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受央行加息影響?美國上半年破產申請增68%

2022年12月14日,美聯儲再次加息,但這次幅度減少,只有0.5個百分點。圖為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聯儲大樓。

根據破產申請數據提供商Epiq Bankruptcy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的數量比去年同期激增68%。

Epiq報告稱,2023年上半年共有2,973起根據《破產法》第11章提交的商業破產申請,而去年同期為1,766起。

此外,同一時期,根據《破產法》第13章提交的個人申請也增加了23%。數據顯示,屬於第11章中第五節的小企業破產申請激增了55%。

隨著「寬鬆貨幣」時代的結束,美企近年來面臨更高的借貸成本和持續的通貨膨脹,破產案有所增加。

截至目前,今年最大的破產案有Envision Healthcare、Kide-Fenwal、Monitronics International、Whittaker Clark& Daniels、Bed Bath& Beyond、LTL Management、SVB Financial Group、Diamond Sports Group、Avaya、Serta Simmons Beddin和Party City Holdco,這些破產案中的每個企業的債務都超過10億美元。

從今年5個月的破產數據來看,受到衝擊最大的行業為非必需消費品行業,其次是金融和醫療保健行業。

路透社報導,美國破產協會執行董事艾米‧奎肯博斯(Amy Quackenbos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申請(破產)數量的增長反映出更多家庭和企業由於利率上升、通貨膨脹和借貸成本增加而面臨激增的債務負擔。

美聯儲在連續10次加息後,已將關鍵利率提高到5%~5.25%的目標區間,這使得企業和個人的借貸成本更高。美聯儲在6月份暫停加息,但暗示到2023年底還會再加息兩次。

根據第11章提出的申請破產保護,允許企業在擺脫債務和其它無法負擔的成本的情況下繼續經營。過去有幾家公司以類似的方式申請破產,包括通用汽車公司和美國大多數主要航空公司,並在隨後報告了創紀錄的利潤。

重組和諮詢公司M3 Partners的創辦合伙人穆赫辛‧梅格吉(Mohsin Meghji)告訴美國財經新聞頻道CNBC,現在的資本更加昂貴。「看看債務成本。在過去15年裡,你可以在任何時候以4%~6%的平均價格合理地獲得債務融資。現在這種債務成本已經上升到9%~13%。」

「銀行不放貸」企業生存面臨困境

銀行預計今年下半年將繼續收緊貸款標準。這將使中小型企業(以及美國家庭)獲得資金變得更加困難且成本更高。

標準普爾全球評級北美信用研究主管特舍爾(David Tesher)在接受CNN的採訪時表示,美國消費者一直具有彈性,但顯然,持續的通脹肯定會侵蝕他們的購買力,尤其是低收入者會感受到更大的壓力,他們使用更多的信用卡債務。人們在(疫情)大流行期間積累的現金正在流失。人們在消費方面正在做出艱難的決定,這將反映到企業的增長前景中。

據「市場觀察」(MarketWatch)報導,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托斯頓‧斯洛克(Torsten Slok)日前表示,最近美國企業每周的破產申請數量已接近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水平(每周申請接近8份)。

該數據僅計算擁有超過5,000萬美元負債的大型公司破產案例,目前申報數量也已接近2007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水平。

Thomas A. Roe經濟政策研究所研究員、經濟學家彼得‧聖‧昂格(Peter St. Onge)在5月12日推特上的一段視頻中引述瑞銀(UBS)的一項研究結果稱,超過1000萬美元的破產案現在「幾乎每周8起」,幾乎是COVID-19封鎖期間(破產)高峰水平的兩倍。

而布蘭迪全球投資管理(Brandywine Global Investment Management)高收益投資組合經理約翰‧麥克萊恩(John McClain)認為,2023年美企破產數量的增加主要是企業由於私人信貸和槓桿貸款方面面臨的壓力,自美聯儲去年開始加息以來,浮動利率的債務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新走高。

麥克萊恩表示,「浮動利率債務的意義在於,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貸方」,因較高的利率會產生更多的收入,直到債務負擔重到企業無法承受,就會引發破產潮。

昂格指出,最嚴重的破產潮通常不會在經濟衰退初期出現,相反,它們會在經濟衰退的「一兩年」後出現。

他表示,儘管美國尚未遭遇經濟衰退(經濟衰退通常被定義為連續兩個季度的GDP負成長),但企業大量破產的狀況正在發生。

他將最近破產案的增加歸因於一個關鍵因素:銀行不放貸。他說:「銀行正在關閉信貸(風險)敞口,收緊他們的救助資金,而不是把它放貸出去。」

「這種信貸緊縮意味著我們不僅會像任何經濟衰退時那樣出現破產,而且還會出現一堵貸款牆,甚至切斷健康企業的貸款。當然,他們的工作也隨之減少。」昂格說。

銀行放貸越少,各類企業就越有可能削減投資,這反過來又減緩了就業和整體經濟的增長。

英文大紀元記者Jane Nguyen和Naveen Athrappully對本報導有貢獻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