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蒼蠅是個什麼動物

  一提起蒼蠅恐怕大家沒有不討厭的,原因就是這傢伙能去最髒的地方,還能去乾淨的地方。雖然不象蚊子那樣喝人血,但它能夠傳染各種病菌。還有它不管什麼地方都能下落,不管是動物的身體,還是人的頭部,只要能看到他的目標它就往下落。可以說全世界每年消滅的蒼蠅能堆成山,但它一點都不見少,尤其是各種保護措施不到位的地方,那蒼蠅真是鋪天蓋地,一群一群的。


  為何蒼蠅如此瘋狂?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它再髒,自己也不得病,免疫力特強。蒼蠅經常出沒於骯髒的環境,渾身上下攜帶大量病菌,但非常奇怪的是蒼蠅本身不得病。通過大量實驗,科學家們發現,原來蒼蠅體內有一種物質有非常強的抗菌作用,保護蒼蠅不受病菌侵害。這種物質被稱為抗菌肽。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把從蠅蛆中提取出來的抗菌肽滴在一個鋪面大腸桿菌的培養皿里,一天之後,抗菌肽周圍的這些大腸桿菌都被殺死了,科學家又用黃麴黴菌做實驗,也有同樣的效果,這證明抗菌肽有很強的殺菌功能。


  二是繁殖力奇高,家蠅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強。一隻雄性家蠅找到一隻雌性家蠅,它就會在飛行中抓住雌性家蠅,迫使它著陸,然後將精子輸入雌性家蠅的體內,這樣卵就開始繁殖出來,幾天之後雌蠅會在一個溫暖潮濕的地方產卵,它的一生可產卵六次,一次可以產80多枚,12小時之後卵就孵化出幼蟲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蛆。這時幼蟲吸取營養,迅速長大,然後它們的動作緩慢下來,蛆變成了桶狀的蛹,幾天之後它們的蛹皮破裂,家蠅就這樣誕生了。而家蠅完成這個生命周期只需要15天的時間。如果一對家蠅按一年繁殖20代計算,那麼它們繁殖的後代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三是食性雜,幾乎什麼都吃,尤其喜歡糖類,科研人員用多種食物做實驗,發現要想讓家蠅多產卵,必須供給家蠅足夠的蛋白質和能量飼料,奶粉和紅糖是家蠅飼料的最佳組合,以紅糖和奶粉做飼料,可以促進雌蠅的卵巢發育和雄蠅精液的質量,家蠅不但壽命長,而且產卵量比餵其它飼料提高了2倍。蒼蠅吃東西的方式非常獨特,吮吸式的,所以它吃的量很少。蒼蠅是一種腐生生物,經常在一些腐敗的生物,甚至一些腐敗的屍體周圍活動,這些腐敗的食物他會產生很多氨,這個氨對蒼蠅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我們在接卵盤裡放一些能夠產生氨的化學物質,如碳酸氫銨和氨水,這個時候蒼蠅很容易到這個環境當中產卵,使產卵量更高一些。


  小小的蒼蠅在科學家的眼裡還有更高的利用價值。也許有一天您使用的化妝品,您吃的保健品,您服用的藥物都有從蒼蠅身上提煉的成分。看來這世界真是無奇不有,通過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沒準我們就能開發出來像蒼蠅這樣的生物。本來蒼蠅是四害之一,是人人喊打的,但它卻有如此大大的科研價值,利用好了能改變我們的生活。動物的身上的一些非常好的品質,我們可以利用它們,所以說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的。還是那句老話,科學改變了世界。


  一提起蒼蠅我們就感到厭惡,但是我們有多少人真正觀察和了解過蒼蠅呢?其實蒼蠅作為地球上的一個生命物種,自然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早在200多萬年前,蒼蠅就開始在這個星球上繁衍生息,它的家族成員有6萬種。經過多年的進化,蒼蠅有特別出色的眼睛,它的眼睛是由2000多隻複眼組成,視野開闊。異常敏銳的嗅覺,有超長的飛行特技和飛岩走壁的本領。其實蒼蠅家族的成員也千姿百態,大多數人讚美蜜蜂的勤勞,但很少有人知道有些蒼蠅在大自然中也是辛勤的園丁,不知疲倦地為植物傳媒受粉。同時在自然界蒼蠅還是一些動物的美餐。當然我們最常見的,科學家研究最多的就是家蠅。通過研究他們發現,蒼蠅體內抗菌肽殺菌效果特別好,於是有的專家預測,細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越來越強烈的情況下,抗菌肽很可能就是本世紀代替抗生素的一種新的藥物。


  蒼蠅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能用它的蛹——蠅蛆餵雞,雞不但下蛋率提高而且不容易生病。用蠅蛆餵養的雞真的不容易生病嗎?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其實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人們就發現蠅蛆有特異功能。當時,由於藥物的匱乏,很多士兵的傷口不能癒合,一些蒼蠅的幼蟲,在受傷士兵的傷口上,生了一些蠅蛆,當時美國馬里蘭州醫學院矯形外科醫生威廉·比爾發現凡是生了蠅蛆的傷口很快能癒合,而且這些士兵他們繼續生存下來的比率,遠遠高於沒有滋生蠅蛆計程車兵,這種現象引起科學家的很大關注,後來科學家就飼養一種絲光綠蠅,把這些絲光綠蠅的幼蟲有意識的放到傷口上,包括創口,潰瘍,甚至燒傷的表面,這些蛆蟲能夠很快把創傷表面清理乾淨,促進傷口癒合。這種辦法當時被稱為蛆療,所以在抗生素沒有發明以前,這種蛆療的方法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存在都對人類有著特殊的意義,有些我們發現了,有些還沒有發現,所以我們要保護這些和我們一些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保護它們也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責任編輯: 陳柏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612/4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