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我們已經沒人開飛機了? / 飛行員

 我們已經到了一個階段,即需要適度地分撥出資源,停頓下來,理性地思考最為落後的兩個環節:人才的教育養成模式與體制的改革方式,把我們在大工程、大項目上花的錢,適當轉移到真正的多元化對策研究和教育模式的實驗上。

    對最近發生的東航飛行員的返航罷航事件,大家當然很震驚。事實上,類

似事件

不但沒有結束,還有加劇的趨勢。日前,上航公司又有10名飛行員提出辭職,目前尚在仲裁階段。據統計,從2004年至今,中國先後有100餘名飛行員提出辭職。

    我在世界各地旅行,發現國人最強的是建飛機場,一座一座的,在這方面現在真的可以趕英超美;其次是買飛機,我看波音與空客都來不及生產了,我們自己的ARJ一訂也是100多架。但是,我們遇到的大瓶頸,是沒有足夠的駕駛員開飛機,世界市場上的飛機駕駛員工資,都要被中國市場的聘用機會抬上去了。

    在一些城市中,最大的強項是造房拆房,造工程造公路;然後是購買新設備,其實現在醫院的設備、電腦動畫設備、電子分析設備等儀器設備,很多都很新,別說與我們情況差不多的新發展經濟體,很多已開發國家也不見得有那麼新的設備。但是,我們很大的問題是服務人才不夠,高品質敬業的服務人才不夠,即使有了足夠的人才,我們的服務管理體制——醫院管理、電影管理等等都還很落後。

    在一個開發區,如果最大的強項就是劃地建工廠,然後就是購買新生產線,但是很大的挑戰是沒有足夠的技術工人,沒有足夠優秀的專業技術員與工程師,那麼,在這樣的人員結構下,持續生產低品質產品是沒有問題的,但要想生產高品質產品就有問題了。為什麼呢?因為在本質上,我們的人才教育管理體制太落後了。

    因此問題歸結到最後,經濟繁榮的景象,與人才缺乏、體制落後的矛盾差距,會更加突出。但恰恰是我們這樣的體制與我們這樣的人才,能夠用高效的方式解決工程項目問題,但卻無法高效解決專門性的人才養成問題與自身的體制轉軌問題。

    當下,每個人在現實生活里,會實在地面對著誤機、醫療服務低品質、產品低質量這樣的問題。我們已經陷在一個循環里,就是通過啟發人們的欲望,作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手段。但是,現在我們已經到了一個階段,即需要適度地分撥出資源,停頓下來,理性地思考最為落後的兩個環節:人才的教育養成模式與體制的改革方式,把我們在大工程、大項目上花的錢,適當轉移到真正的多元化對策研究和教育模式的實驗上。如果真能如此,不出三五年,我們在這方面就會有新的起色。否則,我們的事業發展可能難以長期持續下去。(袁岳 作者系專業諮詢專家)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新京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505/8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