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吹牛是怎樣練成的?內行自揭宣傳秘訣

我編花籃的功夫遠遠不止於此。我還將移花接木、無中生有、誇大事實、旁徵博引、借梯登高、東拉西扯等多種技巧運用得駕輕就熟,爐火純青。

吹牛是怎樣練成的


文章提交者:喀拉蚩 加帖在 貓眼看人 【凱迪網絡】 http://www.kdnet.net


  我在局裡負責宣傳報導工作。大家通常將撰寫宣傳報導稿件這項工作叫做編花籃,編花籃看似簡單,其實不然。這裡面的學問太大了,並非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我編花籃已有十年歷史。不謙虛地說,我編花籃的水平比較高,年年都取得不錯的成績。我的宣傳稿件遍地開花,經常有作品榮登大報大刊的重要位置。我們局也由此名聲遠揚,頗受社會各方關注。為此,局長對我十分滿意。我連連評為先進工作者,多次獲得宣傳報導工作突出貢獻獎。更讓我高興的是,我被提拔為宣傳科長。
  
  大家都說,我們局幾任局長都升遷了,與我的工作開展得好是分不開的。我嘴上說,實在不敢當呀,是局長領導有方、政績突出。其實我心裡明白,宣傳對於領導的意義非同小可。每任局長都很重視宣傳工作,我的貢獻他們心裡是清楚的。在每次歡送局長升遷的宴會上,局長總是特意敬我一杯酒。別小看這一個小小的細節,它充分表達了局長對我的理解和讚賞之情。
  
  我寫宣傳稿件時很善於拔高。寫宣傳報導稿件不僅要做到文通字順,事實清楚,更重要稿件要有高度。稿件有了高度才會有震撼力,才會感人,人家媒體才願意刊登,這是常理。你寫得東西疲疲沓沓,平平常常,人家媒體才看不上眼呢。所以,我寫傳宣稿件時,總是千方百計地在高度方面下功夫,有一種"語不驚人不罷休"的精神。高度是哪來的,當然是總結出來的,是提練出來的,也是編出來的。有道是資料是死的,人是活的。稿件有沒有高度,就是要看你是否敢於往上拔高。這不僅需要膽量,更需要經驗和技巧。宣傳稿件最忌諱的是平淡無奇,稀鬆平常。所以,局裡每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在我的筆下變得十分重要,我總會使它變得很有高度,並閃閃發光。
  
  比如,有一次,我陪局長去醫院看病。醫生發現他患了嚴重的高血壓。局長問如何才能治這病。醫生說,除了吃藥以外,必須多活動、多鍛,否則,病情發展下去會有生命危險。我看到局長的汗立馬就流下來了。醫生還囑咐他,最好是不乘專車上班,改為步行。說步行可以鍛鍊身體,降低血壓。局長聽從了醫生的忠告,在第二天就採取了步行的辦法上班。他家離單位不太遠,走路大概需要二十多分鐘的時間。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效果不錯,血壓明顯地下來了。局長非常高興。我對局長說:我發現了一條非常好的新聞,肯定會一炮打響。局長感到莫名其妙。我說,就憑你走路上班這件事,就可以做一篇大文章。局長說,瞎說,咱們局工作很落後,剛剛讓市里領導點名批評了一通。我得了高血壓,醫生囑咐走路上班就成了新聞,打死我也不信。我說,你不信你就等著瞧好吧。於是,我就把局長的看病過程給省略了。我寫的是局長為了轉變工作作風,帶頭不坐專車上班,改為步行,雷打不動。並說這是我們局成立以來第一個步行上班的局長,被大家稱為"平民局長"。還說,這對於轉變機關作風是一個破天荒的變革和推動,標誌著我們局從根本上改變了衙門作風,轉向了為基層服務、為社會服務。不久各大小報刊以《二十年的舊習一朝改》為題,報導了我們局長的事跡。很快,上級派來了採訪團,以此為切入點,對我們局長的工作進行了深入採訪,並進行了大張旗鼓地宣傳。於是我們局長很快便名揚天下,榮譽好處紛至沓來。與此同時,我這個大手筆的名字也廣為傳播,家喻戶曉。
  
  我寫宣傳報導稿件時總是挖空心思地找角度。我認為,一件事從不同角度就會有不同的結論。一件事可以從一百個角度看,就看你如何選擇。不論好事壞事,大事小事,成績不足,只要找好了角度,沒有不值得宣傳的。比如,一次我們局出了事故,死了幾個人。這事一般人都認為不是什麼好事,不值得宣傳,有的單位總是千方百地對事故進行隱瞞。我不那麼認為。我想,局裡死了人不假,可如何對待死人這件事卻反映了一個領導覺悟的高低,素質的優劣。於是,我就寫了由於客觀原因發生了事故,我們局長如何採取應急措施,防止故、事故擴大,減少了多少多少損失。我說,我們局長處理善後事宜,安慰死者家屬,忙得幾天幾夜沒有合眼,人瘦了十多斤等。宣傳報導稿件寫出後,很快就被多家媒體發表了。我們局長為此成了愛護群眾、關心群眾的典型。局長說:我原以為出了事故臉上無光,是很丟人的事。沒想到,壞事竟然變成了好事。看來,宣傳這東西確實非常重要呀。你這個大筆桿子確實有學問,看事物就是能夠看到本質,看到關鍵,真是天才呀。我趕緊說,是局長工作做到家了,我只不過耍耍筆頭而已。再比如,我們局下屬的一個企業年年虧損,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我們局長讓我為他們宣傳一下,給他們打打氣。我去了以後,經過了解,發現企業今年由於投入減少、產量下降,虧損由原來的每年五百萬減少到四百萬。於是我就從企業減虧這一百萬元做起了文章。於是就寫了一篇《減虧一百萬:一個企業創造的奇蹟》,寫了這家企業從加強領導到轉變機制,從精打細算到擴大市場,從技術進步到引入先進理念等,洋洋灑灑寫了上萬字。不久稿子就發表了,在社會上產生很大的影響。對此,大家都說寫得好,真是妙筆生花,功勞很大。
  
  其實,我編花籃的功夫遠遠不止於此。我還將移花接木、無中生有、誇大事實、旁徵博引、借梯登高、東拉西扯等多種技巧運用得駕輕就熟,爐火純青。比如,寫宣傳報導稿件需要用一些數字。一開始,我寫報導時,堅持一是、二是二,效果不好。常常由於一個數字不先進,不漂亮,影響了我的稿子發表。後來,漸漸明白,數字這東西最具有靈活性了。後來,我乾脆放開了。對於數字,我想寫多少就寫多少,憑我的感覺和需要。我就是統計員,我就是會計,我就是保管員。一般來講,讀者對於數字不會校真的,因為虛假的東西太多了,大家已無從計較了。當然可能有"死腦筋"去較真,我會找一百個理由說明數字就是如此。有趣的是,我編的有些數字竟成了官方的公開承認的數字,你說宣傳報導這東西是不是很神奇呀。因為有了精彩的數字,使我的稿件插上了翅膀,上稿率大大提高,影響越來越廣。
  
  我深深體會到,宣傳是一個單位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在資訊化社會,一個單位如果沒有名氣就沒有競爭力。有人說,宣傳工作是吹牛的把戲。這是缺乏常識的想法。其實,社會是一個大舞台,吹牛是最重要的本事了。想想看,讓單位的成績變得燦爛輝煌,讓領導的形象變得閃閃發光,這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呀。為此,我心裡常常升騰起一種神聖感和自豪感。

[紅網]
[作者:牟丕志]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222/113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