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索契:奧運歷史上最引發爭議的冬奧會

作者楊眉

莫斯科舉辦奧運會似乎很少有風平浪靜的時候,早在1980年,莫斯科舉行夏季奧運會的時候,就曾經遭到全球五十多個國家的杯葛,原因是當時的蘇聯發動了侵略阿富汗的戰爭,三十四年之後,雖然冷戰已經結束多年,然而,有關索契奧運會的爭論打自俄羅斯獲得舉辦權之後,不僅沒有逐漸消失,反而,愈演愈烈。

我們記得,2007年7月,索契擊敗奧地利的薩爾斯堡和韓國的平昌獲得冬奧會舉辦權時,當時,就有多個非政府組織對基礎設施幾乎等於零的索契屆時是否能夠接待如此盛大的體育盛會提出質疑。今天的索契雖然從表面上來看似乎已經大功告成,但是其所花費的經濟以及環境代價實在令人乍舌,索契奧運設施的造價比原先預計的90億歐元超了四倍,達到最終的370億歐元,創下了奧運歷史上的最高紀錄,打破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創下的260億歐元的記錄。同上一屆加拿大溫哥華冬奧會十億歐元的花費相比較簡直是天壤之別。而且,索契奧運工程所花費的經費中有相當一部分作為賄賂流入了地方官員的腰包。就連國際奧委會也對此提出懷疑。

法國媒體對索契奧運工程中出現的形形色色的貪腐現象做出了許多詳細的報導。幾年前承包索契建築工程,目前在倫敦避難的承包商莫咯佐夫向法國快訊周報表示,他認為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建築經費被挪用。莫斯科的政治學家貝爾科夫斯基向快訊周刊記者表示,索契是俄羅斯的巴拿馬醜聞,他說,不難理解俄羅斯官員的思路,這些經費不是由他們挪用,就會有別的人挪用。他們今天至少還用這些錢修建了一些看得見的建築,比如,機場,體育場,道路以及滑雪場等等,他們因此感到非常的驕傲。不過,觀察家一致認為,這些新修建的建築在奧運會之後的使用率微乎其微,索契是一個座落於黑海附近的度假小城,許多五星級的酒店以及大型的遊樂場等今後很可能是門可羅雀。

另外,同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一樣,索契奧運修建工程中也存在著嚴重的強迫拆遷事件,俄羅斯獲得奧運舉辦權之後,俄羅斯國會通過了一項被俄羅斯公民稱為是奧運法的法令,給奧運籌辦組織開足了綠燈,就是在這樣的法令的保護之下,索契當地有三千多位居民的住房被拆遷,而根據保護公民權益組織透露,當局在拆遷之前並沒有徵求這些居民本人的意見。在人權組織的爭取下,市政府才最終同意開設了一個接待點,接待這些被趕出家門的拆遷戶。

同樣,連續幾年來的大興土木對索契地區的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雖然,俄羅斯官方自稱他們所建設的綠色奧運工程,所有工程項目都符合環境保護標準,但是,當地環保組織對許多工程的規劃設想提出質疑,最令他們擔心的是北高加索自然公園河流中的鮭魚由於大量的污染物被傾倒在河中而大量消失。

除了經濟及環境議題之外,俄羅斯政府去年出台的一項對同性戀者帶有歧視性質的法令也遭到廣泛的質疑,這也是美國總統歐巴馬以及其他西方國家政府首腦拒絕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的原因之一,西方輿論最近幾個多月了不斷譴責俄羅斯政府的這條同歷史潮流背道而馳的法令。昨天周四,全球又有200多名著名作家聯名發表公開信批評俄羅斯的相關法令遏止藝術創作。這兩百多位作家中就包括著名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格拉斯(Gunter Grass)與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

另外,倫敦和巴黎近日都有支持同性戀權利示威者在索契奧運會的一些贊助商的建築門前示威,要求他們對此問題表態。有示威者高舉著這樣的橫幅,上面寫道:俄羅斯最偉大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就是同性戀者。

俄羅斯的聖彼得堡也有數十人示威抗議。曾因「褻瀆宗教」而坐牢的俄羅斯暴動小貓龐克樂隊Pussy Riot的兩名成員,近日在美國紐約的國際特赦組織舉辦的音樂會與麥當娜同台演出,呼籲反對壓迫人權的普京政府。

翻開今天的法國報紙,幾乎所有有關索契奧運會的報導都將此次奧運會稱為是普京的奧運會,所有的報導評論都異口同聲的指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次體育盛會象索契奧運會那樣如此明目張胆的要展示某一個領導人的政治意志,這個領導人就是俄羅斯的新沙皇普京。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