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預製菜闖進陸年夜飯市場 兆元級規模可期 食安標準落後

澎湃新聞8日報導,「年夜飯,你會選擇預製菜嗎?」春節前這幾天,大陸一些電商平台特別為年夜飯預製菜,打出廣告。年夜飯預製菜化,引發大辯論。有人認為,每年過年一大家子做那麼多菜累人,明碼標價預製菜反而輕鬆很多。但也有人直言,不希望預製菜上自家年夜飯桌,辛苦操辦年夜飯,年味才更濃。預製年菜走俏,是大陸預製菜行業風頭正盛的縮影。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預計,2026年,中國的預製菜市場將達到兆元級(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4.4兆元)規模。

預製菜闖進大陸年夜飯市場兆元級規模可期食安標準落後。(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8日報導,「年夜飯,你會選擇預製菜嗎?」春節前這幾天,大陸一些電商平台特別為年夜飯預製菜,打出廣告。年夜飯預製菜化,引發大辯論。有人認為,每年過年一大家子做那麼多菜累人,明碼標價預製菜反而輕鬆很多。但也有人直言,不希望預製菜上自家年夜飯桌,辛苦操辦年夜飯,年味才更濃。預製年菜走俏,是大陸預製菜行業風頭正盛的縮影。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預計,2026年,中國的預製菜市場將達到兆元級(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4.4兆元)規模。

澎湃新聞報導,專家指出,預製菜是消費市場需求,也是社會發展必然趨勢,但無論從保障食品安全,還是從保障營養角度來看,都應當加快制定預製菜行業統一國家標準規範,讓預製菜企業有法、有標準、有規範可循。

還有專家特別強調,目前大陸沒有對預製菜的包裝推出相應的塑化劑檢測標準,但在實際生產和消費者使用中可能會存在塑化劑轉移的風險,需要格外警惕。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牽頭,多家餐飲企業、研究所共同起草的團體標準《預製菜產品規範》,「預製菜」是以一種或多種農產品為主要原料,運用標準化流水作業,經預加工(如分切、攪拌、醃製、滾揉、成型、調味等)和/或預烹調(如炒、炸、烤、煮、蒸等)製成,並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餚。並將預製菜分為即食/即熱、即烹和預製淨菜三類。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的預製年菜屬於即烹產品。

根據艾媒諮詢發布《2023年中國新春禮盒消費者行為洞察報告》,預製菜已首次成為中國消費者新春禮盒十大選擇類型之一,有26.91%的受訪者選擇購買預製菜作為年貨。

據艾媒諮詢2022年5月對1452名消費者調研的結果,購買預製菜最多的消費者處於一二線城市,以已婚人士和中青年為主,其中女性消費者居多。數據顯示,處於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購買者占比為49.4%。在80.6%的已婚人士中,已婚已育的占比68.8%;22-40歲消費者占比達85.2%;女性消費者占比高達62.1%。

預製年菜走俏,是預製菜行業風頭正盛的縮影。艾媒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2021年,中國預製菜的市場規模從2445億元增加至3459億元,年均複合增速為18.94%。2022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為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

艾媒諮詢預計,未來中國預製菜市場將延續較高的增長速度,預計2026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將達到10720億元。

政策利多,也為預製菜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2023年,預製菜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出,要「提升淨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範化水準,培育發展預製菜產業」。山東、廣東、福建、河南等多地政府隨之回應,密集出台相關政策,支持預製菜產業高品質發展。

在此背景下,這片潛力藍海吸引著各大資本爭相入局。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大陸全國現存預製菜的相關企業6.4萬餘家。其中,2023年1-12月,新增註冊相關企業5000餘家,與2022年同比增長152.9%。近五年(2019-2023年)分別新增相關企業1.2萬餘家、1.2萬餘家、4100餘家、1900餘家以及5000餘家。

從註冊資本分布來看,44.1%的相關企業註冊資本在100萬元以內,註冊資本大於1000萬元的相關企業占比15.4%。

從地域分布來看,山東以8200餘家位元列區域首位;河南、江蘇,分別擁有5900餘家以及5200餘家,位居二、三位;從成立時間來看,33.9%的相關企業成立於1-5年內,成立於1年以內的相關企業占8.7%。

另據天眼查投融資數據顯示,預製菜領域投融資事件合計發生40起,融資金額超40億元。

報導稱,預製菜行業快速發展同時,爭議始終不斷。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江蘇消保委)2022年2月發布一份預製菜消費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對預製菜的接受度較高,但滿意度較低。近三成(29.03%)消費者關心預製菜食品安全問題,包括食材新鮮程度、製作流程是否乾淨衛生等,占比遠超預製菜價格(19.48%)、購買後的製作成本與難度(19.19%)以及菜品品種是否齊全(16.37%)等其他因素。

缺乏完整覆蓋預製菜產業全鏈條的國家標準,被認為是目前預製菜陷入輿論困境和行業亂象的根本原因。

澎湃新聞報導,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厲曙光,是大陸較早研究塑化劑的學者之一。他指出,大陸目前沒有對預製菜的包裝出台相應的塑化劑檢測標準,但在實際生產和消費者使用中,可能會存在塑化劑轉移的風險,需要格外警惕。「生產者將又熱又油的菜品直接裝入包裝袋,或消費者直接將菜品連同包裝一起加熱,都會有潛在風險。」

《中國新聞周刊》最新報導,預製菜國標報送稿目前已經成形,其成果最快將於半年內面世,其中最大亮點是禁止添加防腐劑,同時必須冷鏈運輸。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此舉將大幅提高行業准入門檻,有助於行業健康發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中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