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RFA

程曉農:中國龐大的內債向誰借?
2024-11-29

中國政府大筆揮霍資金的最方便手法有兩個。一個是,超出稅收等可能的財政收入來源,大幅度擴大財政支出,造成中央財政的巨額赤字,然後由中央銀行大量發行貨幣,來滿足財政赤字所需要的資金。另一個辦法是發行政府債券,由於人民幣債券並非國際上受歡迎的金融投資標的物,因此,中國各級政府的天量債券,基本上都是在國內發行。前一種手法實際上是以通貨膨脹為代價,來滿足政府支出的需要。既造成居民消費力相對萎縮,也令居民存款相對縮水。一句話,就是「票子毛了」。

美國大選的中國效應之一:好像一場中國的大選
2024-11-08

如果考慮到台灣幾黨和民眾對川普的狂熱,以及川普在選戰期間曾經表達的對台「收取保護費」、與中共領導人是好朋友等等絲毫不在意台海問題的態度,恐怕正是對川普的共同狂熱凝聚了一個似乎支離破碎的大中華圈。整個情形非常的弔詭。

張昆陽:餘燼後的香港 斷垣望歸燕
2024-11-04

浮華褪盡,人比煙花寂寞。那年的上海,訴說資本主義在中國被共產主義湮沒的故事。現在談起舊上海的璀璨,世人只剩依稀印象,就如沒有人會在香港茶餐廳邊啖羅宋湯,邊想海派西餐、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共解放上海之間的歷史脈絡。唯願在動盪時洪流里,毋忘外灘的長街上,有過在黑白顛倒歲月里出現的影子;毋忘那片斷垣仍在盼望燕子的歸來。

張昆陽:香港何去何從?委內瑞拉模式,與西方脫勾後一落千丈
2024-10-21

港府宣稱,香港有望取代瑞士成為世界財富管理中心的首位,但這正是失去新聞自由下,斷章取義的報導。事實上,財富管理中心按地區來源劃分,香港主要競爭對手是新加坡,但香港的複合年均成長率,由曾經傲視全球,到2022年起已不及同區的新加坡。同時,短期吸引家族辦公室等措施成效成疑,長遠則代表依賴中國和其盟友的資產,進一步脫離自由世界。

陳破空:美國政要賀電之謎:習近平權勢衰落
2024-10-11

美國政府恰恰要做出相反的選擇。依據美國情報的靈敏和精準程度,美方大抵已經掌握中南海內部的微妙變局。派遣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出訪北京、指名要求會見軍委副主席張又俠以探虛實,乃是美方的動作之一。中共國慶之日,美國政要首次默不表達祝賀之意,乃是動作之二:避免為習派所利用,避免為習近平權力背書。

高新:中共公安部三大反恐干將沒一個有好下場
2024-10-08

共產黨官員之間很難湊齊的「四大鐵」關係是:「一起同過窗,一起抗過槍,一起分過贓,一起嫖過娼」。而「西政」刑事偵查同窗楊煥寧、何挺和劉躍進,日後分別掛著「反恐專家」、「反恐尖兵」和「反恐專員」的名銜在公安部里一起抗槍,當然也一起分髒。而且大概率也曾一起嫖娼。因為中共在開除他們黨籍的處分決定中都指認他們「違規出入私人會所」。什麼叫「會所」,而且還是「私人」的?誰都懂得。

羅冠聰:從雨傘到反送中論學生運動成敗
2024-09-30

從雨傘運動到今天的10年,港人在爭取民主的路上付出沉重代價。羅冠聰表示,雨傘運動雖然沒有為香港帶來民主,但卻啟發泰國等地的年輕人,願意站出來為自己爭取民主,香港的犧性也警惕國際留意中國威脅,顯示港人在全球民主化的進程也有付出一分力量。

梁文韜:從弊案再思台灣的自由民主代表制度
2024-09-23

弊案連連導致台北市政府的信任危機,近月關於柯文哲前市長涉嫌的弊案有可能會出現在其他縣市,這顯示目前的制度不能有力實現「為了人民的統治」,有必要削弱行政單位的權力,引入審議政治是為了強化「由自人民的統治」。至於前述的「屬於人民的統治」,法院審判過去都是由法官處理。近年多了某種形式的參審制,算是強化了「由自人民的管治」。鑑於中共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影響台灣,遇到有關滲透的法律案件,應該明確規定使用參審制。

魏京生:中國經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三)
2024-09-17

中國的國內消費不足,一直以來都受到國際經濟界的詬病。可是巨額的出口及超額利潤,補充了經濟循環的差額。二十多年來從GDP的角度看問題,好像經濟確實在快速地增長,包括軍品生產也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這些都是虛假的數字。從實際消費的市場方面看,增長的數字就大大地縮水。一旦國際市場遭受阻礙,生產過剩和不足的比例失衡,就非常明顯了。

梁文韜:台、美無處不在的中國滲透與統戰
2024-09-09

以官員身份協助中共做政治相關的事,跟一般民眾如僑領幫中國做事不同,罪加一等。由於有公權力而所做的事又不易被發現,美國各地州政府甚至聯邦政府都應該有相當多這類潛伏已久的代理人。這些代理人並非中國長大成人後移居美國的移民,而是出生在美國或自小在美國長大的中國移民後代。紐約領事後來離職被調回中國,大概是他收編孫雯及其他代理人,而為了避免法律責任先回去。

黃世澤:白羅斯將變成大灣區的死亡之吻
2024-08-26

所謂大灣區的優勢,是珠三角地區傳統與西方社會的經貿聯繫,如果沒有與西方的關係,珠三角地區其實什麼也不是,而現階段中國加強大灣區與白羅斯的聯繫,等於濫用珠三角地區原有與西方的關係,最後的結果只會招惹西方國家的制裁。中共似乎以為擁有硬體,就可以做到以往西方制度的事,但實際上,沒有相應軟體的支持,空有硬體也是無意義。當蘭桂坊的洋人,由講英文的變成講俄文的時候,香港的經濟也將會去到末路。

陳破空:雖重新露面,習近平權勢走向衰落的十大徵兆(上)
2024-08-23

習近平雖然重新露面,很難說他一切如常。除了有關他生病的傳聞,自從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落幕後,種種現象佐證:習近平權勢走向衰落。至少呈現十大徵兆。

杜耀明:習近平的領袖危機
2024-08-23

從現實看,正如歷史學家馮客(Frank Dikotter)指出,獨裁者大多不得善終。希特勒吞槍自盡,墨索里尼橫屍街頭,史太林中風失救,齊奧塞斯庫當眾槍決,而毛澤東可保住絕對權力到最後一刻,也難逃與史太林一樣的命運,身後遭到黨內批判以至人民的責罵,其後給人不斷揭出的劣行斑斑,更把他一腳踢下神壇。前車可鑑,後來的獨裁者如何保住生前權位和身後聲名,不得不加倍努力了。

杜耀明:終院沒答好:警方讓170萬和平示威者同墮法網是否合法合理?
2024-08-16

一百七十萬人萬眾一心,達成和平任務,以實際行動呼喚官方的善意回應,沒料到警方還之以鐵腕手段,拘捕和檢控帶領和平抗爭的民主派人物,法庭予以重罰,如今更有終審法官對警方不去疏散人群卻檢控有助疏散的和平示威者,予以全面肯定。可見香港式法治的故事,沒有比終審法官的現身說法更精彩的了。

何清漣:改革不改方向,變革不變顏色
2024-07-26

這篇《改革家習近平》,稱「習近平被認為是鄧小平之後的又一位卓越的改革家」,這是官媒首次為習近平冠上「改革家」之名,通篇看下來,是一篇寫得比較認真的頌聖文章,既然是頌聖,當然免不了拔高頌揚。但是關於習近平是不是當得起「改革家」,一是看所謂改革內涵,二是主要看改革的具體內容,這兩點決定了習近平是什麼類型的「改革家」。

顏寶剛:4.7%的「留白」 三中釋出低增長成常態 對香港有何啟示?
2024-07-23

當港官一窩蜂「表忠」,高度讚揚三中全會所謂的「勝利閉幕」,他們會否理解整個三中全會的布局,正是官方表態放棄過去四十年的改革成果?當官媒製作所謂「偉大改革家」來讚揚習近平、最後卻發現「表錯情」要慌忙將文章下架,似乎我們的香港官員連「後知後覺」都做不到,還說要舉辦學習班了解三中全會精神。如果有參與者真的用心了解,可能會驚覺今次三中全會的布局,將經濟低增長變成常態化,甚至放棄香港金融中心定位角色,恐怕到時香港亦會變成「命運共同體」,失去昔日經濟光環。

陳破空:二十屆三中全會重頭戲:人事,意外而出奇的低調
2024-07-22

看在第一夫人彭麗媛的面子上。因為秦剛的升遷,尤其連升三級、成為副國級領導人,各種信息渠道顯示,彭麗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秦剛夫人林彥與彭麗媛交好,兩人互送月餅,僅僅是其中一個情節。極可能,彭麗媛與林彥,或習近平夫婦與秦剛夫婦之間交情匪淺。於是,看在這種關係份上,也是為了保全彭麗媛的面子,秦剛獲從輕發落。

何清漣:三中全會重點:央地稅收分成調整與羅掘新稅源
2024-07-15

從目前三中全會的各種劇透來看,新一輪財稅改革主要是央地稅制再協調,從中央稅收那隻碗裡撥拉部分飯粒,再開收新稅(主要是消費稅),解決地方政府的財政饑渴。無論是中共當局,還是官媒奉承,都未拔高到「財稅體制的重大改革」這一程度。沒人將其與歷史上幾大有名的稅改相比,甚至也沒有拿來與本朝前宰相朱鎔基的分稅制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