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江峰:世界上唯一一個自廢武功的國家

作者:
伴隨著文革的開始,教育革命也轟轟烈烈的展開了,中國的大學乾脆關門了。這世界上就算其他的共產主義國家也沒這麼狠毒,把自己民族的高等教育給停下來了,整整10年啊!

朋友您好!我是江峰。

1949年的1月31日,北平很多大學都冒出一些「地上黨」來。因為從這一天開始,他們再也不用做地下工作了。因為根據國民黨守將傅作義簽署的秘密投降協議,第四野戰軍司令林彪、政委羅榮桓共同下令,派一個師先行進城。

傅作義(維基)

幾天後北平宣布和平解放,年輕的大學生高興地去歡迎共軍,乘著還沒來得及塗掉國徽的國軍十輪大卡車,在車隊裡放開喉嚨唱歌。

忽然一個國軍少校軍官衝出群眾,攔下卡車,一把抓住駕駛座上的兩個大學生,邊罵邊流淚,他說:

「你們這些喪盡天良的大學生!政府對你們有什麼不好?可是你們整天遊行,反飢餓、反暴政。你們飢餓嗎?八路軍進城的那一天起,你們立刻改吃陳年小米,連一塊肉都沒有,你們卻不反飢餓了!上天會報應的,不要認為老天也會放過你們!」

在《柏楊回憶錄》和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都記錄了這一個震撼的片段。

20世紀初,共產黨確實迎合了廣大知識分子對自由民主富強的新中國的熱切期望。人們已經淡忘了這支軍隊,就是當年在江西15個縣的蘇維埃政權、讓總人口下降了20%的紅軍。

那個不識時務的國軍少校喊的報應來得很快,吃白面反飢餓的大學生們和未來的中國幾代人都將接受一場史無前例的劫難,來作為他們的選擇的報應。那就是中國高等教育之殤。

中國高等教育發端於晚清,是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逐漸產生的,學術自由、教授治校這種精神成為大學傳統,要做到博雅教育。

什麼是博雅教育呢?就是強調自由、獨立發展、培養綜合性人性人才。民國時期大量的精英輩出,大師輩出,迄今讓人稱道。

可是共產黨人不這麼想!毛澤東在1945年的《論聯合政府》中明確說到:「蘇聯所創造的新文化,應當成為我們建設人民文化的範例。」

1951年,中國政府系統地移植蘇聯的教育模式。政府什麼都管,什麼專業、招生、專業設置,什麼都管。大學裡實行政治輔導員制度,形成了一直到今天,中國教育的基本面貌和價值品質。

那麼所謂這先進的、他們要去跟從的蘇聯教育模式是個什麼模樣呢?

一句話,歐美大學培養通才,蘇聯培養專才。但是這專才不是有觸類旁通的綜合專業能力的這個專才,而是符合計劃經濟體制的專門要求,按產業部門,甚至是按產品來設立專業。

當年有好幾個大城市,南昌等大城市都有拖拉機學院的,還有什麼拖拉機學院裡的坦克系履帶專業,畢業後只懂履帶,不懂車輪。不需要獨立思考能力,你只要符合國家要求就行,這就是蘇聯教育模式。改成這樣的模式可是個浩大的工程,怎麼去推動呢?

毛澤東搞人治的確是又狠又准。1951年5月,毛澤東在《鎮壓反革命必須實行黨的群眾路線》一文中強調,要採用整風方式,對留用人員和新吸收的知識分子普遍地、初步地清查一次。這叫什麼?這叫「過篩子」。於是,各大院校對知識分子開始思想改造,組織清理,要人人過關。

蔣介石肖像懸掛於北平天安門城樓,1945年12月3日(維基)

那些民國時期敢跟蔣介石叫板、在報紙上對罵的教授們現在都老實了。然後就開展院系調整,有一句話叫什麼呢?叫「魔鬼就在細節當中」。咱們今天看看當年教育革命這些細節,就知道魔鬼是誰了……

院系調整發展工程教育,那麼直接的結果就是削弱文科來作為代價。1949年的時候,當時在校大學生中文科類的學生占了33.1%,這麼一個比例。經過兩次院系調整之後下降為9%,一大批歷史悠久的優秀的綜合性大學改成工科院校。當時不是盛傳一句話一直影響到現在,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的來歷,就來自當年中國教育開啟的災難模式。

[page]

首先說說為什麼要砍掉文科?文科裡面這些社會學、心理學,他們認為都是屬於資產階級性質的,搞什麼心理學?無產階級一顆紅心,不用研究;政治學,那更不能研究了,宇宙真理只有馬列主義!別的都掃到歷史垃圾堆里去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7年有一個數據統計:全世界1000萬以上人口的50個國家裡面,文科學生占在校大學生比例最低的,是18%到20%之間。中國是多少呀?到了1980年只有9%!是世界上最不重視人文教育的國家。

高等教育是這樣,為了迎合高等教育的中小學也這麼安排教程,重理輕文。所以,中國人不知覺不知覺當中,這幾十年,從孩子開始就缺乏人文科學教育,學生畢業後價格結構就低。

你要問什麼是價格結構?就是說學出來的人才不值錢,那什麼人才值錢呢?都知道蘋果的創始人賈伯斯值錢吧,很多人不知道賈伯斯對佛學的研究、對書法美術的研究。他自己都說,他這個計算機設計幫助最大的就是他對這些的研究。那你說不值錢了?

從小處說,影響人一輩子的發展,掙不了那麼多錢了;從大處說,這個民族的整體事業都不值錢了。現在不是說軟實力嗎,你60年前從教育開始,就把中國的軟實力自己就給打掉了。更嚴重的是人文文化和思想的欠缺造就了整體的奴性,也包括我自己。這一輩子站起來不容易啊。

伴隨著文革的開始,教育革命也轟轟烈烈的展開了,中國的大學乾脆關門了。這世界上就算其他的共產主義國家也沒這麼狠毒,把自己民族的高等教育給停下來了,整整10年啊!

中間開過門,1970年招收優秀的工農兵大學生,什麼人才算優秀呢?又不用考試,誰優秀領導說了算。所以要走後門,鄧小平的女兒鄧榕習仲勛的兒子、現在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都是這麼走後門進來的。但是這些工農兵大學生也很可憐,沒有什麼時間接受正式的高等教育。沒有系統的知識結構,知識水平很低,但他們畢竟有書讀啊,比起那「地、富、反、壞、右」的孩子已經是幸運兒了。

1975年的5月3日,毛澤東在中共政治局會上突然來這麼一下,他說:「知識分子像臭豆腐一樣,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他當時借用了當時京劇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的一句台詞:「老九。不能走!」於是被稱作臭老九的知識分子、大學生,又重新被重視起來,於是中共開始著手準備高等教育的恢復。

77年恢復高考,下鄉知青好像做了一場夢。(人民畫報/維基,《人民畫報》1964年第4期)

到了文革結束一年後,1977年的12月10日,歷史上的今天,中斷了十年的高考恢復了。

十二屆考生同赴考場,場面極其壯觀,根本應付不過來。第二年春天趕緊地又開了一場春試,滿足近六百萬考生的需求。可是由於多年的學業荒廢,很多學生都根本答不上來考題。

那語文考卷,就有一個學生還留下這麼一首打油詩,說:「小子本無才,老子逼我來。考試乾瞪眼,鴨蛋滾滾來。」把閱卷老師都樂壞了,他們提筆和了一首,說:「小子尚有才,無才寫不來。回去好好學,明年重新來。」

這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現象本來是中國的獨特現象,唯一的社會上升通道,一個個家庭就被這個國家的商品經濟下的新的教育機制給綁架了。不過獨木橋,你找不到社會地位;衝過獨木橋,又成了只會按照教育大綱死讀書、缺乏社會意識、缺乏社會擔當的偏才。

中國的教育不公正,從那個年代的階級論走到了當下的金錢論,讀不了書的孩子你都聽得見他的哭聲。還有那讀著書卻承受著全家打工、一人讀書的壓力的那些孩子。你聽不見他心裏面的哭聲,這些哭聲遍及這個國家的每個角落……

歷史上的今天,77年恢復高考。

中國再造世界一流大學?

中國再出大師?

可以,請黨委離開大學!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