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外匯巨虧揭秘 黑箱運行下的「堰塞湖」

作者:
中國外匯巨虧揭秘
    
    
    
    
    
    ---- 最大外匯存底國、最大「主權基金」運行揭秘
    
    
    
    中共是一個沒有經過「公民舉手」的非法機構。這個黨近60年來的運作一直是不能見「陽光」的「地下工作」:中共中央的任何文件都處於「地下」、自己給自己看、不能見任何「陽光」。近60年的中國財富----中國13億公民納稅人上繳國家所有的金錢、稅收,無不在中共黨的秘密操作之下運行,中國公民永遠也不能看到這些怕「陽光」的文件。中國1.81萬億美元外匯存底及「主權基金」,也是這種60年黑箱體制的當然產物。這與國際社會、法制國家不同,在國際資本市場進出,所有資金必須公告(包括美國國家國債、國家情報開支),否則就有成為「黑金」被堵住的可能(註:「黑金」是要被繩之以法「沒收」的)。本文擬揭秘中共黑箱操作下的巨額外匯去了哪裡?去幹了些什麼?
    
    
    
    「主權基金」慣於「地下」運行惹國際麻煩
    
    
    
    2007年9月,中國首次成立了資產規模達2000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公司(CIC,簡稱:中投)時,全球各國才猛然想起,中國將在全球範圍內實施以國家為名、為中共黨的利益來大收購、準備著未來----「中國舉世大收購」。但中國對13億公民卻諱莫如深、依然用「地下」的「中共中央文件」方式、來取得60年的中共黨專制來控制國家的巨額資金,進而通過收購國際社會有價值的企業,來實現中共黨「不宣而戰」的「政治目的」和「戰略目標」。一如中共黨自「暴力革命」奪取政權、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非法政府」至今,中共黨從來也沒有通過 「合法選舉」、「公民舉手」來讓中共黨「合法化」存在,中共黨不管任何人同意否、也不管所有公民「舉手」與否,它都要做中國13億人的絕對領導。
    
    然而,中國所謂的「主權基金」就是在這樣近60年「獨家壟斷」大背景下出籠了。在中投成立之前,負責管理全球最大規模外匯存底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已經涉足全球股市、金融、資本運行,秘密收購了多家西方大型、有戰略資源意義的上市公司的少量股權。按照中國黨制定的遊戲規則,中國國家外管局負有擬定外匯市場管理辦法,監督管理外匯交易的職責----完全自己是「裁判員」還是「運動員」、政治利益、經濟利益的獲得者。在中投成立後,外管局迅速而隱秘地擴大了在一些全球最大公司建立少量股市參股、收購投資計劃,包括在英國石油(BP)和道達爾(Total)這類公司持股,另外還在至少3家澳大利亞最大銀行持有股份。
    
    根據中國媒體的報導,國家外管局、中投除直接參與「主權基金」運行之外,還在香港設有一家影子分支機構,購買了眾多英國及其它市場上市公司不足 1%的股權,其中包括力拓(Rio Tinto)、吉百利(Cadbury)、皇家荷蘭殼牌(Royal Dutch Shell)、泰萊(Tate & Lyle)、Drax和水環純水務(Severn Trent)。
    
    而國際社會擔心中國的「主權基金」沒有透明度,以國家名義來興中共黨在國際社會的政治意圖,國家外管局在不斷增加其離岸股本的各種「頭寸」時就出現了這樣的結果。據參加過中國國家外管局運作的分析,國家外管局如今的「頭寸」交易規模已超過中投可投資於海外的900億美元之巨的總額。中投的成立具有明確目標:是增加中國外匯存底愈1.81萬億美元(是截至到2008年6月30日的數字)外匯存底中部分資產的收益。中投曾再三公開表示,其投資決策以商業考慮為基礎,不會受到政治利害關係的影響。而另一方面,外管局很少發表公開聲明,從未透露過投資標準及已經投資的產業,並煞費苦心、像「黑道」一樣格外掩飾在世界各地的投資。
    
    
    
    「主權基金」出手「台海事務」
    
    
    
    中共黨選擇了中國外管局作為相關實體投資海外,儘管繞過中國法律沒有「陽光化」公告的基本原則,但海外國家與資本市場無法繞過「公告」的原則。在 2008年1月和2009年1月分,中國這一操作兩批購入3億美元哥斯大黎加政府債券,以換取哥斯大黎加斷絕與台灣的外交關係補償,與中共政府建交。多年來,台北和北京一直利用「金元外交」博弈,勸說一些小國改變外交立場,但中國經濟的強大使這場原本是財富、金錢的「競爭」,到達了台灣(註:台灣的財富總量,2006年排在全球各國19位,此數據為世界銀行年度報告發布)及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全球所有有能力與中國一交高下的國家可能只有10多個。目前聯合國成員國為195個)都根本無力與中國展開任何對抗的一個新時期。
    
    2008年9月5日,哥斯大黎加最大的報紙La Nación贏得一場訴訟,法官下令哥政府向公眾公開中哥協議的相關信息。之後,英國《金融時報》獲得了中哥協議的相關文件,並報導了中國「主權基金」在哥的運行真相----但這是中國「金元外交」無數地下絕對秘密其中的一個,以金元換取建交,從而擊潰中國海峽對岸的「中華民國」政府。
    
    
    
    
    2007年4月,就在中哥外交協定簽署前一個月,外管局成立了一家全資子公司Bo An Investment Company,由外管局官員擔任公司董事,註冊資金僅為1萬港元(合1282美元)。該公司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這家公司的任務是接收哥斯大黎加國債的利息付款。就是這種舉國神秘的「主權基金」運行一例,甚至比「恐怖分子」的任何運行還要神秘。新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也感知了這種「金錢外交」的無奈,提出不搞「金錢外交」的新務實方略。
    
    據知,中國國家外管局目前有旗下三家分支機構、從來都是以「地下」中共文件、不敢將陽光的所謂「低調行使」在國際社會運行操作中國「主權基金」來收購----概不公布所有的外匯交易、也不發表任何公報、更不告知13億國民。中國近60年來,從一開始的金融管理,從20世紀末到21至今日中國龐大外匯金錢,一向根本不見陽光,也沒有任何「陽光化」的運行的機制,一向與國民「知曉權」根本無緣。到21世紀出現的中國「主權基金」,也世襲了中共「地下黨」中共中央文件一樣、一貫神秘色彩60年和處於「地下」(所有13億國民不可能看到)運行的狀態。
    
    最近,中國外交部就「主權基金」運行中哥建交事務聲明說:「中方購買哥斯大黎加國債的有關過程完全符合國際商業規則,是正常的商業活動,並嚴格按照中國國內相關法律法規和程序操作」。但中國大陸與哥斯大黎加建立邦交,原先是「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怎麼又變成中國大陸的邦交國?中國國家外管局至少有部分投資具有明顯政治意圖,國與國這樣買賣外交今後是如此用「金錢」來爭奪?顯而易見、空前絕後的是:為什麼中共政府選擇讓行事完全隱秘的外管局購買外國公司的股份,而不是讓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旗下、被稱為「獨立運行」的中投公司來購買?
    
    
    
    購買美國國債現出冰山一角
    
    
    
    中國購買美國國債、企業債券,在中國國內從未公告過,就是號稱最高權力----全國「人大」也從來沒有數字公布。但中國外儲在美國虧慘了、是全球第一虧損大戶----中國外匯存底沒有公布過任何數字。到9月中旬,危機四伏的美國「兩美」(房利美、房地美)所有外國債權人中,中國高居榜首。儘管美國政府通過了針對「兩房」的拯救美國住房市場的方案,使得「兩房」倖免於破產,使得中國有1/5多的外匯存底尚未泡湯,但是中國有3760億美元(此是美國財政部公告的數字)的外匯存底投入高風險的「兩房」,不禁讓人感到震驚。在中國大陸高達1.81八萬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中,中國外匯存底的損失究竟有多大?是誰在決定外匯存底投資與否,中國官方始終沒有向外匯存底的債權人----中國公民公布。
    
    近幾年來,中國外匯存底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長。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08年7月15日公布的數據,到6月底,中國外匯存底餘額已達到1808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73%。在外匯存底快速增加的同時,美元持續貶值,由此造成以美元資產為主的中國外匯存底的巨大損失。而大約五分之一的中國外匯存底投資於美國危機四伏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令國際金融界震驚。中國外匯投資公司的巨額浮虧等,無不讓人質問,是誰在決定中國外匯存底的投資?如何決定?如此離譜的決策有沒有黑幕?
    
    
    
    中國外匯極速增長
    
    
    
    中國外匯存底在最近幾年的增長尤其迅速。在2000年底,中國外匯存底餘額僅為1656億美元,到2006年底時,歷時六年,中國外匯存底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為10663億美元。而後中國外匯存底更是一路高速增長,到2008年6月底,僅一年半的時間,就淨增了7425億美元,現在餘額達到令人瞠目的1.81萬億美元,2008年底就一舉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更為嚴峻的是,今後每隔近兩年時間中國就淨增外匯1萬多億美元。至今全球各個國家,在國家與國家之間還沒有出現過這樣突兀的貨幣、金融現象。
    
    在當今國際社會,外匯存底是指某一國在某年某月某日累積了多少財富----「外匯」或「外國貨幣」的數字。通常這有兩個來源,一是為國與國之間的國際貿易順差;二是為外國資本淨流入(就是中國各級政府每年去海外進行了30年、每年一度的「招商引資」)。前者,指國與國的出口大於進口堆積而成,即出口收入扣掉購買該國進口品後剩下的外匯。至於外資淨流入,則有人直接將外匯帶進國內,外國投資產業等。這些外匯無法在中國直接使用,必須跟銀行換本國貨幣才可在本國購買東西、或是直接購買外國設備,而銀行的本國貨幣來自中央銀行,因而留在本國的外匯最終會落到國家央行。所以說,外匯存底既是一個國家中央銀行持有的對另外一個國家的貨幣、債務權力,又是中央銀行對本國人民(本國貨幣持有者)的債務。
    
    
    
    中國匯率損失慘重
    
    
    
    9月7日,美國政府接管「兩美」(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兩美」股票跌到歷史的最低點,中國中央銀行持有外匯存底最直接的風險莫過於這樣災難;再就是匯率風險。眾所周知:美元自20世紀末、自 1998年10月歐元出世歐洲開始流通以來,美元對歐元的比價已經貶值了約41%;2005年7月到2008年9月16日的三年時間裡,美元與中元比價貶值超過21%。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發布數據表明各國持有的外匯存底中,美元資產的平均比重為65%。若按近10年美國美元對中國中元比價計算,美元對中元至少也貶值在30%以上。但中國央行從未公布過中國外匯存底的幣種結構和資產結構狀況公告,根據法制海外國家各自的公告數字、認為中國擁有的美元資產比重遠遠高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各國平均比重,估計大約占7―9成之間。如果按照2008年6月底中國1.81萬億美元外匯存底來計算,那麼中國外匯存底中大約14000億左右的美元資產。
    
    
    
    
    
    
    據資料顯示:同樣是亞洲大國與中國比肩的印度,印度擁有「兩美」債券持有量只有2500萬美元左右,中國是印度國購買量的1.6萬倍。然而,中國擁有美國大量的國債和債券,決策是怎樣出籠的?研究、決定、執行、操作又是誰建議、怎樣做出的?由誰論證的?由誰決定拍板?由誰批准執行?誰去實地操作買賣?操作過後為什麼不向全國納稅人及全國人大報告?最最關鍵的是沒有「陽光化」的規則,必然有地下「黑幕」的交易?按國際金融交易慣例,購買債券、股票的仲介都有為數可觀的佣金收入,佣金是2.5%,而中國每年3萬億美元進出美國資本市場交易的2.5%佣金,就是750億美元的巨大收入啊,這相當於近兩個 29屆北京奧運會(官方公布奧運預算投入是420億美元)投入的中國國家債券交易所得佣金,又流向何方?如何使用,有沒有人以權謀私,中飽私囊?難道不該公告、給中國13億公民一個交代嗎?
    
    中國目前,不管是最尖端的中共紀律檢查委員會、還是國家建制的監察部、或是新近成立的國家反貪局,以及中國銀監會、證監會等等等所有的監管機構,都無法對中國國家外匯管局及子公司操作外匯、運行進行監控,沒有形成任何監管機制,特別是在美國資本市場運行交易,監督中國外匯交易根源無奈、也源頭缺失、更根源沒有。
    
    
    
    「主權基金」虧損巨大
    
    
    
    在中國龐大的外匯存底中,有2000億美元通過中國外匯投資公司進行海外運作。中投公司已披露的三筆海外投資收益率均不理想,尤以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黑石導致的巨額浮虧最為人詬病。2007年5月,中投公司斥資30億美元,以每股29.605美元收購美國黑石公司10%的股份。2007年6月 22日,黑石集團在紐交所掛牌交易,但黑石上市僅三個交易日,便跌破發行價31美元。2008年8月8日,黑石集團公布第二季業績報告,虧損超過1.5億美元;中投公司參股黑石集團的帳面虧損也因此達到10.8億美元。
    
    「兩美」終獲美國聯邦政府出手搭救,這讓包括中國在內的「兩美」債權人終於鬆了一口氣。然而美國政府的出手意味著美國財政赤字將創歷史新高,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可能再次嚴重下降,或將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國債債權人套得更深。
    
    一是購買美國國債和企業債券虧損。根據美國財政部最近發布的海外持有美國證券情況報告(Foreign Portfolio Holdings of U.S.Securities),海外投資者共持有1.3萬億美元的「兩美」機構長期債券(Agency Long Term Debt),其中大約三分之一,即3763.26億美元之巨掌握在中國人手上,而且大都由央行下屬負責管理中國外匯存底的機構持有。這其中又有2060億美元的投資為資產支持債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主要是由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家機構發行或者擔保住房抵押債券。
    
    美國政府推出救助「兩美」計劃後,意味著2008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將達到歷史新高,與「兩美」資產組合有關的信用風險,大部分將轉移到美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新增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可能被調降,美國存量國債的市場價值也將進一步縮水,從而給國際債權人造成資產損失。
    
    而截至2008年6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5038億美元。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之一,中國央行目前正為如何處置所持美國國債感到左右兩難:如果央行停止購買美國債券,其原有投資將陷入虧損(美元會加速貶值),因為購買美國國債收益率僅3%;如果繼續購買,中元的升值因素也將導致虧損。2008 年底,中國「只進不出」的外匯機制開始鬆動,但面對到2008年底將突破2萬億美元的中國,尋找外匯大出口、泄洪外匯「堰塞湖」也迫在眉睫。
    
    現在值得全球不得不特別關注的是:美國次貸危機誰也無可奈何的將繼續深入,保爾森也無心戀戰(他已宣布無論誰當選下任總統,他都將走人),進入美國另類的「大蕭條」時期。而真正被稱為美國232年至今的「大蕭條」發生在1929―1933年期間,造成美國經濟之後連續11年下跌。而今日美國遠比那個時代強大近100倍,1929年美國只有1.2億人口,而今是3億人口;1929年時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只有1044億美元,而2008年美國國民總收入近15萬億美元,僅2008年9月17日美國摩根大通銀行拯救雷曼兄弟就向其提供1380億美元貸款,僅此就一項就超過美國「大蕭條」時期的國力總和……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觀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920/10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