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長篇連載 > 正文

蔣介石: 共黨之攻心戰術和矛盾戰術詳解

第叄章  攻心戰術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以為「物質力量的行使,乃屬手段,而迫使敵人服從我們的意志-是目的」。(注一)蘇俄和國際共黨的政治戰術,要從敵人的內部攻擊敵人,其主要目標就是打擊敵人的「意志」。

     共黨為了施行他這一攻心戰術,首先要接觸敵人。就是因為他要使敵人服從他的意志,必先要與他接觸。先有接觸而後能滲透,有滲透而後能宣傳,有宣傳而後能動搖他敵人的決心,改變他敵人的政策,分化他敵人的陣營,最後在他對敵人接觸滲透與宣傳戰的中間,使[389]他能從容選擇時機,予以決定的一擊。中共匪黨在這一戰術上所取的方式如下:

   4-3-1.補 編  第叄章  第一節  對時間上的心戰

     共匪要與你取得接觸,-能進行其說服的工作。共匪的說服工作之特點,就是無限期的使用時間來遊說你。今日說服無效,明日再來;本周說服無效,下周再來;今月今年說服無效,下月下年再來。他甚至於作五十次以上的說服,不達到其轉變你的思想和決心而不止。他這無限期的利用時間來說服你,就是他要與你直接接觸的方式。

第二節  對空間上的心戰

     如果共匪不能與你直接接觸,或是你堅決拒絕他的遊說,他還有其間接的接觸的方式。他聯絡你的左右來說服你,或運動你的親屬子女來包圍你。尤其是他滲透政府的決策機構或某些行政部門,來妨害你反共政策及其執行。換句話說,他無限度的利用空間,來包圍你。這是他運用間接接觸的方式,來使敵人服從他的意志。

第叄節  對敵人環境上的心戰

     這一種對敵人環境上的攻心戰術,又可分二項來說明。

   [390]  一、施用壓力 蘇俄的第五縱隊國際共黨,為了執行其侵略的任務,對於一個自由國家,要滲透他的政府,偷竊文件,採取情報,來供莫斯科決定其戰略和戰術之用。尤其要煽動群眾,操縱輿論,造成一種壓力,與蘇俄對這個國家的壓力互相策應,迫使這個政府不得不採取一種有利於蘇俄侵略者的政策,或使這個政府採用其錯誤的戰略。

     列寧認為布爾雪維克不應該相信敵人自動的讓步。一九零叄年,列寧說:「在會議中作戰,不惜決裂,不惜一切代價。只有如此,反對派-會讓步。」(注二)這就是說,布爾雪維克只有不顧一切後果對反對派施用壓力,-能使他讓步,而這種讓步-是可信的。這一方法,他們在中國所施用的最顯明的事實就是:

       (子)民國二十五年,共匪與我們取得聯絡之後,商談如何收編共軍,並使共黨與其他黨派在政府統一領導之下,共同參加抗戰的途徑,但是他就藉此機會在社會上發動其所謂「抗日救國同盟」的組織,聯絡各省地方軍隊,煽動大城市的學生群眾,遊行示威,製造一種壓力,企圖迫使國民政府聯俄容共。(注叄)

       (丑)抗戰期間,共黨雖派代表參加國民參政會,但是他對於國民參政會,屢次以退席或拒絕出席為要挾。例如二十九年新四軍事件(注四)發生之後,以及叄十叄年西安談判之時,(注[391]五)他都曾採取這種手段,對我們政府使用壓力,並企圖引起參政會對政府的責難,製造一般國民對政府的誤解。到了抗戰結束以後,美國軍事調處的期間,為了張家口事件,共黨的代表即以「全面決裂」為威脅,而對馬歇爾特使和我政府施用壓力,企圖迫使我政府接受其無理要求的條件。(注六)這都是最顯明的事例。

     二、製造恐怖與多方脅制 列寧在一九一八年說道:「在資產階級陣營-,他們是否相信,這沒有先例的破壞之革命,能夠從容、平靜,以和平的方式,不加苦楚,不施痛苦,沒有恐怖,也沒有慘酷來進行麽?」(注七)這就是說,共產主義的「革命」,不是從容、平靜,以和平方式來進行,而必須採取恐怖和慘酷的手段。中共匪徒亦是如此,而且比俄共還要變本加厲。共匪為了控制他的組織和群眾,其慣用的手段,一面是詐術,一面是暴力。而其使用暴力,又必製造恐怖並肆行脅制,使其黨徒和群眾不知其將置何人於死,且不知其死於何時,死於何地,死於何種慘酷的方法之下。並且他不僅掌握你的生命和自由,威脅你的財產、事業、地位和名譽;並且控制你的父母、夫妻、兒女,乃至你的親戚、朋友和鄰里,使你顧慮他們的生命和自由,無論你的意志如何堅強,只要你聽到他們的哀號,看到他們的慘狀,如此百般的連累和多方的脅制,必使你的意志,由動搖而屈服,由屈服而喪失而後已。[392]

       (子)共匪對於他暴力控制的匪區,將原始的野蠻手段和現代的科學方法,混合使用,使受刑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一般民眾也就陷入恐怖,受其挾持。自民國十六年湘西贛南的農村暴動直到今日,這種暴力控制,叄十年間,始終是普遍的繼續的實施無已。(注八)

       (丑)共匪對於其匪區之外的自由地區,凡是他的組織之所在,也就是他對於黨徒及群眾使用暴力的處所。並且他利用人事的牽連和脅制,即令他的組織不能存在和發展的地區,亦可組織其外衛團體或是布置其間諜網來製造恐怖,脅迫群眾,使他們不能不跟著他走。(注九)

第四節  製造環境

     共匪為了要與你接觸、商談並舉行會議,他不僅製造目標、移轉目標,使你不能不與他接觸、商談乃至舉行會議,並且他還要改變你反共的氣氛,製造和談的環境,使政府與社會上反共的意志皆為之動搖,反共的戰線亦因之混亂和瓦解。最顯著的實例,就是我們抗戰勝利結束之時,共匪一面實行武裝叛亂,而一面推行其反內戰運動。國[393]際共黨誇大宣傳我政府製造「內戰」,同時指責我國「內戰」是國際和平的威脅。在這種氣氛與環境之下,我政府不能不與共匪進行政治協商並接受美國軍事調處。(注十)

     共黨在其攻心戰術中,特別運用其辯證法的否定律與質變律。共黨攻心戰術的作用就是他要動搖敵人的意志,而使其服從他的意志。所以他要對你施用一種壓力,製造一種恐怖之外,還要製造一種環境,務使你的意志由動搖而屈服。尤其是在你與他的中間,製造一個中立地帶,在表面上是和平、安全,乃至於志得意滿,而實際上,只要你放棄其固有的立場,踏入了這個陷阱,那共黨就可使你不知不覺之中,從量變到質變,而後不由自主的被他牽著你的鼻子來走,這亦就是他否定你的時候了。

   (注一)戰爭論第一篇第二頁。

   (注二)列寧全集第二十八冊,第七九頁。

   (注叄)本書第一編第叄章第六節、第七節,第六六至六八頁。

   (注四)本書第一編第叄章第十七節,第九五頁。

   (注五)本書第一編第叄章第二十八節,第一一六至一一八頁。

   (注六)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二十二節,第一七七至一八零頁。

   [394](注七)列寧全集第二十七冊,第一四零頁。

   (注八)本書第一編第叄章第叄節,第五九頁。

   (注九)本書第二編第二章,第五節,第二四一至二四六頁,說明共匪外衛團體及其間諜組織,滲透各種群眾的情狀,可以參看。

   (注十)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十二節、第十叄節,第一五叄至一五八頁。

第四章  矛盾戰術

     利用矛盾,乃是共黨運用其唯物辯證法最基本的戰術。他為了動搖敵人的意志,而改變其政策,分化其陣營,挑撥其內部的鬥爭,並在敵人的中間促成戰爭,其所採取的方式如下:

第一節  製造矛盾

     在敵人中間製造矛盾,而施展其滲透和顛覆戰術。列寧在一九二零年說道:

       「要想戰勝更強大的敵人,只有用最大的努力,同時必須最精確、最留心、最謹慎、最巧妙地,一面利用敵人中間的各種嫌隙(即令是最小的嫌隙,也要利用),利用各國中間及每一個國[395]家內部各種資產階級中間的各種利害衝突;而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種可能(即令是極小的可能也好)以獲得同盟者。」(注一)

     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是一個社會,無論你怎樣制止共黨的滲透,只要你自己內部有了矛盾,被他利用;或是留下了一點空隙,使他在你的中間,能夠製造矛盾供他利用,其結果,他就能在你中間煽起鬥爭,並且他利用這一斗爭,不僅控制那被鬥爭的一方,並且控制那鬥爭的一方。這就是他共黨「獲得同盟者」的方法。

     一、製造階級的矛盾 共黨要滲透一個國家,首先要分析這個國家的「社會結構」。他就從各職業、各地域、各宗教、各團體的中間,發現其矛盾,利用其矛盾,並且製造其矛盾,乘機爭取群眾,或製造群眾,而展開其階級鬥爭的宣傳,並建立其共黨的組織。今略舉共匪的實際事例於下:

       (子)自民國九年中共匪黨成立以後,即在鐵路職工和大企業中,進行其勞工運動。但是中國的社會階級的分化,並不顯明,產業工人的數量,在全國人口中更占少數,共匪單是利用勞工運動來發展他的組織,並企圖轉化勞工運動為政治鬥爭,是沒有什麽希望的。所以共匪必須依附我們的國民革命,透過本黨的組[396]織和機關來接觸群眾和組織群眾。換句話說:共匪不能單純憑藉社會運動來建立他的政治勢力,而必須憑藉本黨領導的民族革命  和政治革命來發展他的社會勢力。(注二)到了民國十五年清黨以後,共匪脫離了我們國民革命,他再要在城市中發起暴動,就只有失敗了。(注叄)

       (丑)民國十叄年以後,共匪透過本黨的組織和機關到農村去做農民運動。他的企圖是要利用「農民革命」來推翻本黨而建立其蘇維埃政權。但是民國十六年清黨之後,他再要在農村中製造暴動,也不可能,毛澤東的秋收暴動之失敗,就是最好的實例。(注四)此後共匪製造農村暴動,也只有採用流寇的方法,燒殺奸擄,極盡其殘忍凶暴之能事了。(注五)

     二、製造民族的矛盾 蘇俄帝國主義者及其侵略工具國際共產黨,對於亞洲各國的滲透和顛覆工作,利用民族問題,比他利用社會問題,更為重要。就共匪對中國的滲透和顛覆工作來說:

       (子)俄共對中國民族運動的利用。民國十叄年我們本黨改組之後,採取聯俄容共政策,就是相信蘇俄是來援助我們「民國統一之成功,及國家獨立之獲得」。(注六)但是俄共對我們國民革命的援助,卻就是他對我們國民革命滲透和顛覆的張本。如[397]果民國十五年叄月二十日共匪的陰謀叛亂成功,或是十六年四月十二日本黨的清黨失敗,那我們中國早在叄十年前已成為共產主義的實驗場。(注七)民國二十五年以後,共匪再度利用我們民  族抗戰,來發展他的武裝勢力,並企圖施展其民族失敗主義來顛覆國民政府,轉變中國為蘇俄的附庸,但是他這一企圖也沒有成功。(注八)

       (丑)共匪對中國國內民族的分化與煽動。一九一叄年,列寧對俄國國內民族問題的「提綱」,是一面要求「一切民族的自決權」來瓦解俄國的國家組織,而一面又堅持「一切民族的工人階級的最密切最圓滿的聯合」,來建立布爾雪維克的統一政權。(注九)這一提綱也就是共匪對中國國內民族問題的「民族政策」的根據。

       我們叄民主義的民族政策乃是「國內民族一律平等」。這一原則是我們本黨的政綱,也載在我們中華民國憲法。但是共匪為了煽動邊疆民族及省區以內的少數民族,使其反對政府,他詆毀我們是「大漢族主義」,而提出民族自決的口號來製造「民族自治運動」。到了共匪控制了這些民族之後,他又劃分其所謂「民族自治區」來分化他們,煽動階級鬥爭來瓦解他們,並利用匪黨的組織來控制他們。現在略舉共匪製造民族矛盾的實例如下:

       (1)民國九年以後,蘇俄屢次聲明其對外蒙古,放棄帝國[398]  主義政策,並承認我中華民國在蒙古的主權。但他在另一方面,自民國十年起,即製造其外蒙傀儡組織。到了我國抗戰結束時期,蘇俄復侵入我熱察,與中共互相勾結,製造其所謂「內蒙自治」運動,並製造內蒙傀儡組織。(注十)

       (2)叄十四年至叄十五年蘇俄軍隊侵入我熱河察哈爾,與共匪勾結,製造其所謂「內蒙自治區政府」。(注十一)實際上,叄十五年十一月,我政府召開國民大會,熱、察、蒙古人民的代表,與其他各省代表,在一個會場上,共同制定中華民國憲法。尤其是憲法上「邊疆地區」一章,就是我們叄民主義的民族政策,也就是邊疆民族共同的願望和要求。

       (3)自民國叄十二年以後,新疆省邊界上的事變以及伊寧叛亂,都是蘇俄駐新疆的總領事館及其間諜人員所製造的。這些事變的目的,就是要瓦解我中華民國的國家組織,劫掠我新疆省的領土和資源。(注十二)

     叄、製造國民革命陣營內部的矛盾 共匪為了轉變我們民族革命為階級鬥爭,使其乘機奪取國家的政權,首先就要從我們中國國民黨的內部,製造矛盾,煽動鬥爭。最顯明的事例如下:

       (子)民國十叄年以後,共匪對我們本黨內部製造矛盾。在[399]他打擊其所謂「右派」的時候,「右派」固然受了他的打擊,而「左派」亦受了他的控制。(注十叄)

       (丑)民國叄十四年以後,共匪為了分化我們政府及本黨,乃製造其所謂「頑固派」和「民主派」的名詞。當他對其所謂「頑固派」進行鬥爭的時候,而所謂「民主派」也就被他麻醉和操縱,最後也就不能不向他靠攏了。(注十四)

第二節  製造目標

     共匪為了分化一個團體,乃至滲透一個政府,必先製造一個目標,-能煽動其內部的鬥爭,使他獲得滲透和顛覆的機會。最顯明的事例就是:

     一、民國十叄年本黨改組以後,本黨與共匪的「聯合戰線」的共同目標原為北洋軍閥。但是共匪為了要對本黨滲透和操縱,企圖假冒本黨的名義,劫持本黨的組織,實行其共產主義的工作,乃在本黨內,製造其各種目標,即指其所謂「右派」為「資產階級」,而聯合「左派」之「小資產階級」來打擊他。使我們抹煞其原定目標,而自啟紛爭,以供其共匪份子的利用。(注十五)

     二、民國十五年,共匪在武漢,首先聯合左派即其所謂「小資產階級」,來反對南京的中央政府,造成寧漢分裂。他再進一步,又以其所謂「無產階級與農民的革命民主專政」來打擊左派「小資產階級[400]」,而演成武漢的悲劇。(注十六)

第叄節  轉移目標

     蘇俄及國際共黨不僅製造目標,在其敵人的中間挑撥鬥爭,並且轉移目標,使反共勢力不能不與他接觸乃至合作。他的「統一戰線」就是這樣構成的。最顯明的實例,就是民國二十叄年至二十四年之間,在歐洲則有納粹主義的興起,在中國則為中共匪軍的西竄。當時莫斯科為了打開他這個危局,乃提出「統一戰線」的口號。他指使國際共黨在西方各國,製造其「對法西斯的恐怖」,而發起「反法西斯主義運動」。同時在中國,共黨本身已無法作公開的活動,乃透過其外衛團體,以中立的姿態,在「抗日救國」的口號之下,提出「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張。這就是他轉移目標的戰術。(注十七)當時我政府對共匪的五次圍剿,已告成功,如再繼續追剿,必能肅清其殘餘部隊,消滅其黨團組織。但是國際的「反法西斯主義」以及國內的「停戰抗日」運動,把我們反共的目標轉換為抗日的目標,而我政府也就不能不決定以政治方式解決中共問題,而與其開始商談合作了。(注十八)

第四節  製造戰爭

   [401]  莫斯科帝國主義及其工具國際共黨最險惡的手段,就是促成戰爭並製造戰爭,而乘機擴張其侵略勢力,來併吞歐亞自由國家為其附庸。最顯明的就是下列的事例:

     一、民國二十八年即一九叄九年八月,史達林與希特勒訂立蘇德互助協定,促成歐洲戰爭。(注十九)

     二、民國叄十年即一九四一年四月,史達林與松岡洋右訂立蘇日中立協定,促成日本的南進。(注二十)

     本來民國二十四年(一九叄五年)以後,莫斯科是以其統一戰線政策,在西方聯合英法來對抗德義,同時在東方聯合中國來對抗日本,但是史達林卻在其一只手聯合民主各國之時,他另一隻手又向軸心各國伸出,到了一九叄九年至一九四一年之間,他就利用德國在歐洲對英法作戰,並且利用日本在太平洋對英美作戰,而使德日軸心國家完全替蘇俄從火中取粟,到了民主集團對軸心同盟的戰爭展開以後,史達林又搖身一變而加入民主陣營來對德日作戰了。

     以上列舉共黨的各種鬥爭方式,都是他運用辯證法的基本法則-矛盾律。他使用這些戰術,改變你的思想,轉換你的環境,動搖你的政策,改變你的目標,促成你對他的敵人作戰,役使你替他火中取粟[402],而其最後的目的,就是他擴張其侵略勢力,向征服世界的目標前進。

   (注一) 列寧:「左傾幼稚病」,選集第十冊,第一一二頁。

   (注二) 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五節,第一五至一七頁。

   (注叄) 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十六節,第五二至五四頁。

   (注四) 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十六節,第五二至五四頁。

   (注五) 本書第一編第叄章第叄節,第五九至六二頁。

   (注六) 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六節,第一七至一九頁。

   (注七) 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十叄節,第叄八至四叄頁;             第十四節,第四叄至四八頁。

   (注八) 本書第一編第叄章第二十七節,第一一四頁至一一六頁。

   (注九) 列寧:「民族問題提綱」,見「民族殖民地論綱」專冊。

   (注十) 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叄節,第一叄至一四頁; 第一編第叄章第二十節,第九八頁至九九頁; 第四章第九節, 第一四六至一四七頁。

   (注十一)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九節, 第一四六至一四七頁。

   (注十二)本書第一編第叄章第二十一節,第一零零頁至一零四頁。

   [403](注十叄)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十二節,第叄六至叄八頁。

   (注十四)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二十六節,第一一二頁至一一叄頁。

   (注十五)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十節,第叄一至叄叄頁。

   (注十六)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十五節,第四八至五二頁。

   (注十七)本書第一編第叄章第六節、第七節,第六六至六八頁。

   (注十八)本書第一編第叄章第十節、第十一節,第七二至八叄頁。

   (注十九)本書第一編第叄章第十六節,第九一至九四頁。

   (注二十)本書第一編第叄章第十八節,第九六頁。

 

責任編輯: 吳量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716/9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