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福澤諭吉:人人都想當官的國家無法強盛

福澤諭吉(1835年1月10日——1901年2月3日),日本近代著名啟蒙思想家、明治時期傑出的教育家、日本著名私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的創立者。他畢生從事著述和教育活動,形成了富有啟蒙意義的教育思想,對傳播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對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而被日本稱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時期教育的偉大功臣」。

人人想做官的國家是不可能強盛的,無論是清王朝覆滅後的中國屈辱的近代史,還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取得的長足發展,都從正面、反面證明了這個道理。

日本的紙幣常常被人稱為「拒絕政治家的貨幣」,因為其不論面值大小的紙幣上印的頭像都是諸如思想家,教育家,作家等某領域對於日本做出突出貢獻的大人物。

而福澤諭吉,不僅是當今日本流通的紙幣中最大面值10000日元上印的人像,而且他已經連續兩代出現在該面值的紙幣上,所以在日本民間,人們也習慣將一萬日元稱為「諭吉」。

那麼,福澤諭吉到底何德何能可以贏得此殊榮呢?有這樣一句話對他做出了評價:「靠三寸不爛之舌和一介文人之筆來推動社會啟蒙。」

因為福澤諭吉是日本最早放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一個國家所以能夠獨立,那是由於國民具有獨立之心」作為他的核心思想之一,更是啟發了無數救國救民的思想革命家。

很多人崇敬福澤諭吉,是因為他目光遠大,敢為推進日本文明化的理想而奮鬥,去大步追逐西洋各國。但很多國人恨福澤諭吉,是因為他指引日本邁向文明的代價是間接推動了侵華戰爭。

福澤諭吉曾說:人人都想做官的國家無法強盛!在他講道理的同時,也深深表達了對於中華民族儒家文化的蔑視。

「爬」出日本,三問西洋

眾所周知,日本文化在唐朝時期深受中原文化影響,自此日本便成為了漢文化圈的一員。以至於在日本近代,社會等級森嚴,在封建禮教與官宦制度影響下,人人皆將走入仕途視作「青雲之路」。

當時,在儒家思想影響下的日本社會,人若出身於官宦大家,一生便可衣食無憂。對比之下,出身卑微之人如不入仕途,便只能在社會底層飽受剝削。而在幕府統治末期出生的福澤諭吉,家裡便是非常卑賤的下級武士。

他的父親福澤百助是個忠誠的儒生,十分崇仰中華文化,甚至諭吉的名字也是他讀過清朝人寫的《上諭條例》而取的。

可是,福澤百助一生也沒打破階級的壓迫,在福澤諭吉兩歲不到的時候,反而成為了幕府統治下官僚制度的犧牲品。

即使父親已與世長辭,但他確立的儒學家風卻長久地影響著他們一家人,福澤諭吉的哥哥就明確了「至死也都是忠信孝悌」。

福澤諭吉十四、五歲的時候,開始發奮讀書,他非常系統地學習了漢文化,在中國文明中吸取了大量的養分,甚至成為了一個遠近聞名的漢學家。可是就這樣一位人,日後卻有一天與「儒家文化」堅決道別。

福澤諭吉在與出身顯赫的同齡人相處時,就深深地感受到了來自位高權重之人的惡意,以及背後等級制度的壓抑。但與有相同出身的人不同的是,福澤諭吉不會抱怨,更不會一口咬定自己的未來是灰暗的,他只想離開這裡,離開德川幕府統治下的中津藩,爬出日本制度的囚籠。

得益於美國海軍強行打開日本國門的「黑船事件」,福澤諭吉摸到了他期望已久的「梯子」。在蘭學大家緒方洪庵的指引下,福澤諭吉開始接觸到了西方近代科學知識,從此拉開了他學習西方文化的帷幕。在那個時代,英文的學習更是讓福澤諭吉如虎添翼。

1859年,福澤諭吉在百般懇求後終於搭乘咸林號「爬」出了日本,遠赴美國。此後多年,他又求得了兩次公派出國的機會。

儘管當自己腳踏異國的土地上有多麼的不適應,但正是這三次遠赴歐美的考察經歷,給福澤諭吉的思想和認知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此福澤諭吉開始主張「和魂洋才」的思想——在不擯棄大和民族優秀精神的同時,鼓勵日本民眾學習西洋文化。他將開眼看到的世界翻譯給國民聽,興辦學校以鼓勵日本民眾學習科學知識,提倡自由平等的現代價值觀。

「儒家信徒」為何「恩將仇報」

福澤諭吉曾說:「一個國家所以能夠獨立,那是由於國民具有獨立之心。如果人人都想做官、舉國上下都是老一套的十足官氣,那麼國家無論如何不能強盛。」

想要國家繁盛,便是要學習有實際用途的知識,放棄與生活實際沒有關係的知識。在福澤諭吉眼裡,這個脫離實際的學問就是儒學,那麼,為何曾經的「儒家信徒」反過來抨擊儒學與漢學呢?

當然,其背後不無道理。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崇尚儒學的封建社會,而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受到統治者器重的關鍵原因,是其可以培養出無數忠君愛國的人民。

人人皆知「士農工商」的社會地位,人人皆對「士」趨之若鶩,那麼無數青年志士便只會研習呆板的八股文,一個國家又怎會擁有充足的生命力呢?

人人想做官的國家是不可能強盛的,無論是清王朝覆滅後的中國屈辱的近代史,還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取得的長足發展,都從正面、反面證明了這個道理。

正是福澤諭吉早年在一頭扎進四書五經的學習,也讓他明白這曾經繁盛的漢文化里到底有怎樣的詬病和要害,所以他在當時暢銷的著作《文明論概略》中就極力主張:日本要脫離儒家文化的束縛。

儒家文化確實已不再適應歷史潮流,然而,我們在他的著作中,為何更多看到的是他對於漢學毫不留情的攻擊?最直接的原因,還是要從福澤諭吉從小的生活環境和家庭經歷中找答案。

在那個「君君臣臣」的儒家思想是天地唯一真理的時代,父親滿腹經綸卻無處施展,高門弟子的不公平的對待,親兄弟對於自己命運的屈從,種種一切都在福澤諭吉的心中埋下了「敵視儒學」的種子。舊時,他根本無法將家庭從腐朽的制度中「拯救」過來,更造就了他對此極端叛逆的性格。

直到福澤諭吉接觸到西學,在思想上「脫亞入歐」,真正地與儒學徹底告別,他心底的那個「否定儒學」的種子才得以茁壯成長——他堅信與西方文化比起來,儒學只是「糟粕」。

在我們眼中的福澤諭吉

作為日本第一個開眼看世界的人,福澤諭吉對於日本思想啟蒙運動的推動做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相比較同時期其他亞洲知識分子,他看待思想變遷更加全面,在將西方先進的知識帶入日本時,他沒有全盤照搬,而是挑選出了適合日本本土文明的部分進行傳播與教育。

而福澤諭吉的思想也一定程度上,為中國的思想革命運動做出了貢獻。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啓超等人不得不出逃到日本,在日本停留的日子裡,他沒有停止腳步,開始全面學習了解福澤諭吉的思想啟蒙活動。

福澤諭吉的文明三段論給梁啓超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學成歸國」後的梁啓超便在《新民叢報》上發表了《日本大儒福澤諭吉語錄》。福澤諭吉的思想在當時具有相當的前沿性,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偉大實踐就證明了他「獨立自尊」的言論。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野鶴易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