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法律

法國輸了,Shein巴黎實體店「挑釁性」開張(圖)
2025-11-06

中國快時尚在線巨頭Shein在巴黎市中心BHV百貨公司的全球首家實體店選在今天開張。這些低價服裝在亞洲不透明的條件下生產,其對環境和人的影響引發爭議。此外,該品牌網站銷售戀童色情玩偶的醜聞曝光後,法媒從而大力批判。綜合來論,法國左翼大報《解放報》表達了最強烈的譴責:儘管經歷了長達...

易勇:當鐵拳落在我身上——一個普通公民的覺醒(圖)
2025-10-22

2025年9月21日,中國民主黨聯合總部美西黨部成員易勇參加洛杉磯中共領館前的集會。(主辦方提供)2021年8月29日,這個日期我終生難忘。那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我真切地品嘗到了中共體制下法治二字的虛假。我從未想到,一次普通出行,會成為我直面體制真相的起點。那天我駕駛一輛...

庫克是否涉欺詐?美聯儲獨立性面臨挑戰(視頻)
2025-09-27

川普總統以房貸欺詐為由罷免美聯儲理事庫克一事,引發了一場法律挑戰。地方法院認為總統此舉違法。但分析人士則認為,此案將決定總統能否掌控聯邦機構的人事任免權,也牽扯美聯儲是否過分獨立的爭論。同時,庫克是否真的涉及欺詐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最高法院將於12月審理此案,這場司法裁決可能將重...

(被封殺) 「最讓一個系統恐懼的,是那個坐在後排,帶著筆和眼睛的普通人」(外二篇)
2025-09-26

首先,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均可以旁聽,旁聽人員可以如實記錄,並發布有關內容,這是司法公開的應有之意,也是群眾參與和監督司法的重要渠道,是知情權的重要內容!其次,旁聽群眾記錄的內容是否屬實,屬於法院審理案件的範圍,目前法院正在按照法律程序審理案件,沒有做出生效判決,法院會綜合全案證據和事實進行認定。不會因為某個人的旁聽記錄「不實」就可以改變判決認定。管城警方作為偵查單位,其偵查的合法性正在接受法院審判,無權認定旁聽記內容是否屬實。

歐盟首國!義大利正式給AI「立規矩」(組圖)
2025-09-20

9月17日,義大利參議院以77票贊成、55票反對、2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人工智慧法案》,標誌著義大利成為歐盟首個系統規制人工智慧法律的國家。義大利參議院網站消息,新法文本共28條,確立了人工智慧系統和模型在研究、試驗、開發、採用和應用中的基本原則,旨在推動人工智慧在人本維度上正確...

執業三十年的北京律師:中國法律是騙人的(圖)
2025-09-20

來自北京的張仁律師執業三十多年,對中國的法制感到非常失望。他認為,中國需要民主法治,在現行的制度下,法律制度可以說是騙人的。 張仁是西南政法學院87屆研究生,屬於中國較早一批的法學專業人士。畢業前一年,中國發生了「八九六四」事件,當時張仁和同學走上了重慶街頭;去杭州看望未婚妻時,也跟老師學生一起去遊行。

海邊的西塞羅:一場思想的巨震,正在美國發生
2025-09-19

沙利文案造成的司法和輿論影響,在日後的實踐當中成為了「拉偏架」的存在。一個群體只要可以構建出自己的「弱者敘事」,比如性少數、弱勢宗教、弱者同情者,他們就可以在輿論上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為什麼今天雖然比例下降,但仍占美國主流人群的白人群體覺得他們總打不過少數族裔、性少數派、某宗教外來移民的根本原因。——我誹謗你、攻擊你是使用言論自由,大法院說了,濫用也沒關係,你誹謗我、攻擊我就是種族、性別、宗教歧視,死納粹,有一點就得趕盡殺絕!

(被封殺) 「我們這一代要終結腐敗」(外二篇)
2025-09-16

在本期的【404文庫】欄目中,我們將選讀過去一周中引起輿論關注的三篇404文章。一、布魯斯出海日誌|尼泊爾Z世代革命:政府封禁社交媒體引燃年輕人的怒火近日,尼泊爾大量年輕人走上街頭抗議政府社交媒體禁令以及長期以來的貪污腐敗、政府無能。在9月8日的大規模抗議中,年輕人頂著政府軍警暴...

施化:法的本質,鎮壓還是保護?
2025-09-03

記得許多年以前,和一個網友發生過一次唇槍舌劍的爭執。原因是,當我無意中提出"法的本質是保護"這個陌生概念時,被他大為嘲弄。一時間誰也無法說服誰,只好求同存異,以待將來求證。不過當時記得,支持我觀點的人似乎很少,大部分人在觀望。不知這麼多年過去,觀望的朋友們是否...

加拿大JCCF總裁:誰更能捍衛自由,法官還是政客?
2025-08-29

《憲章》被納入《加拿大憲法》以來,其第33條不時引發眾怒。例如,魁北克省曾援引第33條來維持那些明顯侵犯言論自由的語言法;還援引第33條禁止教師、律師、警察以及許多其他人佩戴宗教標誌。有人希望將第33條從《憲章》中刪除,理由是它允許政客侵犯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奇怪的是,這些人很少抱怨另一項非常類似的條款(第1條),該條款允許法官給政府侵犯公民的基本權利開綠燈。第1條授權法官維護明顯侵犯個人權利的法律和政府政策。

法律先生|弗蘭克法官走了,他曾讓被告的孩子坐在他腿上
2025-08-22

成為法官後的弗蘭克,才會對孩子們「情有獨鍾」,甚至會讓他們決定給父母什麼樣的懲罰。「他們很誠實,也會給我很好的答案,如果我面目可憎,凶神惡煞地要求他們的父母支付本就不可能支付的錢,這會給孩子們餘生的創傷」。他會讓被告的兒子坐他腿上參與審判,讓孩子不會對法庭感到恐懼。也會他們親自給父母「定罪」。對於他的判決方式,觀眾眾說紛紜,有的網友認為該法官這樣做讓法律失去了威嚴性,但更多人認為法的重點本就不是懲罰,而是教育。

金宏偉|卡普里奧的核心價值,是「看得見的人性」
2025-08-22

單純看卡普里奧的業務履歷,在他數十年的法官生涯中,幾乎未處理過重大刑事、民商案件。即便他升任首席法官,日常處理的依然是交通違章、輕微違法。打一個不準確的類比,他的工作,有點像公安機關的「法制」。可就是如此瑣屑的工作,卡普里奧卻能夠讓全世界看到真正的」法治精神「。這,就是我今天想說的重點——看得見的司法過程。它包含兩個內容:「司法化」和「看得見」。

碼頭青年|世界上最溫柔的法官走了
2025-08-22

他的祖父是義大利移民,因為鬥毆被關進監獄,奶奶英文不好,只會急切地說:「不要坐牢。」他的父親還只是個孩子,當時陪在身邊。那位法官耐心安撫,說你丈夫是個好人,只是在監獄過了一夜,我現在讓他回家,繼續養活你們。那一刻,他的父親銘記在心,並把這個故事一遍遍講給兒子聽。於是,當卡普里奧也成為法官時,他以那位素未謀面的法官為偶像,終生踐行「以柔化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