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資銀行蒸發184億美國國債

中金公司最近測算出,目前14家上市銀行的帳面上,與雷曼兄弟債券類似的公司債餘額,大約為612.58億人民幣。若這部分債券的發行主體如雷曼般馬失前蹄,這14家銀行將為此蒸發183.78億人民幣,對其2008年淨利潤的平均影響將達到2.7%,其中「倉位」最重的中國銀行受這一損失的影響可能會達到12.7%.

  在過去的一周中,因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引發包括多家中國銀行在內的全球金融機構債券暴露潮。從次按、Alt-A,到「兩房」、雷曼,幾乎每每風波淡定之後,便又有因金融風暴浪尖市場主體失陷而導致外圍金融機構受損的紀錄,而中國的銀行在是次金融風暴中受牽連的均是昔日指望「固定收益」的債券資產。

  美元債券黑盒

  仿佛一個黑盒,哪家銀行拿了多少債券,往往在蒙損之後才會知道。由於外幣債券明細科目在上市銀行的監管披露中未作要求,次按風暴發生之後,外界獲知上市銀行手中處於風暴眼上的美元債券狀況的唯一渠道,只是其財務報表附註中風險管理章節有關貨幣匯率風險的以美元計價的金融資產披露。

  商業銀行由於持有權益類金融資產受限,且其受監管特批在海外買入的金融機構股權都被列入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中,其資產中相關的交易類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類金融資產與持有到期投資三個科目,實際上絕大部分都是固定收益類的債券資產。

  按這一原則,14家上市銀行無一例外,在2008年中期帳面上的美元債券餘額總計為8579.50億人民幣(其中招商銀行與交通銀行為2007年數字)。

  其中,因歷史原因在海外長袖善舞的中國銀行,其美元債券的持倉量在中國上市銀行中占到了接近半數的比重,高達4129.63億人民幣,而建設銀行(0939.HK,601939.SH)與工商銀行(1398.HK,601398.SH)的持有餘額,也分別高達1731.95億人民幣和 1660.58億人民幣。

  業務規模較小的股份制上市銀行持有量相對較少,中信銀行(0998.HK,601988.SH)2008年中報披露的持倉為322.90億人民幣,招商銀行與交通銀行次之,分別為304.26億與248.32億人民幣。其他上市銀行的持倉量均在100億人民幣以下,最少的寧波銀行只有700萬人民幣。

  商業銀行偏好企業債

  相關的披露到此為止,但從較早前美國財務部披露的中國持有美國債券的結構數據,上市銀行的各類美元債券的結構也大體可知。美財政部披露稱,截至 2008年上半年,中國持有的美國債券投資組合總額為1.06萬億美元,其中51%是美國國債,42%是GSE(美國政府相關企業)債券,剩餘7%是企業債券(包括資產支持證券和抵押債務證券等)。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924/10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