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海歸遭遇求職難 海歸18萬多是「綠毛龜」

近日,大陸一檔求職節目《非你莫屬》因屢屢刁難海歸掀起軒然大波,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還號召全球海歸予以抵制,此舉受到包括眾海歸在內的大量網民支持。曾一擲千金、背井離鄉的海歸們回到中國後的就業、職場問題再次受到矚目。

2011年中國海歸逾18萬 大部分是「綠毛龜」 求職難起薪低

  第五屆中國留學人員南京國際交流與合作大會2012年3月發布數據顯示,僅2011年,中國海外歸國人員人數就達18.62萬人,同比增長 38.08%。大部分海歸是缺乏海外工作經驗的「綠毛龜」,他們中很多人為留學支付了高額費用,回國後卻很難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許多人只能接受3000 元(人民幣,下同)的月薪。

  2011年底,啟德教育集團發布的《2011年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中國7800餘名各行各業的海歸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其中71%的受訪者月薪在3000元至1萬元之間;月薪上萬的只有15%。

  受經濟危機影響,美國政府為緩解美國國內就業壓力,鼓勵美國用人機構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僱傭美國籍求職者。這使得中國留學生越發難於在美國找到合適的工作,並取得海外工作經歷。

  Jack 陳是北京一家國有企業的中層主管,作為一名回中國5年的海歸,Jack坦言自己的收入遠不及在美國的同學們,並且經歷過一段艱難的「職場陣痛期」。「回國初,我經常順嘴熘出英文單詞,因為這個我曾多次遭同事、領導的白眼。」

  隨著職位上升,Jack有過幾次面試應聘者的機會。「我個人是很喜歡海歸的,他們平均素質確實比較高,見多識廣、思想活躍、英語也好,但他們也有很多問題,比如他們比中國大學生更在意自己的權利,不如中國大學生順從。」

  Jack坦言,目前企業錄用員工都很實際,希望新員工有工作經驗、甚至資源。「如果沒有工作經驗,除非你是海外名校畢業,否則很難爭取到明顯高於國內大學生的薪水。但有一點要強調,起薪低歸低,海歸在企業里肯定是受重視的,領導不會無視有才能的人。」

  林雨辰

  海歸何苦為難海歸

  2011年夏,林雨辰在美國碩士畢業後回到中國。兩個月的時間裡,林雨辰參加了近30場面試、筆試。她覺得,「海歸」這個頭銜是塊不錯的敲門磚。

  一次,經過筆試、人力主管面試、部門主管面試三輪的順利闖關後,林雨辰終於坐在了一男一女兩名副總面前。

  「說說你為什麼回國,」其中男副總首先發問。當林雨辰答「我是中國人,始終覺得中國才是我施展才華的天地」後,兩名副總對視了一眼,然後哈哈大笑起來。「施展才華 廣闊天地 你剛回國吧。」女副總有點輕蔑地說。林雨辰點頭,還沒來得及說話,男副總就說:「我和Mary都是海歸,你才剛回來,過一段時間你就知道了,你太天真了!」

  林雨辰回憶,「當時那兩個副總上來就給我下定論,貼標籤,還不給我反駁機會,我解釋一句,他們就說我在海外自由慣了,太自我、想法太多,加入到團隊不好管理。在他們面前,我完全是弱勢群體!」

  林雨辰那次面試以失敗告終。女副總在她出門前「陰陽怪氣兒」地說:「別以為你是海歸就這麼不謙虛,我們這兒海歸多了!你沒有工作經驗,能比別人多什麼啊 我見的求職者那麼多,同樣的工作,中國大專生一樣能做,我錄用了他,他會對我感恩戴德、百依百順!你呢 」

  林雨辰現在在一家中國國有企業從事企業市場營銷工作。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大半年,但她每每提起還是覺得氣憤,「我真的想不明白,我是海歸就有罪嗎 我找工作就失去了發言權嗎 他們倆也是海歸,海歸何苦難為海歸 」

  林曉

  很難適應中國職場

  三年前,林曉在美國博士畢業。「當時我老公已經博士畢業兩年,他們公司派他駐中國分公司,我就跟了回到中國。」林曉說。

  林曉的求職經歷很順利。由於博士期間曾發表多篇「比較有影響的」論文發表,她在回到北京之前幾個月就拿到了兩所高校的聘書。2009年夏,林曉在眾人羨慕的注視下開始了教師生涯。

  剛開始都很好,可沒兩個月,林曉就有點「不合群」,比如開會的時候,領導講話,大家都很沉默,唯獨林曉發表不同意見。

  2010年3月,林曉的導師,一個美國的「學界大牛」到北京參加學術會議。會議間歇,導師請林曉給他當嚮導,同游北京,林曉欣然答應。她沒想到的是,導師走後,林曉「借導師上位」的閒話就傳開了,有人甚至把她剛申請到研究經費跟導師扯上關係。

  苦惱的林曉找到同事兼留學期間的師兄訴苦,師兄只是淡淡地說,「你剛回來,做人做事都低調些好」,然後跟他分享了自己回國初期的一些經歷。聽了師兄的話,林曉決定努力適應中國的職場環境,但其後的一次經歷卻使她放棄了這種想法。

  一次公共課上,林曉讓學生們討論「宗教政策對中美社會安定的影響」這一話題。「後來沒想到因『在課堂上傳教』被人告到院辦,說我在課堂上宣揚宗教。還把這事兒發到學校的論壇上!」院內大會上,高層點名批評了林曉,憤怒的林曉摔門而去。從那以後,林曉徹底成了獨來獨往的「異類」。

  劉影

  留學歸來 我成了留學顧問

  25歲的劉影目前在北京一家留學仲介擔任留學顧問。「這是我這個留美社會學碩士在北京能找到的工資最高的工作」,剛剛結束一場留學諮詢活動的她說。

  2011年5月,劉影結束在美國兩年的留學生活,懷揣著社會學碩士學位回到北京。起初,劉影將目標鎖定各大專院校,幾次試水之後,她發現「現在沒有博士學位,根本別想進高校」!

  於是,劉影把目標轉向中國一些知名的非盈利性機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很多公益組織都要求5-10年工作經歷,組織過大型國際活動。」劉影說。

  求職一個月後,劉影發現,在求職網上搜索「海歸」,「留學歸國人員」後搜出的招聘信息很多都是留學仲介招聘留學顧問的。

  「我確實是經歷了一番掙扎才投出簡歷的」,劉影靜靜地說,「其實做這行根本不需要研究生學歷,不需要留學背景。但作為海歸,我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對外國高校和它們的申請制度比中國大學生了解得多!」

  得知留學顧問的平均月薪在萬元以上之後,劉影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李連杰一基金提供的職位。劉影說:「留學顧問掙得多,這就是理由!」

  劉影坦言,經常身邊的人為她這樣的選擇感到惋惜。「我認識的留學顧問中將近一半的人都有留學背景」,劉影反問,「以後自己開個留學仲介,不比講師們掙個五六千的月薪好嗎 」

  支招

  積攢實力 持平常心求職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人力資源問題專家陳勝軍建議海歸們在求職時儘量保持平常心,「不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隨著海歸的增多,社會以及用人單位對海歸高看一眼的慣例已經成為歷史。用人機構接觸的海歸越來越多,自然有比較和篩選。空有留學經歷而沒有工作能力的海歸想在求職過程中受重視、受優待的想法不太現實」。

  陳勝軍認為,近年來中國的高等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中國高校畢業生的素質已逐步與國際接軌。一些畢業於海外普通大學的海歸的素質未必高於中國大學生。 「國家願意用高薪、高福利等『精英待遇』吸引其回國的只能是各領域最尖端的人才。背景平庸的海歸只能得到跟普通人一樣的『草根待遇』」。

  「留學生最應該做的就是在海外留學期間多學、多看、多體驗、多經歷,不斷提升個人素質」,陳勝軍說,「一個見多識廣、能力出眾的海歸即使不是名校畢業,就業時也是有明顯優勢的。劉俐俐和郭傑都在節目上被張紹剛刁難過,但前者的語言能力比後者出色得多。語言優勢在求職時能PK掉很多人」。

  美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白智理對僑報記者強調,美國移民局允許F-1學生通過申請取得為期一年的可選實習時間(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學生可以通過可選實習時間豐富自己的工作背景,這有利於增強他們回到中國後的就業競爭力」,白智理說。

  北京方舟留學資深留學顧問劉昕老師建議留學生充分利用可選實習時間。「這一年的時間非常寶貴,我建議留學生好好把握,不要因為工資低就放棄在美國實習或工作的機會。不要想一口氣吃下一個胖子,很多人都是在這一年裡通過跳槽找到理想的工作的。即使不能在美國就業,一年的海外工作背景也是回國求職的重要砝碼。」

  「在荷蘭,留學生畢業之後有一年時間。一旦找到工作他們就可以留在荷蘭,即使找不到,很多知名的荷蘭企業,比如飛利浦、聯合利華都在中國有分公司,他們可以去這些企業工作」,荷蘭蒂爾堡大學校方代表方復禮提示求職海歸。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僑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