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小學生「身高標準」出爐,男孩8歲130厘米才正常,你孩子達標了嗎?附身高標準表

不得不承認的是,在這個「顏值稱王」的社會中,高挑的身高和優越的外形條件往往能夠讓孩子「增色不少」。為了能讓孩子在今後多領先一點,身高問題也成為越來越多父母關注的熱點。

可身高這玩意可不是說提高就能提高的,正如外形不滿意可以減脂塑形,牙齒不整齊可以整形矯正,可身高更像是從出生就已經被決定了的「一錘子買賣」,長大後再想改變是難上加難。

這就讓父母在寶寶小時候的身高發育上處處小心,生怕耽誤了最佳的發育機會。特別是小學階段,更是父母關注的熱點。

小學生「身高標準表」出爐,8歲130厘米才正常,錯過發育期的大有人在

這份小學生「身高標準表」的出爐無疑為父母提供了最有價值的參考。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男孩和女孩自身發育特點的區別,他們的發育速度自然也會有所不同。簡單來說,女孩的發育「黃金期」要略高於男孩,導致在小學階段男孩女孩的差距不太大,甚至還會出現女孩高於男孩的情況。

就拿小學的中間年齡,8歲孩子來舉例子:

?女孩一般在8歲的時候身高分布在117.9~133.9厘米,標準身高128.5厘米。

?男孩一般在8歲的時候身高分布在119.3~135.5厘米,標準身高130厘米。

換句話來說就是,如果家有男孩,身高保持在130厘米,女孩保持在128.5厘米時,孩子的身高就處於正常的範圍。

可現實的情況卻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達到這個身高標準。

根據《中國兒童身高管理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中有54%沒有達到父母的遺傳身高,處於標準身高值的僅為47%

這似乎給那些迫切想讓孩子長高的父母「當頭一棒」,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偷走了孩子基因中「原本」的身高呢?

為啥中國孩子的身高不達標?對比國內外父母發現,錯過猛長期是關鍵

現代醫學證明,孩子在青春期到來前有兩次身高發育的「猛長期」,其中第一次「猛長期」的終點是3歲,第二次猛長期的起點正是6歲,這種發育一直為青春期的到來做好了鋪墊。

【第一次猛長期】0~3歲

寶寶在這個階段的發育特點是呈現階梯式遞減。第一年增長25厘米,第二年增長了12厘米,第三年增長僅為8~9厘米。

【第二次猛長期】:6歲~青春期之前

從身高標準表中不難看出,寶寶從6歲開始以每年6~8厘米的速度呈現等差式增長,在這期間寶寶的營養攝取,運動量都會增加,這些都是在為將來的高個子在做鋪墊。

知道了孩子的發育特點,再來看看中外家長的表現,中國寶寶身高發育不達標的秘密就能一目了然了。

▲【飲食區別】

中國的美食享譽世界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精緻細膩是中國菜的最大優勢,相比之下,中國寶寶發育過程中吃的飲食就顯得粗糙了很多:

白粥、鹹菜、重複炸過的油條……高蛋白、高營養寥寥無幾。

這對寶寶的身高發育自然而然埋下了隱患。

而國外的孩子則更多地以高蛋白、高鈣、高營養的食物為主,在身高發育的關鍵時期,保證了足夠的營養需求,孩子自然有了一飛沖天的營養底氣。

▲【壓力區別】

除了營養補充,合理的運動也是孩子身高發育的重中之重。

想比較於國外小朋友更多的課外活動,國內小朋友的壓力是高強度的。這種壓力從小學就可見一斑:

先不說正常的課業安排,數不清的興趣班和輔導機構就將孩子死死地拴在了屋子裡。

要知道運動是身高生長因子的重要影響因素,沒有了足夠多的運動,身高這輛火車也就沒了方向,即使孩子有了再多的營養,也只能是向著長胖處發展。

如何抓住孩子身高發育「猛長期」?專家介紹:一中心為主,兩重點為輔

研究人員經過研究發現,基因對於孩子的身高有70%的影響,而剩下的30%主要集中在一中心兩重點這三個方面。

【一中心】:營養補充,身高火車的燃料。

【二重點】:運動和睡眠,身高火車的方向。

在這三項元素中,營養補充占據最重要的地位。正如火車前進需要燃料一樣,孩子要想長高,必須要做好營養補充這項「中心工作」。

但現實的情況卻是,營養補充的價值其實被很多父母忽視了。

營養物質是生長因子的來源:身高增長離不開的一個重要元素就是生長激素,而生長激素本身的合成就依賴著營養的補充。

營養物質保障人體代謝正常:孩子身高發育說到底還是細胞的增殖,細胞更新速度加快,勢必需要足夠的營養物質。

寫在最後

孩子身高無小事,與其事後後悔,父母不如嘗試抓住孩子身高發育關鍵期,從小處著眼,助力孩子長出高個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貝貝豆育兒課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