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十七大38個代表團 台灣代表團很低調

中共十七大代表共分為三十八個代表團,除了三十一個省市代表團外,其餘七個分別是中直機關、中央國家機關、金融系統、央企系統、解放軍、武警部隊,以及台灣省籍代表團。

香港《大公報》報導,據悉,各省在今年年初召開了本省的台灣籍黨員代表會議,選出代表後於5月底在北京召開了中共全國台灣省籍黨員代表會議。由於地位特殊,台籍代表團較為低調,並未像其它代表團一樣,公布詳細名單。

據了解,十七大台籍代表團總人數為十人左右,與十六大時的九人相差無幾,分布於中央單位及一些省市。台籍代表團是所有三十八個團中人數最少的。

這些代表多是各級台聯(即台灣同胞聯誼會)的負責人。包括全國台聯會長梁國揚、副會長兼上海市台聯會長林明月、副會長兼福建省台聯會長張希東,遼寧省台聯會長王松,北京市台聯會長蘇輝,陝西省台聯會長王紅兵,浙江省台聯副會長胡亞芳,武漢市台聯副會長張曉東,中國僑聯顧問林麗韞,廣東省建築設計副總工程師陳建飆等等。

台籍代表的祖籍分布島內各地,如張希東祖籍台北,林明月祖籍桃園縣,陳建飆祖籍新竹,林麗韞祖籍台中。胡亞芳還是十七大代表中唯一的高山族代表。

台籍代表中年齡最大的林麗蘊生於1933年,曾在台北市永樂公學學習,1940年赴日本學習,1952年由日本來到大陸。她曾從十大至十五大連任六屆中央委員。而其它代表多是生於大陸的第二代、第三代台籍人士,如四十一歲的張曉東屬於第三代台籍人士。

除了擔任台聯繫統的負責人,這些黨代表大部分還在政府、人大、政協中任職,如梁國揚是全國政協常委,蘇輝是北京市財政局副局長,張希東是全國人大代表,陳建飆是建設部建築智能化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早前曾指出,台灣省籍的中共黨員,長期以來為發展兩岸關係,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希望繼續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廣泛團結島內各界各階層人士和港澳地區以及海外的台灣同胞,引導和爭取更多的台灣同胞反對「台獨」分裂活動、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

除了設立專門的台灣省籍代表團外,其它代表團也有許多涉台機構的負責人。如國台辦主任陳雲林和常務副主任鄭立中,均是中直機關代表團的黨代表。此外,與涉台工作密切相關的統戰、僑務部門亦有不少代表。

政情分析人士預料,台灣省籍代表團雖然人數較少,但在十七上,仍會有一至二人進入中央委員會擔任委員或候補委員。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1008/5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