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黎加路:皇帝與自由

作者:

近日有兩宗關於香港街頭塗鴉的新聞。

一宗系關於香港地鐵公司修復旺角火車橋底,九龍皇帝曾灶財留下的墨寶,重新開放給途人近距離觀賞。

另一宗塗鴉主角就冇咁好彩,他四處用金錢符號噴寫「自由」兩個字,惹上官非,被判罪。

香港地鐵公司修復旺角火車橋底,九龍皇帝曾灶財留下的墨寶,重新開放給途人近距離觀賞。(作者提供)

皇帝墨寶重光的所在地,不偏不倚,剛好落在中英歷史的境界線,界限街之上。具體位置系旺角花墟公園旁邊,東鐵線火車橋底。

所謂界限街,是清朝割讓九龍半島給英國人的時候,所劃的地界。而曾灶財之所以在街上塗鴉五十年,據說系因為在整理祖先遺物的時候,發現九龍城一些土地,是家族獲賜的封地。

但隨著清朝的割讓,失去了原有地主的身份。曾灶財覺得土地被政府「霸占」,於是自五十年代起,在港九各處街頭以毛筆塗寫,宣示對九龍的「主權」。

行文中,有自稱「中英國皇,九龍皇帝」,及家族名字等字句。九龍皇帝的稱號亦因此而來。

2007年,86歲的皇帝在老人院逝去的時候,報章廣泛報導,甚至用上「皇帝駕崩」的標題。

事實上,數十年的塗鴉宣示,皇帝多次被警察帶走,檢控,幸好多數以警誡或罰款了事。

途人覺得他「儍儍地」,毛筆墨水常遭各處的保全人員搶走。年青時在地盤工作弄傷腿部,一直要用拐杖支撐行動的皇帝,就這樣默默地,忍受妻離子散的獨居處境,年復年在街頭重複塗寫他的宣言。

直至到有一天,當大家開始談論回歸及主權的時候,才發現九龍皇帝便是一個早已存在的香港隱喻。

觸角靈敏的年輕藝術家,紛紛為皇帝進行紀錄及整理他的作品。這可說是九龍皇帝「風光」的時刻。

2003年,皇帝作品更破天荒被引薦到威尼斯雙年展,代表香港參展。

設計圈無不以皇帝字體為新潮。

皇帝駕崩以來,散落各區的墨寶,大多被不同部門,輕率的用油漆蓋去。今次由地鐵修復,塗上三、四層保護層的墨寶,有五米乘二米大,是現存街上皇帝最大的遺作。

而位於界限街上,冥冥中是九龍皇帝的神來之筆。

藝術家阿輝,是在去年初,不斷在各處街角、大排檔、報紙檔,以及中學外牆,畫上用金錢符號表達的「自由」二字。(作者提供)

至於那位上個月「因自由失自由」的藝術家阿輝,是在去年初,不斷在各處街角、大排檔、報紙檔,以及中學外牆,畫上用金錢符號表達的「自由」二字,令一些人不快。警方奉命追緝這名自由人,很快透過閉路電視影像,將之拘捕。

40歲的藝術家阿輝,曾開班教授街頭藝術,他承認指控,求情謂,因經濟不佳,收入減少,感到壓力,於是以塗鴉方法宣洩個人情緒。用金錢符號,是因為想表達財務自由云云。法官判阿輝十二個月感化令及賠償兩萬六千五百元,算是今次「自由」的代價。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安達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