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曠古絕今 中共中央打響了狂熱投資的發令槍

 

編者按:自中共中央出台刺激經濟的4萬億投資計劃以來,大陸各地開始掀起一陣陣投資狂熱,投資逾6萬億,主要流向固定資產,其中江蘇3000億、廣東2.3萬億、上海5000億、吉林4000億、海南2070億、安徽3890億、浙江3500億、遼寧1.3萬億……為了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大陸各個省市區紛紛立下投資「軍令狀」(據新華網)。中共國務院打響了增加固定資產投資的發令槍,使這一輪全國投資熱潮達到了曠古絕今的程度.

 

警惕「大干快上」的投資狂熱


南方網 禹門生

http://opinion.southcn.com/southcn/content/2008-11/20/content_4716202.htm

在國務院打響增加固定資產投資的發令槍後,全國各個省市區紛紛立下投資「軍令狀」。截至目前,記者了解到,全國各地已公開表態將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逾6萬億元,已遠遠超過國務院表態的4萬億元。如果考慮政府主導投資資金帶動的社會民間投資,整個固定資產投資的規模將更加龐大。(《上海證券報》11月18日)

毫無疑問,中央的戰略部署得到各地的快速響應,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國人民一定能戰勝這場金融危機,確保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

但是正如有些分析人士指出的,以固定資產投資為主導的拉動內需之舉千萬不要走偏了方向,讓固定資產投資變臉為某些地方、某些官員的「政績工程」,形成新一輪的「投資泡沫」,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不少地方曾經狂熱地追求「GDP」、大搞「跨越式發展」,就連一些基礎較差的城市也盲目地提出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區域性中心城市。而很多符合地方發展實際、具有地方發展優勢的產業得不到扶持,落後的產業結構得不到及時的調整。地方官員把投資重點集中到所謂的城鎮化上(主要是房地產業),建設了不少「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政績工程」,甚至是影響穩定的「傷心工程」和「腐敗工程」。其結果呢,資金沒了、民生誤了、機遇錯過了、社會矛盾累積了,發展後勁不足了,可持續發展難度加大了。假如,這些地方能把有限的資金和精力放在培育優勢產業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上、做大做強特色經濟上,也許今天的拉動內需就會提升一個檔次,可挖掘的潛力會更大。

也許,某些地方官員企盼能從中央四萬個億投資分得一匙,直接落入自己的口袋,或者是挖空心思去「跑部錢進」,找到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補償民生和可持續發展的「欠帳」,掩蓋決策失誤,標榜自己的政績。殊不知,中央的四萬個億投資並非是中央直接拿出四萬個億資金,而是以「四兩拔千斤」的財技考驗地方的發展水平和把握大局的能力,況且為了使本次拉動內需達到預期效果,中央已經出台了「十條措施」,就是今年下撥的一千個億,相關部門已經提前做好了各項監督措施,地方官員要唬弄得便宜恐怕就不那麼容易了。

擴大固定資產投資,有效地拉動內需,需要各地有幹大事業的智慧和氣魄,需要激情和膽量,更需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以對人民負責、對事業負責、對後代負責的精神貫徹落實好中央的戰略部署。

在新一輪的發展中,要警惕地方「急功近利」、「大干快上」的投資狂熱!

********************************

VOA:媒體促中國防止大躍進式投資狂熱



2008年11月25日

中國國務院近期推出4萬億元經濟刺激方案不到一周時間,各地政府也紛紛宣布大規模投資藍圖。目前,中國各地公布的投資總額已超過10萬億元,香港媒體把這種現象稱為拼經濟變成吹牛比賽。有專家指出,目前中國的投資過熱實際上反映出計劃經濟的尾巴仍然存在。

*地方政府出台投資計劃令人想起大躍進*

從目前中國各地公布的數據中看,宣布投資額最高的是雲南省,5年將投資3萬億元左右,廣東的投資也達到2.3萬億元。各地的投資總額超過10萬億元,已遠遠超標。香港的東方日報報導說,這種熾熱氣氛,讓人想起1958年各地大放畝產萬斤衛星的情景。

東方日報的文章說,很多項目最後能否獲得批准還要中央說了算。因此,最近一段時間,各省市的官員輪番進京,國家發改委的大小會議室被擠得水泄不通。其實,各省市提出的項目中,很多是在最近幾年宏觀調控中被中央喊停的項目,這次又被他們從抽屜中拿出來,改頭換面包裝一番,再度上報。

一些分析人士提出警告說,以固定資產為主導的拉動內需之舉千萬不要走偏了方向,讓固定資產投資變臉為某些地方、某些官員的「政績工程」,形成新一輪的「投資泡沫」,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投資體制過於政治化*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商德文在接受採訪時指出,中國的改革開放雖然已經有30年了,但是它的投資體制和一些根本性的制度並沒有改。因此,弄不好就會回到計劃經濟的運作方式上。目前的投資過熱就反映出中國的投資體制還是帶有計劃經濟的尾巴。商德文認為,中央拿出4萬億元人民幣救市,引起各地的投資狂熱,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說到底,中國投資體制的根子還是在政治體制上。

商德文說:「它關鍵是一個投資體制的問題。投資體制上邊就是政治體制,因為它關係到國家政權和國家的職能,它的根還是在政治體制方面。這些東西都是一些現象。它要有三權分立,像美國那樣,像西歐那樣,有三權分立有議會,議會就卡住了。議會給你報什麼項目,議會多少議員代表多少政黨啊,就給你卡住了,是不是,美國總統也沒有那麼大的權力。而現在國務院一下個命令,發改委一弄,發改委一批,或者管經濟的副總理一批就拍板了。就是沒有法治,市場經濟是個法治經濟,而你這兒還是搞老一套。」

東方日報的評論說,1958年的大躍進,在一年多瘋狂之後是三年多的極端困難,全國餓死上千萬人,如今歷史又發展到投資大躍進,等待中國人的會是什麼?

*地方利用中央號召乘機多撈好處*

北大的商德文教授則認為,儘管中央政府有必要控制目前的過熱投資,但這一次的投資熱與1958年的大躍進還是有一定的區別。他說,當年的大躍進是從上到下的一場群眾運動。而現在是中央想要救市,只不過是地方利用中央的號召趁機爭取給本地多撈一些好處。

商德文說:「58年的大躍進就是浮誇,大躍進是毛澤東搞的群眾運動。而這一次呢,它不是作為一個運動,而是作為一項解決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的措施。但是地方上呢,因為它報項目就有錢,有資金,有資金就有建設。我管你什麼項目,能報的就報,至於你批不批那是另一個問題。」

南方網刊登了一篇署名禹門生的評論,題目是:警惕「大干快上」的投資狂熱。文章說,不少地方曾經狂熱地追求「GDP」,大搞「跨越式發展」,就連一些基礎較差的城市也盲目地提出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區域性中心城市。而很多符合地方發展實際、具有地方發展優勢的產業得不到扶持,落後的產業結構得不到及時的調整。

禹門生說,也許,某些地方官員企盼能從中央4萬個億投資分得一匙,直接落入自己的口袋,或者是挖空心思去「跑部錢進」,找到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補償民生和可持續發展的「欠帳」,掩蓋決策失誤,標榜自己的政績。他說,在新一輪的發展中,要警惕地方「急功近利」、「大干快上」的投資狂熱!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127/11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