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中醫

頭暈眩暈好難受!中醫按這些穴位就能緩解(圖)
2019-06-29

頭暈、眩暈是生活中常見的症狀,按摩頭部穴位就可以緩解。 頭暈、眩暈是生活中常見的症狀,每個人可能都經歷過。症狀輕微時,只是覺得頭昏、頭沉;嚴重時,會感覺仿佛天旋地轉、眼前發黑。眩暈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按哪些穴位能快速緩解? 頭暈按程度不同可分為...

3位80歲國寶級中醫親傳養胃健脾法(組圖)
2019-06-23

3位年過80的國寶中醫師,分享養生之道。

屠呦呦團隊新突破到底「重大」與否?
2019-06-18

6月16日開始,中國媒體陸續發表報導稱,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團隊近期提出了青蒿素抗藥性的新方案,在國際醫學權威期刊刊登,是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而相關公司的股票更在周一陸續漲停。與此同時,英國廣播公司BBC最近公布的科學家民調活動中,屠呦呦更入圍20世紀最偉...

頭暈易疲勞是濕氣太重?中醫3招防濕氣(圖)
2019-06-18

脾陽不足就會產生濕氣,讓人頭暈頭重、身體無力,如何防濕氣?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那麼,人體內產生濕氣的罪魁禍首是什麼呢?在中醫看來,脾能運化水濕,人體內脾陽不足就會產生濕氣,讓人頭暈頭重、懶懶洋洋,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5種原因造...

百歲夫妻的這杯秘制長壽飲 就連北京中醫院長都點讚超簡單~(組圖)
2019-06-16

西瓜有天生「白虎湯」之稱,能和醫聖張仲景創製的名方白虎湯相提並論,功效不言而喻。

中醫體檢和西醫體檢 區別這麼大(圖集)
2019-06-15

中醫體檢 一、什麼是中醫體檢? 中醫體檢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根據人的時間生命信息規律,運用「天人合一」、氣血陰陽平衡、五臟相生相剋的原理,用傳統的望、聞、問、切、斷「五診」合參,對人的神、色、形態進行觀察,加上舌質、舌苔等舌象檢查,以及把脈、詢問受...

陽氣足 百年壽:平時有5個習慣 陽氣自然「餘額不足」(組圖)
2019-06-09

《黃帝內經­·素問》裡曾提到:「陽者衛外而為固也」,意思是人體有抵禦外邪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就是今天的主角——陽氣。 在中醫的認知中,陰是指人的身體,也就是人體的能量所在。陽氣是人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就像電器需要通電才能工作,汽車得加油才能...

中華上下五千年 中醫的精髓全在這裡!(圖集)
2019-06-08

你可能聽說過「四大發明」、也可能聽說過「四大國粹」、更可能聽說過「四大名著」。但是!你聽說過「中醫四大名著」嗎? (國學經典文庫) 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 流傳至今,聞名海外 四大國粹:京劇、中醫、書法和武術 是不可...

心臟不好的人 身體會有「2痛2紫」(組圖)
2019-06-06

如何判斷心臟好不好呢?心臟不好的人,身體會有「2痛2紫」

一個被中醫界保密800年的秘方 竟有這麼多好處!(組圖)
2019-06-02

踮腳跟在古代就早已被運用,原稱「敦踵法」。有800年歷史的導引養生術八段錦,其最後一勢「背後七顛百病消」的動作,也是踮腳。

明代老中醫珍藏的不老秘決:居然只要一招就搞定(組圖)
2019-05-26

肚臍處有任脈、帶脈、沖脈三脈通過,刺激神闕穴可以調各部的氣血陰陽。艾灸肚臍是最好的方法。

中醫:肚子軟如綿 百病都不纏(組圖)
2019-05-20

人體的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中醫有云:「肚子軟如綿,百病都不纏」,經過千百年的驗證,事實確實如此,肚子軟的人一般不易生病。

原衛生部長之子:我們在看著中醫被這樣害死
2019-05-11

用所謂的有效成分來管理中藥——就是個笑話 中草藥現在存在的最大問題,實際上是管理的西化和監管的西化。中草藥是以藥性之偏糾正人體之偏,用的是藥的什麼?用藥物的四氣五味,溫涼寒熱、酸苦甘辛咸、升降沉浮來調整人體的不平衡,而不是用的它的化學成分。 現在...

總想發火怎麼辦?中醫來支招 人體有個出氣筒!(組圖)
2019-05-01

現代人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很多人總感覺兩脅隱隱作痛、抑鬱、胸悶,總想發火或長出一口氣,女性還經常月經不調,其實這些都是肝氣鬱結的典型症狀。

鼻塞透不過氣?按摩2部位快速緩解(圖)
2019-04-24

鼻塞通常是感冒或鼻炎引起,按摩兩部位可舒緩鼻塞。 鼻塞是常見的症狀,是鼻腔黏膜發炎、鼻甲腫脹的結果。鼻塞剛開始常屬於感冒的一種症狀表現(如急性鼻炎),但若感冒沒有及時治癒,牽延日久,就會變成慢性鼻炎。 在古代,把鼻塞稱為「鼽」。東漢《釋名》一書寫...

超實用!中醫8大體質最全調養方!(組圖)
2019-04-21

01.如果你常手腳涼: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在曰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畏寒怕冷、手腳冰涼、尿頻、常腹瀉、出汗多、神疲乏力、皮膚暗沉等現象。身體胖而發白,或者面色淡白。經常四肢發懶,怕冷,喜歡讓身上感覺溫暖。 調補方:韭菜炒蛋、當歸生薑煲羊肉湯 平時的飲...

思覺失調症有2類症狀如何治療?中醫3招緩解(組圖)
2019-04-19

思覺失調症是怎樣的疾病?中醫如何治療、緩解症狀?圖為《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林哲熹飾演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應思聰。(公視提供) 編者按:在熱播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演員林哲熹飾演的應思聰是一位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工作失意後,他不斷出現...

三代中醫 禁止全家人吃它 為什麼呢?(組圖)
2019-04-19

今天我們文中的這位老師是中醫學、生物學雙學士,江蘇省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鄒燕勤女士。 ▲鄒燕勤鄒雲翔之女 時年85歲的鄒燕勤女士,看起來卻年輕20歲,家族三代人、八十年研究中醫腎病的,一家三代人都是衰老慢+身體好,鄒燕勤女士平常看...

心臟衰竭最初症狀易忽略!中醫揭保養心臟最好方法(組圖)
2019-04-17

哪些症狀提醒你警惕心臟衰竭?中醫如何保養、治療? 編者按: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是一種危重病證。心臟衰竭初時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喘」,許多長者常誤以為是正常老化現象,因此不太重視,沒想到它潛藏著致命風險。哪些症狀提醒你警惕心臟衰竭?中醫如何保養...

溫嬪容 糖尿病能治嗎?(圖)
2019-04-06

女兒的孝心,被健檢診所推出的父親節好禮所吸引,硬拉身體健朗的爸爸,去做全身檢查。熬不過女兒的孝心,踏上科技之旅,得到的禮物是糖尿病。 醫師說:「糖尿病要吃一輩子的藥,不能停藥。」於是這位病人開始很認真的依照醫生的指示服藥,並嚴格控制飲食,但是五年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