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吳奕軍

中共一帶一路「死而不僵」(圖)
2025-09-22

2013年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BRI),以鐵路、港口、能源管線、數字網絡連結歐亞非,被中共塑造成中國走向世界、上兆美元級的世紀工程,吸引不少基礎建設不足的國家。由中共主導的大外宣以及國際媒體更將之包裝成中國崛起的偉大象徵,連在台灣的馬英九政權也大表欽佩、亟欲參與。對部分基礎建...

吳奕軍:中國現在是外資不來富豪潤
2024-07-23

不僅外商台商大量撤離中國,連中國富豪也「潤」出新紀錄。英國知名投資移民顧問公司Henley&Partners日前發布報告指出,2023年中國出現全球最大規模的高淨值人士(HNWI,擁有百萬美元流動資產者)外流,有1萬3800名高淨值人士離開中國,主要移居到中共時常開罵與醜化的美國,預計中國今年再創新紀錄,會有1萬5200名富豪潤出中國,顯更將衝擊中國經濟。

吳奕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重稅,歐中貿易戰山雨欲來?
2024-06-24

調查工作在馮德萊恩發言後於去年10月啟動,但由中國21家向歐洲出口電動車的調查樣本企業減到3家,分別是全球最大電動車商比亞迪;大力收購富豪汽車(Volvo)等歐洲品牌的吉利集團;以及收購英國名牌汽車MG的上汽集團。然而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稅政策也凸顯了相關國家之矛盾,這也是中共長期刻意分化歐盟之手段,例如法國傾向課徵較高關稅,德國則因攸關國家經濟的龐大車業難以割捨中國市場,深恐中國政府報復反制,希望壓低加征關稅額度。

吳奕軍:博明預警——中共會拿擊敗國民黨的方法對付西方國家
2024-06-10

被公認為川普政府亞太政策「中國通」的博明指出,近年世界局勢顯示民主國家嚇阻威脅能力崩壞,例如阿富汗民選政府倒台、美國倉促撤軍,大約6個月後就爆發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博明對此表示「我不認為這只是巧合」,並且強調歐美確實有能力讓中國付出代價,讓中國不再能輕易「如寄生蟲般」靠著歐美市場滋養茁壯,甚至支持「代理人戰爭」。

吳奕軍:TikTok寧可與美國打官司 也不願脫離中共
2024-05-10

TikTok顯然早已準備拿美國法律與言論自由當武器,動用拖延與分化戰術和稀泥,由此應當不難撐過拜登政權本屆任期,正如約四年前撐過川普政權禁令一般。也難怪新加坡籍的TikTok執行長周受資對於美國國會與行政當局的施壓與質疑,總是老神在在、態度囂張。更重要的是,TikTok就是中共的孩子,仗恃中共政權與中國資本撐腰。2021年《路透社》依據中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揭露,抖音與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主要中共官方投資人「網投中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隸屬於三家中共官方機構,

吳奕軍:「中國好朋友」羅奇竟讓香港當局雞飛狗跳
2024-03-08

2月12日羅奇在英國《金融時報》以〈我很痛苦地說香港已完結〉為題撰文指出,股市一直是香港成功的象徵,這座城市擁有世界第4大交易所(彭博社數據指出目前排名第5),在2019年新股發行時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然而前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備受爭議的《逃犯條例》(送中條例)引爆大規模民主運動,隨後北京的鎮壓行動以及港版國安法之實施,剝奪香港自治權。羅奇遺憾指出,這座曾被他視為家園的繁榮城市,在「回歸」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後,已經淪為全球表現最差勁的主要股市之一。

吳奕軍:榮鼎集團顯然不同意李強的「誘騙」
2024-01-22

榮鼎集團在2023年12月29日公布的中國經濟回顧和展望報告說,中國房地產行業仍在萎縮、消費者支出有限、貿易順差下降以及地方政府財政重創等現實,推估2023年中國實際成長率僅約1.5%,結構性放緩仍是中國未來幾年主要趨勢。有趣的是,在李強於達沃斯表示中國經濟2023年成長5.2%之後,榮鼎集團在其X平台(前推特)把這份報告又貼了一遍,顯然不同意李強的「誘騙」。

吳奕軍:「消失」是2023年中國年度熱詞
2023-12-25

只是中國軍政產官學研各界精英「超乎尋常」陸續消失的冰山一角,難免被外媒質疑習近平政權恐正對國內各界展開「史達林式」大清洗。值此中國社會「腥風血雨」之際,實值得台灣密切關注、戒慎警惕。

吳奕軍:雷根國防調查:中國若侵台,美方逾七成支持承認台灣
2023-12-22

近年對於中共的不信任乃至抗拒,以及提高警覺以因應中共的威脅,在美國與台灣兩國實有高度共識,並已合作部署因應對策,台灣人民自立自強同時,切莫妄自菲薄,輕易屈從中共文攻武嚇,錯判國際情勢。

吳奕軍:雪上加霜?六年來首次,穆迪將中國債務評級展望降至「負面」
2023-12-15

地方債務嚴峻與大量資本外流只是中國經濟惡化盤根錯節的兩端,其他諸如房企弊端房市萎縮、就業市場急凍、消費者信心喪失、疫後經濟萎靡不振、製造業和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下跌⋯⋯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早已陷入惡性循環,穆迪此刻下調中國債務評級展望,恐非「雪上加霜」,而是務實地為歷史留下警訊。

吳奕軍:習近平否認近年擬攻台,是「緩兵之計」的拙劣騙術?
2023-12-01

拜登會之後,美國軍事網站《防務一號》(Defense One)報導,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佛林上將(Charles Flynn),出席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Halifax International Security Forum)時,表示2024年將在印太地區部署新型陸基中程飛彈,並表明美國採取這些措施是為了防範中共入侵台灣。

吳奕軍:當心拜登政府掉入中共議程陷阱
2023-11-21

拜習會行禮如儀順利落幕之後,拜登單獨舉行記者會,回應CNN記者提問時再度稱習近平為「獨裁者」,強調:「聽著,他是一位獨裁者,他統治著一個共產主義國家,其政府體制與我們的政府完全不同。」——不管這種「冒犯」習近平的說法是否還會讓中共震怒回應「是公開的政治挑釁」,正處於大選壓力中的拜登政府如何堅持立場,避免隨習近平起舞,恐怕更為實際,也更值得世人關注。

吳奕軍:中共利用沖繩問題分化日本由來已久
2023-10-31

隸屬於《人民日報》的鷹派小報《環球時報》刊登新聞,聲稱該文沖繩主張有助中國贏得與日本的釣魚台領土爭端,釣魚台是位於台灣東北側的七個無人小島,日本稱之為尖閣諸島,中共和台灣亦皆長期聲索主權。當時中共並未強調支持遍布美軍基地的沖繩應當從日本獨立的觀點,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答關於沖繩的問題時,並未明確表示對其主權立場,僅表示「琉球和沖繩的歷史是學術界長期關注的問題」。

吳奕軍:中共對以色列扭捏作態其來有自
2023-10-27

中國過去一直想透過維持在以巴之間的平衡關係,樹立負責任大國的立場與形象。(資料照片/美聯社)10月7日清晨,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突襲,突破加薩走廊(Gaza Strip)和以色列邊界,在數千枚火箭轟炸與燒殺擄掠之後,以色列逾1300人死亡,數百名人質被...

吳奕軍:歐盟冀求中國認真善待 只是緣木求魚
2023-10-27

歐盟與中共在經濟利益與政治原則有極大落差,在歐盟識破中共赤化野心並且著手重建防火牆的此刻,雙方關係更顯尷尬。對歐盟以商逼政布局已久的中共,如今坐在龐大中國市場上頭看著在中國進退兩難的歐盟,猶如滿手籌碼老神在在,歐盟朝野如果無法痛下決心改革對中依賴關係,終會發現持續冀求中國善待只是緣木求魚。

吳奕軍:中國政治形勢嚴峻,外企也被迫學習「習思想」
2023-10-20

或許迫於經濟困窘與國際壓力之形勢,中共近期對外似乎暫以「微笑外交」平衡「戰狼外交」,然而從強迫各界加緊學習「習思想」,並且將之擴張至國際社會可知,中共對內專制對外擴權之勢絲毫沒有緩和跡象,如果說外企對於在華經商欠缺「遵守規矩」的現實體認,對於中共包藏禍心赤化全球之體認,相對而言恐怕重要得多。

吳奕軍:微軟與Meta陸續警告:中共近期加強對台灣資訊戰
2023-10-16

概括而言,中共對台灣資訊戰以多種方式交互運用,包括政府宣傳與媒體控制、社群媒體操作、高層官員統戰言論、網路滲透活動、經濟威脅、惡意網站和病毒攻擊、國際外交手段、國際媒體影響等等,不一而足,行之多年。

吳奕軍:中共斥數十億美元 五大手法傳播假訊息
2023-10-10

美國國務院於9月28日公布報告,主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如何重塑全球資訊環境》(How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eeks to Reshape the Global Information Environment),警示中共當局正利用許多強制和欺騙性手段,企圖重塑全球資訊環境,並且斥資數十億美元、利用五大手法加強傳播假訊息,包括「宣傳和審查、助長數位威權、利用國際組織和雙邊夥伴關係、威逼利誘並行、控制中文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