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究竟是誰的口袋裡少了銀子

作者:

肯定不是銀行。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M2餘額104.21萬億元,同比增長15.8%。

在一個全世界超發貨幣最多、且可以隨時開足馬力印鈔的國家,市場上怎麼可能差錢呢?

因此,這場發端於銀行系統,且愈演愈烈的錢荒只是虛驚一場。

銀行越大,其領導人越淡定。6月28日下午,農行行長張雲、中行行長李禮輝、建行副行長朱洪波和國開行副行長李吉平都表情無比防松地參加了陸家嘴金融論壇。他們的一個共識是:親媽央行沒有放水,中國是不會有流動性問題的,因為我們很有錢。

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道出真相:有個富二代叫銀行,他有個大老婆叫貸款、年長色衰,前幾年他勾搭上一年輕漂亮二奶叫信託,後來又勾搭上小三券商、小四基金......一來二去,這些表外系列肚子都搞大了,一堆孩子都要富二代負責。親媽就不幹了,趕緊給我過本份日子,不然我打斷你的腿。

媒體還原成金融語境是:6月份是商業銀行準備半年報的時候,歷來是個缺錢的日子,今年由於大量的表外業務,更是缺錢缺得厲害。以前的時候,央行都會釋放一些資金出來,以解危難。但這次不但不放錢,反而在6月20日還繼續發行央票回籠資金,讓本來就緊的資金面更加緊張。

但原證監會主席現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指出,我們也看到一些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和業務結構方面存在著一些缺陷,這些是應該引起銀行業的高度重視的,需要銀行業加大風險管理、結構調整和業務轉型的力度。

尚主席言外之意是說:作為全世界最幸福的銀行——僅僅靠存貸利差就能混成業績最好的中國金融大佬們,此次鬧錢荒主要是驕傲自滿所致,濫發金融衍生品,做了很多長線信貸,結果導致一時間方寸大亂,hold不住了。

透過此次銀行業的一番折騰,倒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誰在真實地鬧錢荒。

首當其衝的是還是忍受著負利率的威脅,將逾40萬億人民幣痴痴地存放在銀行的廣大人民群眾。

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他們苦盼工資上漲遙遙無期,辛苦攢下的養命錢、看病錢卻又無處保值。炒金子套牢了無數大媽,炒股票宛如跳進新的萬人坑,炒藝術品仿佛投身騙子設好的圈套,好不容易明白過來,想炒一線城市的房子,卻發現被限購令和國五條徹底做了絕育手術。

百姓投資無門其實為銀行胡來提供了便利——宛如肉票,無法脫身。哪怕銀行出現短期錢緊,也可推出利率誘人的貨幣基金、短期理財基金吸引百姓為其錯誤買單——在本輪「錢荒」行情中,萬份日收益率均在2元左右,7日年化收益率則高於5%。被洗劫慣了的百姓久旱逢甘霖,同時想唱兩首歌:《感恩的心》外加《忐忑》。其實,放心買吧,這樣的好處宛如曇花一現。

還有一個真正鬧錢荒的苦瓜是實體經濟。即使中央政府明白當下體制改革、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是保障中國經濟重回健康軌道的人間正道,但對於缺乏監管、且急功近利的銀行來說,扶持這些企業不僅風險大,短期收益還低,往往視如敝屣,逼著這些企業尤其是民企去找利率高昂的影子銀行——自己暗中坐收昧心的利差豈不更爽?

再有鬧錢荒的就是地方政府無比熱衷的大項目尤其是「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等大型基本建設項目,都是大手筆的長線投資項目,即使邊際效益下降,重複建設嚴重,但在投資拉動經濟的慣性思維主導下,加上政府信用做擔保,銀行還是願意繼續飲鴆止渴的。現在一些城市伴隨著城市化的浪潮,地王頻現江湖,背後難免讓人擔心銀行資金的流向——希望央行這個親媽能對此進行徹查。

中國當下關鍵的金融博弈就是前兩者錢荒和後一種錢荒的PK。幾乎每個人都明白:緩解百姓、實體經濟的錢荒是重振中國經濟雄風的前提,但現實操作中結合當下行政體制和金融業管理現狀,誰能勝出卻難以逆料。

尚福林說,下一步,我們將統籌銀行業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按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防範金融風險的本質要求,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更好地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希望尚主席的話能成真——前提是央行挺住,銳意改變的中央政府挺住。詩人里爾克說:挺住意味著一切。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凱迪論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