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最牛宣傳部長」成替罪羊 高校銀行逃過輿論漩渦

「最牛宣傳部長」搶鏡「卡門」事件

「我是個小人物,不願意成為新聞人物,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只想過平靜的生活。」強建周哭了。這與幾天前他留給公眾的彪悍形象判若兩人。

12月17日上午,身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長的強建周揚言「要占領天涯」、「做一個轟動全國的事情」,並試圖動用學校保全扣留因西電「卡門」事件採訪他的記者。第二天,強建周的聲音便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縱橫》以及網絡傳遍了全國,輿論一片譁然。強建周也因此迅速博得了「最牛宣傳部長」的稱號。

強建周果然轟動了全國。在西安電子科大「卡門」事件上他搶盡風頭,高校與銀行之間漠視學生權益和意願的利益交換,反而被漠視了。

西安「卡門」進行曲

「挺好的嘛,出出名,確實西電不怎麼被人知道。」12月24日上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青年教師楊正華(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說,「網絡上炒得厲害,學校現在很平靜了。」

但是,在半個月前,「卡門」事件卻曾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這所平靜的校園裡不小的一次風波。

12月8日,西電校園論壇上出現一篇名為《平白無故多張信用卡,大家趕緊查查》的帖子。發帖人稱,他到中國工商銀行辦理網上銀行業務時,發現名下已有一張牡丹信用卡,但他從來沒有申請辦理過。當時銀行職員給他的答覆是,信用卡是學校的工作人員為學生集體辦理的。

這篇帖子立刻在校園網上引起轟動。同學們自發統計後發現,有一萬多名學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辦理了信用卡,且迄今為止沒有看到過那張自己名下的信用卡。

12月17日上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縱橫》記者到西電採訪「卡門」事件,強建周說出了那些他事後覺得「不冷靜、不理智的話」。之後懊悔不已:「所謂的占領天涯,其實就是把我們已經在起草的關於信用卡一事的情況說明及道歉信,發到天涯上去。」

這個「說明」最終並沒有出現在論壇,而是出現在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網站上,顯示的時間是12月17日15點37分。

校方在這則名為《關於學校為學生集體辦理「中國工商銀行牡丹運動圓夢學生卡」的情況說明》裡對「卡門」事件進行了解釋和致歉。校方說,今年上半年,學校配合工行為在校學生集體辦理了信用卡,承認「未徵得同學同意」,但強調「非個人行為」,並表示按照相關規定,工行對此事做了妥善處理,不會對同學的個人信用等造成任何影響。

「情況說明」發出之後,學校再未對師生有過任何進一步的說明,也未見任何後續處理。楊正華說:「大家都當笑話來看,見怪不怪了。這件事顯然是學校管理不力,起碼直接責任人要處理一下的。要是在美國,校長都要承擔責任。現在學校不提這事了,學生們也慢慢快忘了。」

銀校之間的利益「合作」

「強老師課講得蠻好的,水平還可以,人也低調。他是從一個輔導員一步一步干到這個職位。」西電的一位學生對時代周報記者說,「他變成這種形象,大家覺得很奇怪。」

一位網友表示:「不要『跟著他的思路走』,真正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泄露一萬多名學生的個人信息。這樣做是否涉及到侵權或者違法?」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財務處長卻認為這樣「合情合理」,他對此的解釋是,這幾年學校跨越式發展,需要銀行給予資金上的大力支持。銀行也需要學校幫忙完成一定量的辦信用卡的任務。

北京則度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偉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雖然「個人信息保護法」尚未出台,學校的行為明顯侵犯了個人隱私權,這可依據《憲法》、《民法通則》和《高等教育法》的有關規定認定。但如果在實際上未發生損害,由於相關法律空白,具體的法律責任目前還不太好講。

西電「卡門」事件所凸顯出的這種漠視學生權益的銀校「合作」,並非孤例。在論壇上,一位山西太原的網友也表示:「『卡門』事件在太原某校也發生過,只是沒被媒體曝光罷了。」另一位網友表示:「俺女兒上大學那會兒,入學之初,學校就給每人發了一張某銀行的信用卡,告知學生們,以後必須用這張信用卡繳納學校的一切費用。」

銀行職員褚皓(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對於銀行而言,大學生群體數量龐大,即便每張卡上只有3000塊,銀行也會有大量的資金沉澱。對業務員來說,學生卡量大,除了每張卡的提成,完成指標還會有額外獎勵。」據業內人士表示,每個業務人員一年要開拓多少個客戶,銀行內部都有考核指標。而一個學校一萬個客戶,他一下就能完成全年的工作指標。

「這件事之所以發生,也許有法律淡漠的因素,但歸根結底還是利益驅動。目前這塊的監管還是空白。」褚皓說。據悉,銀監會已對「卡門」事件進行了解,其中涉及到的違規違法操作,有關部門將介入調查。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時代周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225/11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