一方面,另外就是大量消耗土壤肥力和土壤水分,對一個地區的土壤水分的平衡也是極為不利的。種桉樹的地方土壤都乾燥結錮,桉樹砍了以後,要種其它的植物生長都非常困難。

    

雲南多樣的山地生態系統(楊教授提供圖片)

    

雲南的林子樹種多樣,有許多稀有國家一二級保護樹種。(楊教授提供圖片)

    **取消專家評估 利用荒山造林不是事實

    既然專家認為大規模種桉樹危害這樣大,這個項目為何還在進行?楊教授說:「在去年11月27號由雲南省長和副省長召集各行業專家參加的雲南經濟發展座談會上,我明確地發表意見,陳述金光種桉樹的利弊,從林學、生物段性和自然生態保護的角度說明在雲南絕對不能大規模發展桉樹。當時領導笑了笑也沒說什麼。作為一個專家和學家,不知道的不該亂說,但我知道的,我該說的,我必須明確地闡述自己的學術觀點和認識。金光集團不是專家,也不是企業家引進的,是通過一定渠道進來的。他也知道專家評估根本過不了關,乾脆就不評估了,上來就是雲南省的命令,必做無疑。」

    楊教授痛心的說:「桉樹造成的危害並不亞於怒江建垻,它不是種幾千、幾萬畝,規劃要砍將近三千萬畝,占雲南全省面積的5%。整個西雙版納、思茅,文山……可能稍微好一點的山地幾乎都要砍光重種。金光集團說是利用荒山荒地來植樹造林,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雲南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在跟他們作規劃的時候,發現實際上他租用的那些地很多都是林子,而且都是天然林子,只不過有些不是原始的天然林子,是次生性的,而且相對交通地利比較好。這些林子氣候濕潤條件優越,幾年以後,次生性的特徵逐步消失,讓原生樹種恢復以後仍然可以恢復到原始狀態。但如果把這些次森林都砍了,包括把自然林都砍了,種上桉樹,那麼桉樹以後你要把這些地帶再恢復成林,那幾乎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就是因為這個外來物種是維持生物段性的天敵,其它物種根本不可能與它共同生存。」

    **砍林種桉樹可計算和不可計算損失

    楊教授分析砍林種桉樹的可計算和不可計算損失:實際上國際上十年前就有綠色GDP的概念,但在國內真正在報紙上出現也就是最近這一、兩年的事。綠色GDP的概念是GDP的增長,除了扣除生產成本以外,還要扣除生態成本,而這個生態成本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有資可算的。它有有形的部分和無形的部分,至少有形的部分是可以算的,但目前所有的經濟管理領導、經濟學家,因為他們不學生態學,只談GDP增長,他們不管環境代價。

    有形的部分,楊教授舉例說:「種桉樹要砍林子,砍下的林子的價值是可以計算的。另外林子裡面可能有一棵樹,其價值遠遠的超出你砍林後種的一公頃桉樹,假如說裡面有一棵黃檀,是非常珍貴的品種。83年我們去西雙版納考察的時候,一個日本人看到一棵已經死掉的黃檀樹,那時候彩色電視機在國內非常稀罕,他願意用兩台日立電視機來交換,當時日立電視機大概是三千塊(美元)一台,就是說那顆樹隨便就值6千塊(美元),這在當地老百姓是不可想像的。黃檀樹實際上在西雙版納和思茅我們所說的次生林裡面這樣的樹種特別多。像這樣的樹我們都可以一棵棵來計算,或者它造成的水土流失,對土壤的功能的損害,這些都是有形的,都可以計算出來。

    另外就是無形的,楊教授說:「還有其它的比如說藥用植物非常珍貴,我們沒有發現,沒有計算,更沒有去使用它。現在沒有用途或者根據目前的知識、當地的知識認為沒有用途的東西,可能明天就是無價之寶。比如橡膠,當時在巴西的熱帶森林裡面,如果不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發現橡膠有用,如果大規模的砍伐,當時橡膠林的天然分布也沒超過兩百平方公里,很可能就毀掉了,如果當時就毀掉,現在還有嗎?橡膠是個例子,價值超過橡膠的物種肯定不計其數,現在因為桉樹可以造紙,那些林子就砍了,不管它。」

    另外,「一個樹種的存在對周圍環境產生的生態效應,比如對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固定,釋放的氧氣、調節了氣候,對周圍技術環境形成了良好的生物條件和環境條件,同時它可能是其它動物或者生物的棲息地和水源,這些目前我們都無法計算。而無形的這部分你要能真正計算出來,比有形的還要高得多,這些成本你都沒算,你就把桉樹種上去了,最後生產出來的紙漿,只算了租地的非常非常少的錢和種桉樹的那麼一點錢,算是你的成本,其它你砍掉那些林子的有形、無形的成本全部不算,你說這個GDP增長有意義嗎?」

    **砍林正在進行中 專家努力難推動

    金光項目的現狀如何?楊教授說:「合同已經簽了,規劃做了,現在林子已經砍了很多,至少砍了幾千畝。我親眼見到在瀾滄江砍的是天然竹林,是中國面積最大的一片天然竹林。這片竹林70年代大概有7萬多公頃,後來逐漸減少,剩下大概就是兩、三萬公頃,再像這樣砍下去,這片林子也沒有了。最大的人工竹林在浙江。天然的跟人工的無法比,天然的段性很豐富。」

    楊教授表示,「儘管專家們在呼籲,這個項目卻一直以一種政府行為的方式,或者說作為一種強制性、指令性的計劃在進行著。雲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副院長兼總工跟我講過這些事,這是上級的指令,有經濟效益,他必須做,但看著大片大片的好林子就那麼按一年幾毛錢到一塊錢一畝的租金租出去,一租幾十年,而且租出去就是砍林,種桉樹,他也非常心痛。」

    「國家本來在林業方面有很多非常嚴格的政策法規,我就不知道為什麼在桉樹這個問題上一切的政策法規都缺席了。我和我的導師正在極力阻止這個事情。一方面建議政府慎重其事,不要盲目上項目,要進行評估。另一方面要尋找其它的樹種,特別是原生的樹種來替代桉樹。所以我們是以很積極的態度來對待這件事情,但這個事情很難推動,據說金光集團有很硬的背景。」

    **已知的生態災害後果足以警示

    楊教授呼籲大家關注這個不為人知,與「怒江建垻」危害相當的「金光砍林種桉樹」項目。他說:「現在國家提出全面、整體、協調的科學發展觀。不能像過去那樣,認為發展就是硬道理,好像只要發展,什麼都解決了。其實所謂「發展」通常是很局限、很片面的。很多生態災害往往不是當時就反映出來的,要經過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後才顯現出來,顯現出來之後你想要恢復它,根治它,那是非常困難的,即使你為之花上十倍、百倍的時間和財力,也未必能回復它原來的狀態。」

    

世界遺產「三江併流」中怒江的第一彎(丙中洛),怒江未開發過。(楊教授提供圖片)

    

世界遺產「三江併流」中瀾滄江深切河曲(雲嶺),開發後生態受到極大傷害。(楊教授提供圖片)

    楊教授舉了生態破壞不可逆轉的幾個例子來支持他的結論。「一例是西北、內蒙由於過度放牧,嚴重超載,最後羊把草根都吃了,所以不出現沙塵暴都不正常了。二例是長江洪亂,那是六、七十年代在長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大規模採伐的結果。三例是中國南方絕大部分土質比較薄,表土沖刷以後,石頭就露出來了,叫石漠化。前些年蔗糖生產緊張,糖價高,雲南省大規模的把樹砍掉種甘蔗,結果很快就賺錢,很大的利潤,但大規模砍樹造成了大面積水土流失,種了兩、三年甘蔗,地力不行了,不能再種了,原來的林子變為一片荒山,禿林。石漠化不會像荒漠化和沙漠化那樣起沙塵暴,但要恢復卻更困難。」

**********************************

[next]

2.    被新浪財經刪除報導,阿波羅網網編輯在如意搜索(ruyiseek.com)中找到快照。

金光集團APP雲南圈地毀林事件調查報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 18:43 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訊 「綠色和平」日前向新浪發來金光集團APP雲南圈地毀林事件調查報告,報告全文如下:

  目錄

  1 前言

購聯想開天M電腦得大獎 免試入學讀在職研究生
新浪搜索聯盟 免試入學讀在職研究生

  2 APP是誰?

  歷史

  負債大戶

  APP與非法採伐

  世界開始拒絕APP產品

  APP的未來

  3在中國的擴張

  背景

  海南

  4 雲南森林告危

  雲南的生物多樣性

  金光集團APP雲南桉樹林漿紙一體化項目

  2750萬畝桉樹速生豐產林基地給雲南帶來了什麼?

  5.結論和要求

  結論

  綠色和平呼籲採取行動

  附錄1:金光集團在亞洲破壞森林的案例

  案例1 印度尼西亞熱帶雨林的破壞機構

  案例2柬埔寨的非法人工林

  其他案例 關注亞洲其他地區

  附錄2:關於桉樹其他人工林的案例

  附錄3:關於金光集團APP的其他資料

  感謝:

  特別感謝Greg Higgs,Bing Liu,Sohan Ko,Patrick Anderson, Alex Ryan,Ginting Longgena,Jens Wieting, Takahiro Kohama,Yumiko Uryu,Liu Haiying,Yue Yihua,Li Moxuan和Bai Yunwen等個人以及Global Witness,Robin Hood和 WWF等國際環保機構對本報告的貢獻。

  1前言

  APP是世界上最大的紙漿和紙張公司之一,但它同時也是亞洲最大的金融夢魘,但凡對 APP背景有所了解的公司,都絕不敢染指APP,唯恐被吸入APP的財務黑洞,不得脫身。從大面積非法採伐到財務管理黑洞,種種醜聞總與這一公司緊密相聯。在世界上,APP 是最臭名昭著的森林破壞者之一。長期以來,印度尼西亞大片的原始雨林幾乎被其毀壞殆盡。直到2004年10月28日,在當地環保組織堅持不懈的努力下,APP才作出暫停砍伐印尼蘇門答臘島的高保證價格值森林(HCVF)的決定。

  但是90年代以來,他們已經把砍伐的目標轉向中國南部的天然林。從2002年8月開始短短一年時間,金光集團APP在雲南南部圈定了2750萬畝龐大的林漿紙基地,開始了所謂的「荒山造林」。但是根據統計分析,在其圈定的2750萬畝的基地中僅有518.3萬畝的宜林荒山,僅占其規劃面積的20%。2004年7月和9月,在綠色和平的兩次現場調查中,發現其砍伐天然林的事實確實存在。

  在這份報告之中,我們對金光集團APP雲南桉樹林漿紙一體化基地項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客觀而謹慎的分析,這些問題主要包括:

  Ø大面積的採伐天然林,違反《森林法》和「國家天然林保看護程」;

  Ø大規模的桉樹種植會對雲南生物多樣性帶來嚴重的影響;

  Ø林地、林木流轉行為不規範,造成了國有資產流失和林農合法利益受侵害;

  從2002年開始,由於金光集團APP的聲譽每況愈下,國際社會已經開始旗幟鮮明地拒絕APP的商業入侵。鑑於其以往惡劣的財務記錄和如今的境況,APP在中國的擴張計劃似乎有些不可思議,那麼這一擴張究竟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這份報告揭露了金光集團APP的國際違法操作慣例及其不惜以生態災難為代價牟取巨額暴利的真相,綠色和平希望以此警示相關部門金光集團APP在雲南可能引發的危機。

  請拯救雲南森林,阻止金光集團APP在中國進一步圈地毀林!

  綠色和平中國項目總監

  盧思騁

  2004年11月

  2APP是誰?

  歷史

  APP的起家可以追溯到1984年,當時由Wijaya(維佳佳)家族控制的印度尼西亞金光集團在蘇門答臘島廖內省開創了Indah Kia紙業公司。

  10年後,也就是1994年,金光集團建立了APP以鞏固其在漿紙業的資產,這其中就包括Indah Kia紙業公司。1995年APP在新加坡組建公司,並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它已經成為亞洲除日本以外最大的紙類產品生產者。1

  從1995年4月在美國存托憑證首次公開發行,並在1997年和1999年連續發行其股票以來,APP已經籌集了10億美元的資產。除此以外,APP還經常發行債券和企業聯合貸款,成為許多投資銀行追逐的對象。同時,分析家 Salomon smith Barney和 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對這些投資給予了非常樂觀的評價和推薦。2

  雖然金光集團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損失掉了自己的家族銀行,但APP仍然保留了強勁實力。事實上,由於印度尼西亞能夠保障持續的廉價熱帶木材供給和公司擁有足夠的延期交稅特權(其附屬公司Indah Kiat在上世紀90年代沒有繳納任何稅款,到2001年欠稅累計達3.58億美元)3 ,使得APP很快成為世界上紙漿和紙張成本最低的生產者。4 它在印度尼西亞大肆擴張,並於1996年打入中國。到1999年年末,APP在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已經建立了數十個工廠,其產品也已經銷往60多個國家。5

  負債大戶

  90年代,APP似乎是亞洲最成功的紙漿和紙張公司。但是好景不長,公司逐漸出現虧損;高額的經營成本,重大的帳目錯誤以及無法償還的巨額債務使得公司的股票價格持續下降。從2000年8月到2001年2月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存托憑證已經從每股5.02 美元降到0.17美元。6 APP已經走向破產的邊緣。

  2001年3月,面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摘牌僅兩個月後,APP就開始停止償還其債務 (全球達139億美元),成為世界新興市場上最大的債務人。7 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亞的67億美元債務和中國的72億美元債務。除此以外,APP在全世界還有著包括銀行、出口貸款機構、養老基金以及個人債券等成百上千的債權人。半年後,2001年10月25日,APP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被摘牌。目前正在店頭市場8 以「APUUY」這一商標進行交易,在本報告撰寫時,其每股股票的價格徘徊在0.04美元。APP的股票目前很不值錢,甚至最大的公眾股東所掌握的股票也不過1000美元左右。9

  如此一來,許多債權人自然很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巨額資金在APP不斷虧損中蝕虧殆盡。如日本Kanematsu公司,已經將其債務一筆勾銷10 ,而更多的公司還是在據理力爭,以討回自己的利益。美國的兩個保值基金,Gramercy Advisors 和Oaktree資本管理公司已經採取了法律手段,試圖查封APP在印度尼西亞的資產。11 近來,美國進出口銀行也和其他一些基金管理者一起對APP12 採取了法律行動,對其在未償付債務之前就計劃在中國擴張業務的行為提起控訴。13 在美國的諸多訴訟中,APP被起訴的理由還包括:錯誤或虛假的財務報告,以及集團不能公開互惠外匯信貸合同等。與此同時,新加坡警方還對APP開展了一項細緻徹底的犯罪調查,結果卻至今未能公開。14

  在國際社會一片討伐聲中,APP印度尼西亞的附屬PT Lontar紙業公司居然對APP的債權人提起訴訟,最終,紐約最高法庭向PT Lontar紙業公司發放了限制令。Oaktree Capital的副總律師 Melissa Obegi說:「我們必須阻止APP試圖通過印度尼西亞法庭逃避共同責任的意圖和行為,APP偽善外表下的種種不良行為絕不會對印尼吸引其他必要的投資起到任何幫助。」 15 2004年9月,兩個印度尼西亞地方法院分別裁定APP的附屬公司Indah Kia和Lontar Papyrus1994年和1995年發行的總共10億多美元的債券無效,這一行動可能在短期內保護了APP,但是從長期來看,這大大阻礙了未來印度尼西亞全面的外資投入。

  然而爭論再次爆發。2004年9月20號Gramercy Advisors 和Oaktree資本管理公司在佛羅里達奧蘭多舉辦的學校、家庭和辦公事用品協會的貿易展會上撤銷了APP的展台。因為法律技術性問題,APP很難再重新恢復其展示,Gramercy Advisors 和Oaktree資本管理公司的這一行動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債權人對APP的怨恨態度。

  APP與非法砍伐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非法採伐率最高的國家,APP則是其最大的紙漿生產者。一直以來,APP都堅決否認針對它的種種森林犯罪指控,強調「APP使用的所有木材來源都有合法證明。」17

  事實恰恰與此相反。我們有確鑿的證據表明APP與非法採伐確實有著直接的牽連。世界自然基金會印度尼西亞森林調查小組已經揭發了下列一些證據充分的非法活動:

  l世界自然基金會經過慎密的衛星圖片分析,證明APP的木材供給商Mapala Rabda在Bukit Batu自然保護區內進行非法採伐;

  lAPP在採伐許可證過期3個月後,仍舊在Mapala Rabda進行非法採伐;

  lAPP購買從Tesso Nilo國家公園非法採伐來的木材。18

  總之,APP正以每公頃20立方米的速度吞噬著具有極高商業價值的森林,這在印度尼西亞的法律下是不合法的,APP使用的木材原料,其30%的來源都值得懷疑。19 世界自然基金會還收集了大量證據20表明APP試圖為自己在非法採伐中的牽涉進行洗脫和爭辯。

  世界開始拒絕APP的產品

  APP在全球的聲譽並不佳。首先,他們的投資者不滿意。近來,全世界許多國家——英國、德國、日本和美國的許多公司都因為不想因與APP的破壞活動有相牽連而拒絕購買其產品。

  在英國,繼非政府組織「地球之友」2002年發表了名為「臥紙藏龍」("Paper Tiger, Hidden Dragons")的報告後,英國已經呈現進口商拒絕購買APP產品的趨勢。2003年,最大的義大利繪圖紙生產商也接受了綠色和平義大利辦公室的請求,停止從印度尼西亞進口紙漿和紙張。

  美國辦公家具連鎖公司(Office Depot)是世界最大的紙類中轉商,同時也是第一個公開聲明不再接受APP產品的大型公司。這家公司在反覆考慮了APP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非可持續性的採伐後做出如下承諾:「2004年1月19日起,Office Depot不再接受任何來自APP的產品」。21

  2004年8月,由於受非政府組織——Robin Hood宣傳活動的影響,最大的德國紙類產品批發商麥德龍(Metro)同意停止購買APP的複印紙。同月,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亞洲森林合作夥伴會議上,世界自然基金和其他日本非政府組織幾經遊說,理光公司(Ricoh)和其他一些日本公司也表示他們聯合抵制APP產品。理光公司(Ricoh)公司占據了APP向日本出口的5億美元中的20%。23

  由此看來,阻止APP無止境地毀林造紙還是很有希望的。

  APP的未來

  自從2001年停止履行債務開始,APP就安排PT Lontar紙業公司作為其部分債務的承擔人,然而APP卻一再推遲公司的全面重組計劃,因為這一計劃可能會將其印度尼西亞的資產分攤到各個分公司中去。在此報告撰寫期間,重組計劃仍未實施。24

  中國的情勢則完全不同。2003年,APP通過債務等量交換成功的運作了APP中國公司,將APP中國公司99.9%的股份作為債款還給了以前的債務人,留給自己的股份只有0.1%。但是APP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有著一定的控制權,而且有一些傳聞稱,印度尼西亞的Widjaja家族(APP 母公司金光集團的控制者)正在以低價回收APP中國公司的債務。25 更糟糕的是,紐約債權人信息公司起訴APP非法操縱投票過程實現債務等量交換。26

  APP的前景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公司目前有著空前的、數千億的、幾乎永遠無法償還的債務;尚未解決的法律糾紛;還有它在亞洲各國非法採伐造成的環境後遺症(請參照附件)。APP是亞洲最大的金融夢魘,但凡對APP背景有所了解的公司,都絕不敢染指APP,唯恐被吸入APP的財務黑洞,不得脫身。

  儘管通過種種操作,APP在國際上僅在一家銀行有著不良的財務記錄,中國交通銀行還是拒絕向其提供貸款。27 其他所有中國機構也似乎不敢冒險支持APP,為其在中國擴張的道路上開綠燈。然而APP中國集團仍然計劃兩年內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8 鑑於其以往惡劣的財務和環境記錄,APP的這一擴張計劃似乎有些不可思議,那麼這一擴張究竟對中國的天然林意味著什麼?

  3在中國的擴張

  背景

  除印度尼西亞,APP的最大投資地區就在中國。APP剛剛成立不久,就在中國建立了自己的控股公司,即APP中國控股有限公司。90年代,APP倚借在中國國內銀行17億美元貸款迅速擴張發展。

  1999年2月,APP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其母公司 「金光」 來冠名金光紙業投資公司(中國),並在上海重組。金光紙業投資公司的法人代表為黃志源,他也是APP中國的執行總裁。雖然不再叫「APP」,但是從各個方面來看還是同一家公司。1999年金光紙業投資公司的成立,標誌著APP在中國大肆擴張進程的開始。

  到1999年年底,APP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綿紙生產者,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高質量紙產品和包裝紙產品的製造者之一。截至2001年,APP在中國已經建立了5個製造廠,每年複印紙和書寫紙的生產量達120萬噸;包裝紙的生產量達50萬噸;綿紙的生產量達10萬噸。APP的金東紙業今天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紙業製造廠。

  儘管APP在全球範圍內負債纍纍,而且勉力維持在破產邊緣,可是2004年,APP 在中國仍然繼續保持擴張政策:它在江蘇(金東紙業)配置了新的設備,在浙江建立了硬紙板製造廠(寧波APP紙業,APP控股25% 29 ),在海南建立了年產百萬噸的大型紙漿廠(下面將詳細介紹),租借並計劃購買上海新倫紙張廠。30 這些投資總計31億美元,其中70%是來自中國銀行的貸款。31 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為什麼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為APP提供貸款支持時,中國銀行卻每次都樂此不疲。

  APP債務危機以前,公司在海南、廣西和廣東經營了5個大型林場,合同面積為 1800萬畝(100萬多公頃),但是實際的造林面積還不足10%。32 在2001年債務危機最嚴重的時候,APP在海南的人工林項目被迫暫停,APP在中國的業務面臨重組甚至是脫離APP的危機。同年,APP在中國又掀起了一輪擴張行動,在海南、江西、河南、湖南和雲南等中國重要的林業大省建立了許多人工林投資項目。APP的策略在中國可以稱為「圈地運動」,這表明APP大肆搶奪森林和土地以期在重組後占有儘可能多的資源。

  

  海南

  APP剛剛在海南建成完成了一個新的大型紙漿廠,名為海南金海紙漿有限公司,將於2004年11月正式啟動,年產量達100萬噸,相關投資達13億美元,將成為中國最大的紙漿廠。.

  1995年,APP就對海南產生了興趣,建立了金光海南林紙有限公司。1997年,APP又建立了一個合資公司,名為海南金華林業有限公司,其目的是為由省政府批准的350萬畝的人工林項目建立林場(約2萬公頃),種植足夠的桉樹以保證紙漿廠的原料供給。

  《財經》雜誌在2003年對APP海南項目進行了調查,發現其財務狀況令人困擾。 33 1999年,中國國家發展銀行貸款11億人民幣給金華林業。不久,2001年APP進入了財政危機,國家發展銀行就取消了該貸款,金光海南林紙有限公司的項目也暫時擱淺。應中共政府許多機構的要求,這一項目在還沒有償付已有貸款的情況下於2002年重新啟動。金光海南林紙有限公司稱,重啟項目的新投資來自在中國其他11個工廠的利潤。如果他們所說的屬實,那麼在國家外匯管理部門就肯定能夠找到相關的記錄和證據,然而我們卻沒有找到。《財經》的調查表明:2003年金光海南林紙有限公司曾試圖從國外轉移4億歐元,但因缺少當地外匯局出具的利潤再投資證明而被迫暫停。因此,從財政方面的前景來看,金光海南林紙有限公司的未來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財經》還發現,APP的人工林面積並沒有其公布的那麼多。金光海南林紙有限公司曾宣稱其人工林林場面積達400萬畝,但是國家發改委官方文件上的記錄則是350萬畝。另外,許多公司和農戶都希望能種植橡膠和其他作物,而且債務危機前金光紙業投資公司70萬畝的苗圃長勢並不很好,因此海南林業局和金華林業局都建議將人工林面積從350萬畝降低到200萬畝。現在,許多農戶已經不再支持這一項目,他們覺得自己上當受騙, APP占了便宜,是拿他們的個人利益在冒險,並認為自己在天然林再生計劃中應該得到一定補償。事實上,由於人工林的性質是經濟林而非生態林,農戶們可能根本得不到應有的補償。

  而且,金光集團APP又一次延續了其在其他國家一貫的做法:實際造林面積低於規劃面積。如下圖所示,在海南省的人工林項目中,金光集團APP並沒有像其所承諾的那樣造林,其實際造林面積遠遠低於其規劃面積。

  財務困境和營林不善交織在一起,這意味著海南紙漿廠可能會沒有足夠的原料保證生產。《財經》雜誌引用了1998年上海輕工業設計學院報告中所述的一句話「生產所需的原料需要從海南和其他地區現有的天然林中取得。」而「重新造林」只是為皆伐天然林尋找的藉口。事實上,森林破壞已經開始了。《財經》雜誌又一次報導了駭人聽聞的事實:人們曾親眼見證50輛卡車的原木從五指山市運出,而2002 年以前根本就沒有栽過一棵樹。在風山林區,有許多天然林遭到了採伐。金華廠的負責人甚至雇用當地的農民砍伐和焚燒森林。此外,2001年到2003年間,金華廠的行為引發了57場森林火災,破壞森林達3,658畝(200多公頃)。

  種種毀林惡行要歸結在海南金海紙漿有限公司的建立。在其運轉的第二年,這個年生產量為110萬噸的紙漿廠需要250噸的碎木作為原料——是海南現有出口量的12倍。設想最好的情況,如果APP能夠將其在海南、廣西和廣東的人工林擴大一倍,並且將這24萬公頃的人工林進行可持續的管理和經營(《財經》雜誌報導稱APP不能就此給出足夠的證據),那麼也只能滿足海南紙漿廠原料需求的 72%。

  這一供給缺口是巨大的,也很有可能會導致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其它地區的森林破壞。事實上APP已經開始從澳大利亞和東南亞進口木材碎屑以滿足海南紙漿廠的供給缺口。世界自然基金會在新聞稿中寫到:「APP在沒有考慮可持續紙漿木材供給來源的情況下,似乎又要建立一個紙漿廠,APP將怎樣彌補供給缺口?為滿足生產是否有要引入非法採伐的木材?APP是否要再次依賴於皆伐天然林?」

  4.雲南森林告危

  雲南的生物多樣性

  眾所周知,雲南是我國野生生物種類資源和生態系統類型最為豐富的地區,並保存了許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類群,是公認的生物多樣性重要類群分布最為集中,並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分布的關鍵地區之一。

  雲南特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以及複雜的生態系統和多樣化的生境條件,孕育了極為豐富的生物資源。雲南省國土面積39.4萬km2,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4.1%。從已知的生物類群看,雲南擁有高等植物16,411多種,占全國總數的46.8%;在14,760多種維管束植物中,列為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就有171種,占全國總數的44.0%。全省有脊椎動物1,836種,占全國總數的55.35%;我國公布的335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雲南就有243種,占全國總數的72.5%,而且約占總數20%的物種為雲南所特有或在國內僅見於雲南。其生物豐富度值、特有度值和特有率,均列全國第一位35,被稱為「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

  由於雲南具有極為特殊和複雜的環境條件以及極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雲南的生物多樣性形成了一個完整不可分割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每一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都發揮著重要而特殊的功能與作用。這就意味著,每一個組成部分的流失或改變,將會對整個生物多樣性系統帶來衝擊和破壞。而且,這種影響效應可能從一個物種、一個群落或生態系統所發生的變化開始,繼而發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並在以後一定的時間內,以某種形式表現出環境的變化。36

  金光集團APP雲南桉樹林漿紙一體化項目

  金光集團與雲南省政府的合作開始於2002年8月。短短一年以後,金光集團已經在雲南圈定了2750萬畝的龐大的林漿紙基地。雲南省林業廳的一份報告指出,金光集團計劃在思茅市造林1200萬畝,文山州550萬畝,臨滄市1000萬畝(見下表)。37思茅市和文山州的造林區已完成了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初稿報告,造林活動已經開始,臨滄市也已進行了初步協商,並營造了少量的試驗示範林。

  金光集團在上述規劃地區成立了速生豐產林公司來具體操作桉樹造林活動。2003年,金光集團在思茅市瀾滄縣完成桉樹造林10萬畝。2004年在瀾滄完成32.6萬畝,在西盟和勐連(均屬思茅市)分別完成3.03萬畝和6.46萬畝桉樹速生豐產林營造的清理整地工作,並部分的完成了定植。在文山州完成20.33萬畝的桉樹造林。到今年年底,金光集團共計可完成72.42萬畝桉樹造林。38

  2750萬畝桉樹速生豐產林基地給雲南帶來了什麼?

  破壞天然林與「荒山造林」的謊言

  對於在雲南「跑馬圈地」2750萬畝以建造桉樹速生豐產林基地的事實,金光集團對外界的說法是其在雲南省承包的所有林漿紙一體化基地「全部是荒山(造林),整個雲南100%都是荒山(造林)」。39

  但實際上,如下所示,金光集團與雲南省簽訂的規劃之中並沒有那麼多荒山。在雲南省林業廳給雲南省政府的工作報告中指出,思茅地區「宜林荒山面積不能滿足項目需要。隨著合作的深入,金光集團提出將漿紙材基地面積從600萬畝擴大到1200萬畝,項目規模不斷擴大。從思茅現有林地資源來看,無林地僅有280萬畝,如果要營造1200萬畝紙漿林,只能對現有林進行採伐,重新營造速生豐產林」。40

  綠色和平組織在雲南思茅市瀾滄縣謙邁鄉包穀地村調查時發現,在當地金光集團下屬金瀾滄公司所種植的桉樹速生豐產林基地中,存在大量被砍伐後遺留下來的樹樁和沒有來得及運走的樹幹,而其中大部分樹的胸徑超過了5公分。

  中國國家《森林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採伐林木必須申請採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採伐」。但是根據《新聞周刊》記者調對金瀾滄公司負責人彭清志的調查採訪,該公司並未辦理採伐證。41

  大規模種植桉樹對雲南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桉樹是桃金孃科的一個屬,原產澳大利亞大陸及附近島嶼,1770年發現並定名。中國於1890年最早引入廣西,後來陸續推廣到南方17個省市(自治區)。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僅次於巴西的第二大植桉大國。

  桉樹的大範圍引種曾有利於中國南方的荒山造林、四旁綠化以及工業原料的供給。然而,隨著時間的延續和範圍的擴大,尤其是桉樹單一樹種的大面積種植,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包括對土地肥力和水分的過度消耗而引發的土地退化、生產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小氣候變化在內的眾多生態問題,而這些問題的核心是生物多樣性的減少。

  雲南的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並且這種以山地為主的生物多樣性不同於一些平原地區,比如雷州半島和海南省。金光集團2750萬畝如此大規模的桉樹種植將會明顯的改變雲南的生物多樣性。而生態系統的改變將會影響到作為國家戰略資源的物種和遺傳基因,進而危及國家的生態安全。

  2750萬畝桉樹基地帶來的「三農」問題

  金光集團在雲南2750萬畝桉樹速生豐產林基地項目的啟動,依然重複了某些地方發展中的問題。地方財政得雖然到了改善,但是加大了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風險。

  「三農」問題被中央列為重中之重的問題,也被雲南省政府放到首要地位,但在此項目的招商引資中,卻出現了剝奪農民的合法權益,把負擔轉移到農民頭上的問題。雖然,桉樹種植短期會使農民受益,但長期看來,極有可能導致當地部分農民返貧,一些中小企業面臨倒閉,工人下崗,影響社會穩定,使各級政府處在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

  這些問題包括:.

  第一,信息不公開,程序不合法

  雲南省林業廳的報告中指出,由於受政府行為干預的林地、林木流轉,其森林資源有未經具有林業調查規劃資質的單位進行調查,不能確保林權所有者的利益。區劃基地範圍,而且沒有群眾的參與,群眾的權、責、利不清,是否願意也不清楚。

  第二,承包租金過低,損害農民的利益,糾紛頻繁發生

  根據2002年9月30日金光集團與雲南省政府簽署的備忘錄,金光集團的紙漿林基地按50年每畝40元收取土地承包金(合每年每畝承包費0.8元),42 參與項目建設的群眾普遍認為土地租金偏低,遭到農民的激烈反彈,並因此引發了一些矛盾和糾紛。據《新聞周刊》報導,此類糾紛僅瀾滄縣一個鎮就發生了57 起。43

  第三,原有林產業受影響,農戶收入下降甚至返貧

  金光集團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按雲南思茅市瀾滄縣林業局的計算,造林任務可令2004年的人均收入增加100元,但隨著當地漿紙廠的日漸擴大規模,當地很多思茅松林將遭遇被採伐的命運——思茅松是可以長久為當地農民們帶來直接財富的樹種。一株思茅松一個月大概可以割五六刀,可以連續割脂20~25年,當地5500多采脂農戶此項的年均收入在 7000元左右。 在松樹被砍伐的村子,談起這事,有的農民禁不住哭起來。44

  第四,影響企業效益和工人利益

  雲南省林業廳的一份報告中提到,思茅市的用材林面積實際只有2369.08萬畝。按預計的森林生長量來測算,近期思茅採伐的木材遠遠不能滿足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需求,極有可能出現因原料供應受限導致企業開工不足。這種情況帶來的後果是要麼對現有林採伐,重新營造速生豐產林;要麼企業開工不足,工人下崗,生計受影響,影響社會穩定。

  第五,收購價格雙軌制,利益再次流失

  據《新聞周刊》記者調查,每立方米思茅松的政府收購保證價格接近300元,市場價大約為470元左右。如果金光集團在雲南省的林基地規劃得以順利實施,僅靠再轉讓林木,協議價與市場價價差一項就可以獲利100多億元。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林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在集體林中,除了股份合作制林場外,商品材採伐指標沒有落實到林權所有者。實際林農只能靠依照林工商和企業制定的林木徑級大小規定,以活立木每立方米40、 60、80元三個價格把指標出售給林工商和企業。45

  5 結論和要求

  結論

  綠色和平擔心APP會在中國重複在印度尼西亞的錯誤,不確保可持續的原料供給就建立大型的紙漿廠。而APP中國公司似乎正在重蹈覆轍。結果將必然導致APP依賴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的森林破壞來為滿足其原料供給缺口。綠色和平組織認為,在事態還可以挽救之前就立即採取必要的行動!

  綠色和平呼籲採取行動

  致中共政府:

  綠色和平組織呼籲中央和雲南省政府:

  l立即停止雲南省金光集團2750萬畝桉樹速生豐產林項目,對此項目重新進行評估;

  l堅決制止該項目在思茅市大面積皆伐現有天然林來營造原料林的做法,並按照《森林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對該項目實施過程中破壞天然林者進行懲罰;

  致APP:

  綠色和平組織呼籲金光集團停止對世界範圍內瀕危森林的破壞。為此,金光集團及其下屬的APP紙業公司必須做到:

  l停止將天然林轉換為人工林;

  l停止皆伐;

  l停止所有非法採伐;

  l充分尊重本地居民和本地社區的權利。

  注釋:

  1 Christopher Barr,國際林業研究中心,「APP財政崩潰:印度尼西亞森林的精神傷害及隱憂 」,亞洲發展會議—3,Bankok,2001年6月12日

  2 Fallon, R. 「亞洲共同財務和商業戰略:APP有限公司」紐約:哥倫比亞商業學校Chazen國際商務網絡雜誌

  3 Christopher Barr,國際林業研究中心,「APP財政崩潰:印度尼西亞森林的精神傷害及隱憂 」,亞洲發展會議—3,Bankok,2001年6月12日

  4 Dillon, Chip, and Normal Waite,1998年,APP的智商欺騙——收入能力仍然強勁, Salomon Smith Barney,2003年7月1日

  5 APP1999年年度報告,新加坡,2000年5月

  6 Fallon, R. 「亞洲共同財務和商業戰略:APP有限公司」紐約:哥倫比亞商業學校Chazen國際商務網絡雜誌,2003年春

  7雅加達郵政(2004年7月12日)「APP希望儘快達成全面債務重組協議」

  8 店頭市場 (證券等不通過交易所直接售給顧客的)「產權證券包括沒有在納斯達克,紐約證券交易所或其他證券交易所上市或流通的證券」見www.otcbb.com

  9 紐約銀行的網址www.adrbny.com/dr_ownership.jsp?cusip=04516V100 , 2004年9月10日瀏覽

  10 Kanematsu公司(2001年4月12日) 「最新中期管理計劃」

  11 新亞洲頻道 ( 2003年11月13日)「APP美國債權人試圖查封其印度尼西亞的資產」

  12 美國進出口銀行,新聞稿(2003年10月29日) 「進出口銀行向APP提出的訴訟文件要求收回其1.04億美元」

  13 新亞洲頻道 (2004年3月30日) 「APP延期重組計劃」

  14 紙業之路 (2003年7月9日) 「新加坡對APP的秘密犯罪調查」

  15 PRNewswire (2004年1月16日) 「紐約最高法庭對APP發布新的限制令」

  16APP(2004年7月) 「APP對世界自然基金會印度尼西亞部非法採伐報告做出的回應」

  17世界自然基金會 (2004年7月13日) 「對APP回應世界自然基金會報導其涉嫌非法採伐的分析」;世界自然基金會(2004年7月13日)「誰可能有所牽連」

  18世界自然基金會印度尼西亞部Tesso Nilo計劃(2004年6月16日) 「監督蘇門答臘廖內省非法採伐:2003年8月到2004年4月非法採伐的木材從被提名的Tesso Nilo國家公園運輸到APP的Indah Kiat紙漿和紙張廠」

  19世界自然基金會 (2004年7月13日) 「世界自然基金會對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APP紙漿廠原材料來源地的關注」

  20世界自然基金會(2004年6月8日) 「APP印度尼西亞紙漿廠木材消費的合法性——2003年10月」

  21 紙業之路 (2004年2月27號) 「美國Office Depot停止進口APP通過過度採伐印度尼西亞森林採伐製成的產品」;世界自然基金會,新聞稿(2004年2月20日)「世界自然基金會將APP非法採伐的事實公布給美國紙業零售商」

  22 Robin Hood,新聞稿(2004年8月25日) "Robin Wood überzeugt Metro: Handelskonzern will auf Papier aus Regenwaldzerstörung verzichten"

  23 紙業之路 (2004年9月8日) 「日本公司聯合抵制APP產品」

  24紙業之路 (2004年7月28日) 「APP推遲債權人關於債務重組問題的投票」

  25美國林紙協會 (2004年7月) 「中國的林產品工業補貼」 p.51

  26 財政時代雜誌(2004年6月18日) 「選舉對APP的傳奇失去信心:支持債務轉移的債權人的身份充滿神秘感」

  27美國林紙協會 (2004年7月) 「中國的林產品工業補貼」 p.42.

  28標準 (2004年2月18日) 「APP中國觀望上市」

  29紙業之路 (2004年6月2日) 「寧波有關部門和APP建立新工廠經營班子」

  30紙業之路 (2004年1月21日) 「APP中國蓄意收購上海紙張廠」

  31紙業之路 (2004年2月26日) 「APP中國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32 APP (2004年6月10日) 「林漿紙一體化:中國紙業全新轉型」 www.app.com.cn/disp_news_single.php?num_id=166

  33 財經雜誌 (2003年10月23日) 「印尼紙業巨頭APP海南重生調查」

  34 N. Myers, R. A. Mittermeier, C. G. Mittermeier et al. 「優先保護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 《自然》雜誌2000, Vol 403: 853-857

  35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概述, Bejing Chinese Forestry Press, 1996. 199~213

  36 楊宇明,郝吉明,裴盛基,雲南的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見:錢易、郝吉明主編),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336-347

  37 雲南省林業廳,《關於對金光集團在思茅建設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情況報告》附件二,2004年7月20日

  38 同上

  39 新聞周刊(2004年7月12日)「雲南森林告危」

  40 雲南省林業廳,《關於對金光集團在思茅建設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情況報告》附件二, 2004年7月20日)

  41 新聞周刊(2004年7月12日)「雲南森林告危」

  42 雲南省林業廳,《關於對金光集團在思茅建設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情況報告》附件二, 2004年7月20日)

  43 新聞周刊(2004年7月12日)「雲南森林告危」

  44 同上

  45 雲南省林業廳,《關於對金光集團在思茅建設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情況報告》附件二, 2004年7月20日)

  *************************

雲南超3000萬畝桉樹林--沒有創造經濟奇蹟,卻終釀世紀生態大災難!!!!


下文是2004年的新聞報導,當年規劃的3000萬畝桉樹林,如今早已經嚴重超面積了。置當年科學警告於不顧,終釀如今創歷史紀錄的生態災難!!!!

[next]


==============

雲南3000萬畝桉樹--災難還是奇蹟
2004年07月09日0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謝念 張可佳

  本報昆明7月8日電

  去年8月,昆明國際交易會上,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招商引資前所未有地簽進了一個「大單」———亞洲最大的造紙企業印尼金光集團,向文山協議投資2.92億美元,新建550萬畝速生豐
產原料林基地;同時,從造林後第四年開始,將在當地建設年產60萬噸至120萬噸的化學紙漿廠和年產50萬噸的造紙廠,最終實現林、漿、紙一體化,意向總投資18億美元。

  極尾桉和尾葉桉兩種桉樹,被金光集團選擇作為引入文山的主要速生豐產樹種。

  文山州規劃,今年,將在州屬富寧、廣南、文山、丘北、硯山5縣率先種植40萬畝桉樹,由金光集團在5縣成立的5個造林公司雇用「農業工人」組織實施。

  文山州的林、漿、紙項目,只是雲南省與金光集團龐大合作內容的一部分。金光集團還和雲南的思茅、臨滄等地達成意向總投資在40億美元以上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打算引入的樹種,同樣首選桉樹。

  這樣,文山、思茅、臨滄三地意向勾畫的「造桉」藍圖高達2620萬畝,還不包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的傳言數

  這一系列合作因創下了雲南省招商引資的紀錄而引人注目。

  從一開始,和地方官員們的欣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專家們的強烈擔憂,他們說:「危害不亞於怒江建垻!」

  1.農民「也要種桉」,專家嚴重不安

  2.6萬畝桉樹幼苗,占據了文山廣南縣楊柳井鄉的連片荒山,但沒有阿用村安康村民組的份兒。

  一個月前,當58歲的老黨員郭志林走了一個多小時山路,從安康來到鄉上時,和到北京「跑部」的地方官員本質沒兩樣。「我們也要種桉樹!」這位滿面溝壑的壯族農民和他身後的村民組幹部,圍著鄉領導懇求。

  過去幾個月,同屬楊柳井鄉的好幾個村,都投入到了轟轟烈烈種植桉樹的「洪流」之中,而安康村民組卻遲遲未接到上級的「種桉」指令。一如村子周邊那些灌木叢生的荒山,村民們心底不免寂寞冷清。

  楊柳井鄉的「造桉」行動,來自州縣的統一安排。

  呼隆隆扛起鋤頭的農民並不知道,他們是在政府和一些專家間的爭議中上山的。

  這一爭議圍繞桉樹是否該被大規模引進文山、引進雲南而展開。焦點在於,大規模引種,將會對當地生態及可持續發展產生何種影響。

  在昆明,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段昌群教授說:「文山等喀斯特石山地區,生態脆弱,靠多年艱難的自然恢復,一些荒山上長出了灌木、喬木和雜草,已實際形成生態價值很大的天然雜木林,而並非通常意義的『荒山』。改植桉樹,將面臨新的石漠化威脅,是一種生態倒退。」

  在北京,中科院研究員汪松警告:「世界上曾有很多國家引種桉樹,但上世紀90年代初,由於科學家對世界銀行貸款資助桉樹種植反應強烈,世行已停止了對這類項目的貸款和援助。」

  從一開始,與官員們對「金光項目」的熱情形成鮮明對比,一些專家表達了強烈擔憂。「這是跑馬圈地!」一位不願具名的林業專家說,「近3000萬畝種植面積,相當於雲南省現有2000多萬公頃有林地的近10%,一旦真的都被單一樹種占據,將對生物的多樣性構成難以想像的嚴峻挑戰。」

  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有一個課題,就是對包括桉樹林及當地的雲南松林、長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荒坡灌草叢在內的5個林種,作連續10餘年的對比研究。

  段昌群教授說:「我們的研究充分證明,在5個樹種中,外來的桉樹持水保土效果和自我更新能力最差,不能靠種子自然繁殖,並對異地的原生物種有極大排抑性,對環境不友好。大面積連片種植,很容易導致土地貧瘠,原生物種衰減、退化等嚴重的生態危機,形成『綠色荒漠化』。而且,不一定在兩三年內顯現出來。」

  他認為,「另一方面,也應看到,造紙污染是個世界性難題,尚無圓滿解決途徑。」

  楊宇明教授,西南林學院副院長,多年專攻生物多樣性研究,剛剛獲得第九屆芝加哥自然博物館年度生物保護大獎。他與段昌群持相同看法:「在美國時,各國專家特別表達了對金光集團到中國大規模種植桉樹的不安。紐西蘭已開始把以前大面積引種的桉樹林全部砍光。」

  據了解,早在2002年下半年,大規模「造桉」項目尚在醞釀期,雲南省就有七八位林業專家向省里聯名寫信,力陳此舉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而項目推進的步履未停。

  拿到交易會上簽約只是慣常形式。有消息表明,雙方的實質合作早已開始。到去年底,思茅地區下轄的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首期共種植桉樹10萬畝,今年,除了文山州啟動40萬畝,思茅又繼續在瀾滄實施50萬畝。據稱,臨滄等地不同面積的「示範基地」也在啟動之中。

  2.地方官員眼裡:「不能不抓的大機遇」

  我國已進入紙與紙板消費的快速發展期。近年,進口的漿和紙居主要進口商品用匯的第三位,僅次於石油和鋼材。據預測,到2010年,我國紙及紙板消費量將達7000萬至8000萬噸。

  雲南省政府的一位官員表示,這是「促成我們與金光集團合作的大背景」。

  這位官員認為,利用豐富的生物資源,加快發展林、漿、紙結合項目,促進雲南經濟再上台階,正當其時。

  文山全州8個縣,都是國家級貧困縣,農民人均收入不過1400多元。據當地官員介紹,去年,州財政收入只有4.7億元,支出卻達到20多億元。

  「文山的社會經濟發展必須有大的項目拉動!否則,面臨完全不同的發展基礎和條件,我們和發達地區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而不是縮小。」文山州林漿紙一體化項目辦主任、州政府副秘書長陳育良的看法是,「過去10年,我們努力將包括灌木林在內的植被覆蓋率提高到了大約23%,可仍感覺林業是『大資源、小產業、低效益』,老百姓富不起來,種樹沒積極性,就是因為缺少『龍頭』帶動。」

  圍繞給「金光項目」提供「一流服務」,思茅、文山均成立了政府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的領導小組,下設「項目辦」,效率極高。

  「作為地方政府,我們沒有理由不抓住金光集團投資帶來的寶貴的發展機遇!」陳說。

  他提供的理論測算相當激動人心:到60萬噸紙漿廠建成,可解決1.2萬人就業;到一體化全部完成,年繳納增值稅可達425億元.....

  思茅的測算同樣誘人:以每年造林200萬畝計,農民勞務費收入是2.6億元;進入採伐期,按每畝產材8立方米至10立方米計,農民又能增收不少工錢;還有,建廠後帶來的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對商業服務業的需求,對石灰石、煤、澱粉等原材料的利用,對林業技術人才的吞吐......等等。「這條產業鏈很長,連綿不斷。」當地媒體用「眼中閃著亮光」來形容思茅地區行署主要負責人說這話時的神情。

  3.目前已見實利:「農民就認實的」

  從郭志林等村民的具體行為看,農民似乎成了政府決策的支持者。

  「2.6萬是習慣畝。造林公司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實測,有1.4萬標準畝。」楊柳井鄉政府辦公室主任李俊說,「老鄉的熱情難卻。我們為安康補充規劃了3000畝面積,準備年底實施。」

  「我的嘴巴都說酸了!」陳育良比喻。他的話中之義是,農民的積極性並非「油然而生」。

  「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曾有不少教訓,傷了農民的心。」陳說,「再讓他們幹這個,他們首先會問,是不是又是栽了砍、砍了栽,白費力氣?」

  當地政府為此開展了宣傳動員,向農民反覆解釋。和以往由政府一手包辦不同,這次完全是公司化操作,農民不拿一分錢,技術由金光集團負責專業化指導,種苗也由其無償提供,風險被降到了最低限度。

  文山州與金光集團的協議約定,造林公司一次性付出每畝40元,可獲取50年的土地使用權。另一方面,從清山開始,到打塘(挖洞)、施肥、回土、定植等幾個工序,公司每畝付給分包商最高116元、最低82元的工錢。定植後3年內,再付出第一年每畝10元、第二、第三年每畝20元的管護費。

  「到目前,造林工本州農民約占60%,分包商中,本州及州外的分別為66個、43個,多為農村造林大戶。我們要求,必須主要使用本州農民。」陳育良透露,「據統計,全州已支付的土地承包金和勞務費分別為325萬餘元和415萬餘元。」

  「公司已經向我們的農民支付了80多萬元勞務費。」李俊證實,「楊柳井鄉去年農民人均收入才585元,這筆錢有吸引力。」

  沉甸甸的勞務費讓安康村民組的村民「眼紅」,但他們力圖融入「造桉」「洪流」的用意並非僅此而已。「種樹,就得修林道,以後出來一趟就不用再兩隻腳板量到底了。」郭志林神色疲憊。

  由於種了1000多畝桉樹,在出門同樣要走上1個多小時的普弄村小普弄村民組,村民對生活的期盼,明顯領先了安康村民組一步。「等路通了,看看電線是不是也能拉進來。」村民組長王順兵滿是憧憬。

  按思茅地區行署主要負責人在今年雲南省人代會上給媒體算的帳,去年,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100元。

  在文山,陳育良強調,速生桉樹4至6年成材就必須採伐,如果沒有市場出路,農民的積極性必然受到沉重打擊。「有出路,不用誰喊,他都會自己種。因此,我們正主動與金光集團協商,爭取能提前建設紙漿廠。」

  「農民就認實的!」此間一位跑農村報導的媒體人士說:「與專家不同,他們與政府的立場分合都立足於此。他們不知道爭議本身,當然更不可能知道桉樹的生態出路。最終,桉樹的市場出路將更加長遠地影響,甚至決定著他們明天的喜與憂。」

  4.毀林的現實威脅:「砍伐已經存在」

  雲南省林業廳、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的相關處室,在被問及「金光項目」的情況時,均稱「不了解」、「不知道怎麼審批的」。

  「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他們不但盯上了荒山,甚至連有林地也不放過。」楊宇明說。

  在思茅地區,森林覆蓋率超過60%,荒山面積只有300多萬畝。擬議的1065萬畝「造桉」面積,據可靠消息證實,將有600多萬畝「不得不」砍伐利用現有有林地。而文山州現有荒山也僅為300多萬畝,還有200多萬畝「造桉」面積該如何落實,同樣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們正在就地上林木如何評估作價,與金光集團洽談。」思茅「項目辦」副主任陳建疆說。

  「實際上,砍伐已經存在。」楊宇明說。不久前,他在瀾滄江糯扎渡看到,斧頭揮向了中國面積最大的一片天然竹林。這片竹林在上世紀70年代還有7萬多公頃,後來逐漸減少到只剩下兩三萬公頃了

  他指出:「破壞了若干年積累下來的生態系統和生態平衡,我們付出的是更多無法估算的生態成本。」

  楊宇明強調,《森林法》規定,濫砍濫伐兩立方米林木就可以立案。

  一位曾赴瀾滄縣採訪的北京電視台記者說:「我拍到確有被砍下的樹,卻沒有人願意協助我證實這與桉樹的出現有多大程度的關係。事情看上去迷霧重重。」

  「少數農民原來自己種了些經濟林,這回清山被砍了,還是有意見的。」廣南縣楊柳井鄉的李俊承認。

  段昌群認為,要吸取上世紀50年代大規模引進橡膠樹的前車之鑑,走出傳統的「造林就好」的認識誤區。在雲南這樣在我國乃至世界上生物資源最具多樣性的地區,以外來物種取代本地物種尤應慎之又慎

  「雲南橡膠林集中的西雙版納地區,上世紀80年代後,有霧日減少了30天,現在更減少了60天,說明當地濕潤度下降,區域性氣候出現變化。」他問:「雲南橡膠林只有300萬畝。近3000萬畝桉樹林,會給我們帶來怎樣不和諧的衝擊?」

  5.宏圖中的悖論:「尋找發展的平衡點」

  是奇蹟,還是災難?近3000萬畝「造桉」藍圖給雲南製造了一個很大的懸念。

  「幹部有幹部的想法,專家有專家的想法,農民有農民的想法」。對於「金光項目」的輿論環境,文山州「項目辦」主任陳育良一言以蔽之。

  「專家的意見也並不統一。」陳對此搜集了不少資料。在兩篇論文中,有來自國家林業局桉樹開發研究中心及雲南省林業科學院的專家指出,關於桉樹影響生態環境品質的指責是不恰當的,問題出在世界人工林共同面臨的經營和管理層面,而不是樹種本身。

  「任何東西都得一分為二看。」這句話,官員們使用頻率很高。

  「要想任何樹種大面積連片種植沒一點負面生態影響是不可能的,不僅僅是桉樹。當然,我們將與金光集團探討用旱冬瓜樹、思茅松、相思樹等本地樹種部分替代桉樹的可能性,並探索建立必要的生態監測體系。」他們表態。

  專家們也講「一分為二」。

  「共同點,都是為了發展,不同點,是該採用什麼樣的方式發展。」一位不願具名的林業專家說,「投資商砍了一茬兩茬,當這片土地不能產生規模效益時,砍不下去了,可以一走了之。官做了一任兩任,做不下去了,也可以一走了之。後果,就只有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農民來默默承受。這公平嗎?」

  段昌群說:「一個地方的政府和人民發展的願望、生存的基本要求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毫無疑問應該得到足夠的理解和尊重。在西部,地方政府面臨巨大的現實發展壓力,渴盼通過大項目帶動大發展無可非議,關鍵是,項目選擇必須立足長遠,力避『發展一點,破壞一片』、『發展了眼前,制約了未來』。」

  「沒有誰想要全盤否定桉樹的存在價值!既然桉樹對土肥條件要求高,為什麼不選擇更適合的集約經營呢?比較效益會更高,生態影響也會減到最小。」他說。

  幾乎在「金光項目」備受爭議的同時,雲南省林漿紙一體化總體規劃已基本起草完畢,即將上報國家發改委。

  「省長親閱了文稿,特別要求將科學發展觀貫穿始終。」省發改委工業處處長劉艷清說,「規劃沒有被企業牽著鼻子走,充分考慮了資源環境的支撐能力,體現了生態與經濟、企業與農民,以及各級財政等方面利益的協調,強調速生豐產林優選生態安全的思茅松等本地樹種。」

  不過,她同時透露:「規劃本來明確我省林、漿、紙一體化應以紙漿為主,適度發展造紙,後來有專家提出造紙業附加值高,於是改成了重點發展紙漿,積極發展造紙。」

  爭議與博弈仍將繼續進行。

  一位不願具名的林業專家的話意味深長:「發展,就像個跳上『平衡木』的運動員,在前後左右的搖擺取捨中,必須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保持健步前行,否則隨時會摔下。而要找到這個平衡點,需要我們的智慧、毅力,更需要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因為,我們作出的任何抉擇,都最終會接受歷史和後人的評判。」

  連結

  金光集團海南種桉情況

  1994年,金光集團在海南啟動60萬噸金海漿項目及配套350萬畝速生林計劃,跨度8年,這是該集團在中國啟動的最大規模的項目。

  過去數年,海南發生多起毀壞天然林事件:營造一期70萬畝紙漿林期間,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長安鄉224畝直徑79厘米的樹被砍;五指山市紅山鄉三角楓被砍伐50餘卡車……

  據海南省防火辦統計,2001年~2003年間,海南共發生森林火災464次;其中,由種桉公司引發的有57次,森林受害面積達到3658畝,占受害總面積的27.5%。

  中國林業科學院專家考察發現,種植桉樹的地方地力退化嚴重。海南當地民間說法:桉樹林令「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