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中共女司法部長史良 申請入中共被毛澤東否決

作者:

     記得還是在廣州讀小學六年級時,剛改朝換代,某日上課,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些時事政治資料,讓我們抄下來。其中有一則,題為『中樞四女傑』,後面是宋慶齡`李德全`史良和許廣平四人的名字。宋`李`許分別為孫中山`馮玉祥和魯迅夫人,均以其夫知名,於我而言並不感到陌生。老師介紹說,史良是大律師,任司法部長。她和擔任衛生部長的李德全,是政務院僅有的兩名女部長。

參加全國政協第一屆會議的女委員。1949年 侯波攝

左起:第一排:羅叔璋、何香凝、宋慶齡、鄧穎超、史良
第二排:李德全、蔡暢、丁玲 第三排:許廣平、張曉梅、曾憲植

   放學回家,講起這事,本身也是律師的父親便說:史良是救國會七君子之一,1936年因主張抗日,被當局逮捕,舉國矚目,轟動一時。

    歷史往往會出現某種重複。21年後,史良再度成為受人矚目的人物,那是因為她在反右之初的6月14日,打響了轟擊『章羅』的重炮。『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一招把老練的政治家章伯鈞打了個措手不及。
    
    在此之前,6月8日人民日報社論《這是為什麼?》發表當晚,史良就向找上門來的章發問道:『伯鈞,儲安平的發言稿,事先和你商量過揮校俊?lt;BR>    
    章答稱:『沒有,羅隆基是看過的。』
    
    章本來就是因看了社論『氣不順`想不通』,『想找個人說叨說叨』,而前來這位多年摯友家裡的。聽了史的問話,他不但沒有產生警覺,反而大發議論,宣洩不滿。如同『竹筒里倒豆子』,『把肚子裡的話統統倒出來,』之後,才無比暢快地回家。妻子李健生問他:『你和史良談得怎麼樣?』他答:『很好。』(以上引自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14頁)。
    
    他萬萬想不到,史良在6月14日民盟中央的會議上,將他那些私人談話和盤道出,也像『竹筒里倒豆子』一般。包括其要害,即他說盧郁文是小丑,胡風`儲安平要成為歷史人物,這樣的評價其實已將章的立場表露無遺。但史仍然窮追不捨說:『今天我在盟的會議上要求伯鈞表明立場和態度。』
    
    那是史良發言的第三段,也是震撼力最強的一段。其結束語,則『是落在了曾與自己最為親密的人的身上:「羅隆基現在出國,等到他回來以後,我也希望他能夠有所交待。」』(同上書,21-22頁)
    
    章詒和在書中接著寫道:『史良的講話是按照要求,適時順勢而發。它像一包定向爆破的烈性炸藥,從內部炸開民主黨派的圍牆,炸出一條預先設計好的線路,使民盟這隻進入反右運動祭壇的領頭羊,在這條路上蹣跚而行。』(同上書,22頁)
    
    次日北京各大報均以頭版頭條,刊登史良發言的全文。李健生閱後,為之目瞪口呆。憤懣之餘她責怪丈夫之不智道:『你鳴放得還不夠嗎?嫌人家手裡的辮子還少嗎?』章未置答。但其後說:『我相信,史良發言之前是一夜未眠,因為她在決定開口以前,先要接受良心的考驗。』
    
    『從此,章史二人再無往來。』(同上書,23頁)
    
    我們無從知道史良此次發言之前的心情。但有兩個事實不妨補充一下。
    
    一是反右之後,司法部撤銷,不知與史良上述發言的第一段有無關係。在該段她給司法工作提了意見。章詒和認為,『這段話,表現出一個著名法學家的水準,一個司法部長的責任心。』(同上書,17頁)但在此前後,毛對劉少奇提出要抓緊制定法律的回答是:要法律幹什麼,那麼多年沒有它我們不一樣過來了?(大意)史良對本職工作的熱心,可能適得其反。即所謂『冷麵貼上熱煎堆』了。結果,史良的部長當不成,改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她的發言第二段『是以儲安平為靶子,要求民盟中央面對反右鬥爭的形勢,明確表態並劃清界限。』按說,如此旗幟鮮明,『功在黨國』,理應更加給予信任與重用。然而實際並非如此。58年大躍進時期,郭沫若等一批高級民主人士『光榮加入中共』,史良也向周恩來提出申請,遭毛否決。周稱史為『黨外布爾什維克,不入黨,作用更大。』情況與盧郁文有某種相似。
    
    63年6月11日,沈鈞儒病逝。人皆以為史將接任民盟主席,不料被起用的是中共秘密黨員楊明軒。儘管『反右全靠她打開了民盟的缺口』(羅隆基語),甚至即使『無反右之功,她的資歷也是足夠的。』(章伯鈞語)看來,中共還是實行『內外有別』。不是自己人,到底不放心。
    
    『據說,自那以後史良的身體一直欠佳。民盟中央的政治學習,她常請假。』(同上書,24-25頁)
    
    1967年8月22日,楊明軒病逝。民盟主席空缺。文革後民盟恢復活動,史良終於出任主席,時在79年10月,她已高齡,望八之人(79歲半)了。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106/69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