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越南國家主席主動請辭 把連任的習近平比下去了?

作者:

從越南國家主席辭職看中越政體差異

被外界視為越共總書記阮富仲接班人的國家主席武文賞近日請辭,分析人士認為可能涉嫌貪腐,但背後真正原因或與權力鬥爭有關。越南最高領導層能自我下台,這樣的作風在同為共產黨國家的中國卻無法實現,兩國政體有何差別?

南方之強:越南是「下一個中國」嗎?

越南政改真相探秘越共與中共有何不同?

本周三,上任僅一年的越南國家主席武文賞辭職,當局同意的理由是違反「黨員嚴禁」和「幹部黨員模範責任」規定。越共黨中央表示,武文賞這些缺點引發負面輿論,進而影響到黨、國家和個人名譽。

雖然越南官方沒有說明武文賞究竟犯了什麼錯,但分析人士認為可能涉嫌貪腐。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越南警方正在調查武文賞擔任廣義省地方官員時的作為,由於這起案件發生在10多年前,因此被視為越南政界權力鬥爭的結果。

美國喬治城大學研究越南領導層的阿布扎教授(Zachary Abuza)表示,武文賞辭職顯示越南已在為兩年後的14大進行人事布局:「擔任過兩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才有資格出任越共總書記,而現在只剩4個人有資格。越南公安部部長正在一個個剷除異己,給自己鋪出一條路,這實在相當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an)主義,為了權力不擇手段。」

越南的權力中樞由越南共產黨總書記、越南國家主席、總理和國會主席等四個職位組成。一般來說,越共總書記的權力最大,國家主席則多為虛設、象徵意義,但被視為未來總書記的接班人。

阿布扎說,中國和越南採取的都是集體領導制,以政治局作為黨中央領導機構,實際掌握國家大權。但在中國,黨書記和國家主席由同一人擔任,因此從責任和權力制衡的角度來看,越南比中國略勝一籌。他說:「越南具備更多集體領導制的傳統,但這是因為過去相當獨裁的結果,導致外交孤立、陷入柬埔寨戰爭並破產。」

而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鄧小平等人認為毛澤東權力過大,因此提倡集體領導分工制。在習近平集大權一身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7-9名常委各司其職,有重要事情像是人事案、政策等再到政治局常委會討論。但台灣政治大學東亞所名譽教授丁樹范表示,這僅體現「權力分工,而非權力制衡」。此外,共產黨也沒有所謂問責、自我下台的慣例。即便在江澤民胡錦濤溫家寶時代,也頂多是政治局常委達成共識,不會再擴大到牽涉總書記本人。

儘管越南的權力制衡及問責體制看似比中國完善,但考慮到中越關係多年來"同志加兄弟"的友誼,專家憂心越南仿效中國近年的作風,而影響到原先比較開放自由的經濟體制及社會。喬治城大學教授阿布扎說,這可以從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透過打貪集中大權、打壓公民社會和視外企為國安威脅的行徑看出。他說在越南,前兩項已經在做了,去年7月,越共中央政治局的文件也開始出現警告外國企業可能對國安造成威脅的字樣,這在越南還是頭一次。

————————————————

RFA20230118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王允-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近日辭職,很快獲得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批准。這一事件在社媒上引起中國網民的廣泛關注,有人拿這件事與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啟第三任期做比較,認為越南的這種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阮春福辭職真意味著越南專制體制的改善嗎?與中國的體制又是否有可比性?

可能與內鬥有關?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辭職並退休

越南總理阮春福將轉任國家主席

一個共產體制國家的國家主席主動請辭似乎確實是少見的事情。阮春福辭職的消息,尤其在中國網民中引起了震動。

外界多報導,阮春福是為他此前擔任總理期間手下的違規行為擔起政治責任而提出辭職的,其直接背景是越共打擊腐敗的行動。一位網名叫「格丘山」的推友在中國網絡防火牆之外的推特上說,「同是社會主義國家,按照這個標準,習近平不早就應該辭職?」言下之意,中國官員腐敗叢生,身為 中共國家主席的習近平似乎也應該主動請辭。

"習化"的越南

在國內也有很多人持相似的觀點。身在武漢的肖先生告訴本台,他熟悉的一些持反政府立場的朋友在得知越南的消息後,也是第一時間拿這件事諷刺習近平,「在這些人眼裡,越南國家主席辭職這個事情與中共黨內這種一人獨裁、不受制約的情況相比是非常正面的。」肖先生出於安全顧慮不願具名受訪。

但肖先生認為,這種聯想可能是一廂情願、脫離事實的。他坦言自己對越南政治的具體詳情比較陌生,但他長期觀察中共政治形成了一種直覺,「我看到他們的官方新聞說阮主席是因為下屬腐敗承擔領導責任辭職的,第一感覺就是,越共高層應該是發生了激烈權力鬥爭甚至政變。因為越南是共產黨國家,並不是民選政府,官員一般不會引咎辭職的,更別提是為了下屬引咎辭職了。」

據越南官媒越通社報導,在1月18日召開的越南國會特別會議上,國會常務副主席陳青敏在報告中強調,阮春福要對多名下屬幹部,其中包括2名政府副總理,3名部長違規、犯錯,並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擔負政治責任。國會隨後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通過了免去阮春福國家主席職位。雖然報導中沒有直接提到是反腐敗,但路透社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西方媒體都把這一決定的背景與越共的反腐敗行動聯繫起來。

位於夏威夷的美國亞太安全研究中心(Daniel K. Inouye 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越南裔專家伍文(Alexander Vuving)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分析說,這件事並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樣僅僅是反腐敗,「這些事反映出反腐敗行動是與黨內權力鬥爭緊密結合的。這種反腐敗目的並不是為了實現民主化。相反,反腐敗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把自由化理念從黨派中剝離。」

[page]

曾常駐越南的前英國廣播公司(BBC)資深記者比爾·海頓(Bill Hayton)則認為,阮春福辭職這件事情表明,越南正在「習化」,「我們看到的是他們正在用反腐敗的手段來加強黨對政治的控制和對人民的控制。」

海頓分析,在這場權力鬥爭中被排擠的阮春福實際上代表了黨內具有自由傾向的一派,他們認為應該讓政府、官僚和民間社會享有一定的自主權,「或許可以說他(阮春福)是技術官僚,而那些一心向黨的人則更具有列寧主義傾向,他們認為應該由黨控制一切。」

對於與阮春福辭職有關的反腐敗行動,海頓評論說,「我不懷疑那些被判定有腐敗罪行的人的確存在腐敗行為,那些案例是有很強烈的證據的,但同時也必須看到,有很多腐敗的官員卻沒有被懲治。誰被懲治和誰不被懲治顯然都是政治性的決定。」

資料照:2021年2月1日,越南國家主席、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右下)和總理阮春福(左下)出席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越南執政的共產黨第十三屆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式。(路透社)

熟悉的味道

海頓目前是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亞太項目副研究員,他的說法中有中國民眾熟悉的味道。習近平上台之後實施的大規模反腐也被外界認為其實質是政治大清洗,是為了排除異己。

實際上,越共總書記阮富仲已在2021年初打破慣例,第三次當選越南最高領導人職務,引來外界的側目。而他自2016年啟動的反腐敗運動,一方面被批判是為了肅清政敵,同時也被認為鞏固了越南共產黨的權力和聲望。

外界注意到了越共與中共在體制方面的趨同性。海頓分析說,「越共步步為營地鞏固了自身的權力,在此過程中運用了從中共學到的一些方法。」他相信中共和越共在這方面一定常常有交流。

越南國會宣布批准阮春福辭職當天,1月18日正值越南和中國建交73周年之際,越通社連篇累牘發表了多篇兩國領導人互致問候的消息,強調要鞏固和發展越中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但越共和中共的專制體制上還是有一定的區別。伍文介紹,雖然阮富仲手中握有不少權力,但他仍然必須服從越共已經實行幾十年的集體領導制度。海頓則指出,在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權力比中共在中國要大。

對越南經濟的影響

國家主席突然辭職,讓外界擔憂越南經濟可能出現的變化。

路透社報導中援引專家分析指出,雖然阮春福被認為是重視經濟成就的領導人,但他的去職不會影響到越南經濟自由化和對外國資本的開放政策。

長期駐越南的中國商人阿雄對本台表示,政局的突然變化會對商界人士的心理造成影響,「心理層面上會有影響,可能不敢加大投資。畢竟是一個國家的主席啊,叫你走就走,還包括兩個副總理,這幅度非常大的。大家心裡會懷疑,會不會出現第二個中國這樣的情況。」

但他認為,越南的經濟改革已經上了軌道,不太可能輕易向後轉;未來五年到十年,越南經濟依然會高速增長。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