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習近平底線失守?3年2萬億美元外匯消失

—3年2萬億美元外匯消失 習的底線守不住

2020年至2022年,中國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FDI)等產生的淨流入資金近2萬億美元之多,但是,這部分資金在外匯存底數據、外匯存款數據、結售匯數據和外匯占款數據中都找不到...

2020年至2022年,中國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FDI)等產生的淨流入資金近2萬億美元之多,但是,這部分資金在外匯存底數據、外匯存款數據、結售匯數據和外匯占款數據中都找不到,這是近期受到廣泛關注事情。

需要指出的是,近2萬億美元是三年來的全口徑順差(流入資金減去流出資金),即已經考慮了服務貿易收支差值,並計入了對外投資和吸收外資差值。並且,根據香港金管局月度銀行存款數據,香港金融系統的外匯資金3年來也基本沒有任何增長。

這一切信息和數據不由得讓人心生疑竇:真金白銀的外匯去哪兒了?

2月27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主管的《中國外匯》雜誌發表題目為《順差去哪兒了?跨境貿易投資順差去向解析》的文章稱,「近三年中國對外資金來源都可以找到對外資金運用的相關項目,兩者基本能夠匹配。」

文章稱,「2020年到2022年,經常帳戶順差、吸收來華各類投資合計形成對外資金來源約2萬億美元。其中,包含了9800多億美元的經常帳戶順差,其中最大頭的是貨物貿易順差;此外還有中國吸收跨境投融資合計1萬多億美元,包含了直接投資資金流入近7800億美元,還有外資買入境內債券和股票等來華證券投資。」

經常帳戶(Current Account)或稱為「現金帳戶」,是一國國際收支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商品貿易收支,即有形貨物的進出口,及服務貿易收支,即旅遊、銀行及保險等各種服務的往來。經常帳戶不包含長期借貸和投資的資金流,這些均是資本帳戶上的項目。

但是,官方的解釋是無法自洽的,甚至越描越黑。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就存在衝突。按照官方數據,僅看貨物貿易順差(出口減去進口)此項:2020年,中國貨物貿易順差5150億美元;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順差5545億美元;2022年,中國貨物貿易順差6856億美元。這三項匯總,流入中國的資金應該達到17551億美元。

其實簡單來說,根本問題就是資本在大量的流出中國。資金流出是相對分散在各項流出或資產項目中,每一項或許規模都不大,甚至並不引人注目,容易被化整為零,但事實上,加總在一起的規模並不小。

僅舉一例,據中共官方數據,2022年上半年包括貿易在內的經常項目順差為1690億美元。中國央行本應將這一資金添加到外匯存底數據中。然而,同期外匯存底減少了1790億美元。這意味著資金總共流出了3480億美元。資本外流包括中共允許的合法對外投資,儘管如此,如果要從外國投資者的資金流動中推斷,資本外逃應該占很大一部分。

資本外逃的方式非常多,例如,線下資本外逃(現金「螞蟻搬家」或地下錢莊等);出口少收(虛報出口、境外代收等);進口多付(虛假貿易等);海外投資併購等。

筆者在2019年就已經撰文進行了解析,中共權貴家族持續將資金轉移到海外,導致中國外匯存底不斷下降。中國外匯存底在2014年6月達到歷史高點的近四萬億美元,到了2016年12月,官方數據消失了近一萬億美元。而2014-2016年度,中國依靠對外貨物貿易賺取了14853.6億美元。

這期間香港資本市場和不動產市場十分火熱,因為香港是資本外逃的首選地。香港問題主要影響到中國兩個部分的外匯供給:一方面是國際資本對中國大陸進行投資的資金有70%是從香港進入到大陸的;另外一方面,香港是人民幣的海外結算中心,中國大陸的海外融資和各種資本運作都在香港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權貴們利用各種方式、閃轉騰挪把資金轉移到海外,通過離岸公司轉了幾次手洗白。然後,搖身一變成為外資,大搖大擺地再次從香港進入中國大陸攪動經濟獲利。尤其通過香港與大陸股市互聯互通計劃的外資,就有權貴們的資金在裡面。

所以,官方的外商直接投資數據也是有水分的,因為有中共權貴資金構成的假外資在內。「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多次在各種會議上提出這樣的要求,成為各部委應對金融風險的「最高指示」。

尤其是經過3年「清零」,重創了經濟、清空了財政,期間習近平為了補充「錢袋子」,接連打擊科技和網際網路公司、民營企業,並且開出巨額罰單,但對於千瘡百孔的財政與金融體系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中國經濟現在面臨教科書般的危機,在中共二十大獲得連任的習近平,無異於坐在了火山口上。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任重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01/187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