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長期散步能把5類病「走沒」?醫生叮囑:50歲後這樣做,可降低生病風險

很多人都覺得只有去健身房或者長跑才算是運動,其實,走路早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走路的好處非常多,只要我們每天堅持走6000步,就可以大大降低下面這些疾病的發生率:

1、腸胃疾病

對於腸胃不太健康的人來說,通常會有食慾不佳、便秘、腹瀉等症狀,這多與消化不良有關。

如果能夠每天堅持走路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那麼不僅可以促進腸胃的消化吸收,對於腸胃已經受損的人來說,也能夠得到改善。

2、糖尿病

對於平時血糖較高的人來說,我們除了可以通過藥物控制血糖之外,還可以通過走路消耗熱量,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3、骨質疏鬆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體內的鈣質會有一定程度的流失。每天走路鍛鍊,可以增強骨密度,減緩鈣流失,預防骨質疏鬆

此外,走路還能鍛鍊肌肉,而肌肉可以更好地穩定骨骼、保護關節,防止骨骼受傷。

4、頸椎病

現代人大都有頸椎疾病,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可能會出現眩暈想吐的症狀。

所以,對於經常久坐不動的人來說,堅持多走路,讓頭抬起來,能夠舒展胸背部、減輕頸肩腰背等多處的壓力。

5、心血管疾病

走路可以鍛鍊心血管,讓血管更加有彈性,從而使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降低。

不過要提醒大家:走路不要過量,一般每天6千到1萬步為宜。如果太多,反而會傷及膝蓋,對健康不利。

【科學走路有講究】

1、速度:因人而異

可分為慢步走(每分鐘約70~90步)、中速走(每分鐘90~120步)、快步走(每分鐘120~140步)、極快速走(每分鐘140步以上)。

低強度是微出汗、有點喘,但不影響說話;

中等強度是內衣有些濕的出汗、喘氣,說話連貫性受影響;

高強度是大汗淋漓、不想講話。

建議:老人可每周選擇3天、每天進行45~60分鐘的健步走鍛鍊,可選擇中速走、慢走交替循環的方式。

2、地點:土地、草地

不是每條路都適合走路,理想場所應該是操場的塑膠跑道,而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坡面上走。

當然在實際生活中,實現這個較困難,但有土路的地方就不要走柏油路。

因為地面會給你一個反作用力,會構成一些危害。

比如中長跑運動員最容易犯的問題是脛骨骨膜炎,迎面骨一摸都分棱了,而且很痛,這是無菌性炎症,在硬地上走,就容易引發這種疾病。

在人行便道上走也沒問題,但最好遠離機動車廢氣。

3、鞋子:輕便的運動鞋

走路需要選雙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

適合健走活動的運動鞋,要合腳(不壓腳背、不擠腳尖),鞋底與地面接觸面大,輕便(材質透氣和柔軟,走起來較輕盈),避震(健走時腳底所受到的衝擊是全身體重的1.2~1.5倍),防滑和穩定性要好。

4、時間:因人而異

由於早晨和上午的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絞痛發作等等)的發生率,比一天中的其他時間段更高。

因此,如患有慢性病,最好不要選擇早晨和上午鍛鍊。

對於這類人來說,下午4~5點、兩頓飯之間的時間是比較適合鍛鍊的。

但對於健康成年人來說,只要是能夠在自己一天的日程里安排出鍛鍊的時間,無論何時都是值得鼓勵的。

5、走路前的準備:熱身

走路鍛鍊前,最好稍微活動身體,做伸展、拉伸四肢的運動。

最後,記得帶上一瓶水,走路運動時少量、多次補充水分,減少體內的消耗。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 正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