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秦城監獄與眾不同 牢房很「豪華 中蘇蜜月產物

位於北京昌平區小湯山附近的秦城監獄是中共最著名也是最神秘的監獄,這裡曾關押過滿清要員、國民黨將軍、四人幫、成克傑等高級別的囚犯。儘管秦城監獄的名頭很響,但裡面的真實情況卻鮮為人知。

「豪華」配置:每間牢房配有洗衣機

  秦城位於北京市北部的燕山東麓,西面靠著重疊的群山,北、東、南面則是一望平野。在秦城監獄建立之前,秦城只是一個小小的地名,在這裡,不僅人人可以出入,自古也有百姓居住。自1958年秦城監獄建立後,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便開始蜚聲海內外。

   據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秦城戰犯改造紀實》(由邢克鑫編著)描述,秦城監獄是上個世紀50年代蘇聯在同中共處於「蜜月」關係時,援助中共與國防建設的產物。當時,蘇聯與中共訂立的援助項目共有157個,其中之一便有秦城監獄,但因秦城監獄屬秘密工程,對外不便公開,所以外人一般只知道官方公開的 156個。

  秦城監獄的牢房設計很有「講究」。文革前,監獄蓋有四幢帶審訊室的白色樓房,排號為甲、乙、丙、丁。樓房一律三層,磚結構,坡頂。每幢樓房單獨成一個院落,樓前有一大片用牆圍起來,專供犯人放風的空地。每間牢房大約有二十平方米,內有單獨的洗手間,其中設有坐式馬桶和腳踏式沖水,並配有當時十分先進的洗衣機。

犯人按官職劃分級別

  犯人的代號由數碼組成——數碼分為兩個部分,前面的數字標誌該人的入獄年份,以公元紀年表示。後面的數字表示該年份入獄的序號。如「6901」,前兩位數代表1969年,後兩位數代表收監的順序是該年度的第一人。

  犯人按「級別」不同有單獨和集體囚禁兩種。這種「級別」劃分一般是根據犯人在入獄前的官職,有時則根據這名犯人在某一事件的涉及程度。

  管制犯人自然是監獄的重中之重,因此,牢房自然要有合理的構造。牢門是鐵皮包著的木門,房門上方與廁所馬桶齊腰部有「窺孔」,供哨兵對犯人24 小時監視之用。房內的常置設施只有一張距地面一尺左右的矮床。需要寫材料時,管理人員才會送進一張小學生式的單人課桌供其臨時使用。但凳子是永遠沒有的,床鋪就是犯人平日坐的地方。重犯囚室內的牆壁是特製的,囚犯撞牆也不能自殺。

  牢房的窗戶約一平方米大,距地面兩米多高,窗台向上傾斜,窗戶向上向外開啟。窗戶共有三層:紗窗、鐵柵和磨砂玻璃窗。室內所有永久性設施都被去掉稜角,打磨成圓形。在大約有3.5米高的天花板上,安裝了一個光源微弱的燈泡,那模樣就像「一個倒掛的小人頭」,它被磨砂燈罩罩住,燈罩外包有鐵絲網。如此層層包裹,燈光自然十分暗淡。犯人沒有控制這個昏暗光源的權力,因為它的開關在牢房外,由看守操縱。到了1967年,秦城監獄又加蓋了六棟樓閣和六座監獄大院,六座新監舍的排號順序為戊、己、庚、辛、壬、癸。

伙食也有「高低」之分

  犯人每月的主食定量為16公斤,一日三餐(周日和節假日只有兩餐)由管理員統一送到各牢房門前。不過,在伙食標準上,又根據犯人的年齡、入獄前的地位,或是案情的不同進展程度等,分為高低兩種。

  高級囚犯20世紀70年代每月的伙食費為六十元,到了90年代,隨著物價的上漲,這筆費用便有所提高。高級囚犯伙食待遇較好,一般對那裡的伙食比較滿意。低級囚犯正餐為「一菜一湯」。主食一般是米、面、雜糧搭配,菜是最廉價的蔬菜,少有油水;早飯是玉米面窩窩頭和一塊拇指大的鹹菜。

  在高級監區,獄方備有統一的飯盒,不使用窗口,而是打開牢門將飯菜送入。菜有兩素一葷,有湯。每周一次配送牛奶、水果;特殊犯人或即將出獄的高級犯人則有更好的待遇。低級監區的犯人需自己保管餐具,開飯時,食物通過一個離地面約一尺高的送飯窗口遞入。

  秦城監獄與普通監獄不同,實行單獨放風制度,犯人初到秦城時並不能立即享受放風待遇。每次放風時間二十分鐘至一個小時不等,時間依當時獄中犯人的數目而定。放風地點為一塊用磚牆圍起的放風圈,一道高牆又將這個放風圈一分為二。兩個放風圈可同時使用,看守站在高高的中牆上,可一覽無遺地觀察兩邊格子中的情況。犯人一個一個地被單獨放出來,一人一格,隔著高高的牆,誰也看不到其他犯人。

  平時,除國民黨戰犯接觸過相對較重的體力勞動外,犯人在秦城監獄多只有輕微的勞動,如做火柴盒,用麥秸編織草帽,這類勞動一般在囚室內進行。

主持修建者曾被關押

  秦城監獄在行政建制上隸屬於公安部十三局,其關押的對象按不同的時期也可分為三大類型:第一類人來自敵對陣營,他們是國共內戰時戰敗被俘的國民黨戰犯,軍銜至少在少將以上。隨著逐批大赦,這部分人越來越少,到1975年最後一批離開為止,秦城監獄已經不再有戰犯留存。

  第二類人來自「革命陣營」的內部,他們被視為有通敵、叛變或重大國際背景的異己分子,或者某個「反黨集團」的主要成員,如最早進入的有「胡風反黨集團」主要成員;文革中有「彭真、劉仁叛徒集團」主要成員以及文革結束時的「江青反革命集團」主犯等等。

  富有戲劇性的是,北京市警局局長馮基平在文革中也被投入這座他親自主持修建的監獄——去秦城監獄的這條路是他批准勘察修建的,監獄也是他找人設計建造的。可是,在文革中,他卻被關了進去,而且是同批犯人中最遲的一個被釋放者。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822/5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