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被帶走調查的晶片狂人 一步步把3000億公司玩沒

趙偉國失聯了。

消息人士說,他在7月上旬就被帶走接受調查了,原因指向趙偉國實控公司與原紫光集團旗下公司之間的利益輸送,包括但不限於設備採購、裝修工程等未經公開招標等問題。

草蛇灰線。

7月17日,國家開發銀行國開發展基金管理部原副主任路軍被查,路軍的職級不算高,但他是國開行旗下的華芯投資的總裁,而華芯投資是晶片國家大基金的唯一管理人,手握決策大權。

去年,華芯投資的副總裁已經被查,大基金的兩把手都栽了,這一波的關於晶片的調查也才剛剛開始。

趙偉國、紫光跟大基金的淵源都很深,進入到調查範圍,自然也是清理之中。

不久之前,趙偉國和他的健坤投資,剛剛從紫光集團中徹底出局。

7月13日,紫光集團的重整案正式完成,天眼查的信息顯示,目前紫光集團由智路資本、建廣資本等聯合體組成的智廣芯控股100%實控,新的聯合體用600億的現金清償債務,湖北科投出資51億,收購長江存儲項目資產與擔保責任。

與那些陷入重整泥潭中的企業相比,紫光從債務危機爆發到重整完成,不到20個月,而重整從執行到完畢,不到1年時間,通過「現金清償%2B股票抵債+留債」等多種組合清償方式,債權清償率最高可達100%,可以堪稱高效的典範了。

此前,這個方案曾遭到趙偉國的激烈反對。

在他看來,紫光集團只是流動性危機,並非資不抵債,重整計劃涉嫌國有資產流失。不過,在大家看來,趙偉國只是不甘心就這麼「淨身出戶」,他曾直言,「我原以為多少會給老股東留點兒」。

不過,趙國偉的掙扎也是徒勞的。

2020年11月第一隻債券違約,紫光的債務危機開始,那時的紫光,名義上國資控股,帳面上是近3000億的總資產、近800億的淨資產,卻還不起70億的債券。

這可不是什麼普通的「流動性危機」,這裡面有沒有什麼貓膩,也亟待釐清,紫光走到這一步,這裡面可缺不了趙偉國自己的「功勞」。

這場面倒是似曾相識。

作為清華的校企,手裡有不少的專利,但經營一直磕磕絆絆,2009年,紫光集團面臨經營困難,就進行了混改,趙偉國實際控制的健坤投資成為紫光集團戰略股東。

對於這個重組,當時不是沒有質疑的聲音。

董事鍾栗鐸就公開提出質疑,說這個改制有賤賣國資之嫌。

他的理由是,紫光集團的淨資產評估價值只有2.8億,嚴重低估:

沒有把紫光大廈等納入固定資產範圍,這棟樓當時的公允價值遠高於此。

當時紫光集團持有的紫光古漢和紫光股份,市值是用2009年3月的價值來計算,僅為4.34億,但是評估報告出來的時候,持股的市值已經超過5.1億元。

關於清華紫光的無形資產——品牌價值——沒有進行估算······

質疑歸質疑,那次,紫光集團還是成功改制了,趙偉國擔任董事長,從此開始了長達12年的瘋狂操作,現在,他是要收穫一個不光彩的結局嗎?

說起來,趙偉國和清華、紫光的淵源都很深。

他本人是老清華,1985年,趙偉國從新疆考進清華無線電系(後來的電子工程系)。

清華這一屆無線電系的學生,日後很多都成了中國半導體界的中流砥柱,比如A股的幾個晶片龍頭——韋爾股份創始人虞仁榮、兆易創新創始人之一舒清明、卓勝微電子聯合創始人馮晨暉等都出自此系,他們被稱為「清華EE85」。

趙偉國當時學的是微波專業,畢業後去了中關村闖蕩,3年後回清華讀研,畢業後就在紫光集團工作,出任自動化工程事業部副總經理。

後來,他參與創立了同方微電子,這是清華第一家以晶片為主業的公司,承接過國內二代身份證晶片的晶片設計,後來成了國內最大的手機SIM卡晶片供應商和國內主要的交通卡晶片供應商。

不過,趙偉國這人極有經商頭腦,他很清楚錢的流向,2004年,他離開了紫光,成立了北京健坤投資,主要就是搞房地產、搞礦。

也別說,當時這可比晶片掙錢快多了。

健坤投資成立後,趙偉國去新疆投資了房地產、天然氣,有多賺錢呢?

他後來回憶起那個時期,還不禁感嘆:「當時進入房地產就像搶錢一樣,我帶100萬元去新疆,回來的時候已經賺到45億元,4500倍!」

所以,他以股東+董事長的身份主導紫光集團之後,就把這種風格發揚光大了。

接下來,就是一路買買買。

開始非常成功。

[page]2013年,紫光掏出17.8億美元,收購了在美國退市的手機晶片公司展訊通信,隔年,又花了9.1億美元收購了另一家從美國退市的手機晶片公司銳迪科。

趙偉國把兩家公司打包,成立了紫光展銳,搖身一變,排在高通和聯發科之後,成了全球第三大手機晶片公司。

業內很看好,第二年,英特爾就花了15億美元收購展銳20%的股權,這個估值比紫光當初的收購價溢價280%。

就在那一年,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成立了,對整個行業開啟了強力扶持模式,由於在展銳項目上的成功,紫光被挑選為大基金的發起人之一。

不久,大基金宣布,未來5年會給紫光集團總金額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支持;大基金髮起人國家開發銀行也和紫光集團達成了200億規模的合作意向。

方向明確了,資金到位了,趙偉國就放開手腳幹了。

這些錢還不夠,紫光進一步向銀行或者投資機構申請貸款、發行債券,還頻頻利用旗下的上市公司搞定增,換來更多的錢,開始一路買。

2015年,紫光集團花了25億美元,收購中國網絡設備及記憶體、伺服器巨頭」新華三」51%的股權;2016年斥資4836萬元控股上海宏茂微電子公司以布局半導體封測產業領域。

台灣是晶片重地,趙偉國自然不會放棄,他曾經風光來台,一邊批評台灣半導體不對大陸開放「死路一條」,一邊發豪語要買下台積電。

當時仗著資金豐厚,趙偉國發下豪語欲買聯發科、台積電,張忠謀還親自回他:「怕你買不起」。

這話還算輕的,郭台銘在就說了,他與清華紫光有合作過,趙偉國就是「一個炒股的投資者」,「張忠謀是台積電董事長、一個世界半導體教父,怎麼能上來就問公司多少錢要賣?」、「不是你今天用錢就可以買的。」

收購大廠不行,那就自己開廠吧。

2016年3月份,紫光集團宣布投資240億美元在武漢建設存儲晶片項目;

2017年,紫光集團又在南京建設一個總投資300億美元的半導體產業基地項目。

自此,紫光集團在武漢、成都、南京三大半導體製造基地計劃總投資超過700億美元。

趙偉國是開啟了all-in模式,全身心干晶片嗎?

好像也不是,事實上,市場什麼火,他就會投什麼。

比如,當新能源車成了香餑餑,紫光集團就投資威馬汽車。除此之外,趙偉國還鍾情炒股,在二級市場買了很多上市公司,成為他們的小股東。

這種干法很容易起規模、造業績。自2012年到2015年底,三年時間裡,紫光集團的資產從66.63億元,漲到了1000億元,翻了15倍。又過了5年,紫光集團的總資產達到了2966.49億元。

看起來是很不錯的。

可是吧,這些大手筆的投資,很多是靠發債或者找銀行借的,是有成本的,總負債也達到了2029億。

但是科技類的投資,很難短期就看到巨額收益。

最早收購的紫光展銳,並沒有實現規模盈利,三天兩頭說要上市,就是兌現不了。長江存儲還處於高投入期,不賺錢。只有新華三實現持續盈利,但是利潤不多,紫光收購股份所花費的25億美元短期很難退出。

其他很多資產也都是如此,買的時候花了巨資,卻賺不回來錢。

紫光不還錢,債權人可等不及了,搞不好對整個晶片行業都有巨大影響,於是,重整就成為紫光新的希望,趙偉國終於出局。

倒是在重整後,得益於疫情期間的晶片短缺問題,紫光系的上市公司晶片大賣,利潤大漲,紫光國微2021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42%。

不過,這跟趙偉國,也沒什麼關係了。

之前,人們只是認為趙偉國風格激進,幾千億的大錢,說花也就花了,隨著這次失聯,可能會有更多未知的信息浮出水面,拭目以待吧。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大貓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