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楊六郎修築地下長城 在河北永清出現

 

有關楊家將的民間傳說讓古戰道多了幾分悲壯色彩。楊業,又名繼業,北宋名將,戰歿後,宋太宗追贈其為太尉中書令,世稱楊老令公。

史載,北宋曾與契丹族建立的遼國、女真族建立的金國前後作戰200年之久。當時,在無險可據的華北平原,兵員羸弱的宋軍是如何與北方遊牧民族的鐵騎對峙200年的?隨著地道的發現,世人終於漸漸明白當年的秘密。

1948年夏,永清大水。縣城西南12公里處的瓦屋辛莊村村民正忙於躲避洪水,忽聽一聲巨響,就見洪水朝村西北方向流去,瞬間即退去。隨後,村民在村西北角發現了一個偌大的洞口。"地洞!"人們驚呼。而這發現洞口的地方相傳曾是黃河道台劉諫的府第,傳說這地下埋藏著18壇銀元寶。新中國建立初期,村民在尋寶中意外發現地道。"文革"時期,瓦屋辛莊村村民順著當年洪水流入的洞口挖掘出了個能藏二三十人的拱型洞,有一人多高,50多米長,寬兩米,頂部和兩旁都用青磚砌成。

1951年,永清縣城南關村有戶開飯鋪的人家地面突然塌陷,露出個洞口,吃驚的店主用木板蓋住洞口,不敢下去看個究竟,縣裡的公安人員聞訊帶著槍和手電筒下去察看,發現地道面積約有150平方米,洞的四壁有10多個小門,每個門連著一條道,洞內有屋,屋裡有炕,炕上有燈台,有的還有未燃盡的蠟燭。

而在同一時期,在雄縣和霸州等地,均清理髮掘出了各種類似的地道。這些深藏於地下、曲折幽深的地道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驚人的考古發現

1989年,永清縣請來了20多位考古學家和史學家,舉行了一次"永清縣古戰道考察及學術研討會"。通過為期4個月的考證,專家們宣告了一個震驚世人的發現:永清地下古戰道為北宋初年所建的用於"宋拒遼侵"的防禦性軍事工程,與長城的戰爭功能相同,並正式命名為"古戰道"。 

在民間,古戰道相傳為楊家將所造,有關的傳說數不勝數。當地人傳說,楊六郎鎮守三關,遼兵死守永清縣城以北地界,因此,楊六郎修建地道,"藏兵"於洞,和遼軍作戰。還有人說,永清南關是古戰道的最北端,洞口就設在奶奶廟的玉皇閣,平時廟裡的和尚就在閣上偵察敵情,一旦發現敵情,立即通過戰道把情報傳到三關......

雖是傳說,卻也與某些記載不謀而合。據明嘉靖26年(公元1547年)編的《霸州志》記載:"引馬洞,為楊延昭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縣,每遇虜至,必以出師。" 

有關楊家將的民間傳說讓古戰道多了幾分悲壯色彩。楊業,又名繼業,北宋名將,戰歿後,宋太宗追贈其為太尉中書令,世稱楊老令公。公元980年,契丹皇帝耶律賢親率騎兵十萬來攻雁門,楊繼業奉命禦敵。因其英勇善戰,精忠報國,時人稱其"楊無敵"。後因孤立無援為遼兵所虜,絕食而死。遼人敬其英烈,於北古口修建"楊無敵祠"。楊延昭為楊繼業之子,也驍勇善戰,在抗遼戰爭中屢見奇勳。楊延昭的抗遼活動主要在三關一帶,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楊六郎把守三關口"。 

地道的現況 

永清縣的古戰道分布較廣,涉及6個鄉鎮、11個村街,結構複雜,延伸長,類型多,洞體由規格與質量統一的青磚構築而成,應為經過精心規劃設計,統一組織領導施工而建造。古戰道呈立體布局,深及地下1到5米,環環相繞,彼此勾連,哪怕獨成一體的小洞也分深、中、淺三層。洞內則高矮各異,寬窄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既有寬大的藏兵洞,又有窄小的迷魂洞、迷障巷道等軍事專用設施。同時,還備有通氣孔、放燈台、蓄水缸、土炕等生活設施。功能上則分為利於運兵的"引馬洞"、利於隱蔽的"藏兵洞"和利於滲入敵陣的"瞭敵洞"等。據了解,永清境內方圓300平方公里地下,都築有這樣結構繁瑣、布局嚴密的戰道,難怪文物鑑定專家史樹青先生把它與萬里長城相提並論,稱之為"地平上下兩奇觀"。 

若想看古戰道,最好的去處便是縣城西南方向的瓦屋辛莊村,這裡地道規模最大,地道穹頂穹門,高約1.5米,寬約0.5米,洞中線路相當曲折,其中有囤糧之處,有聚兵之處,從出口到入口,循行一遍需十幾分鐘。沿著洞口拾級而下,一個個涵洞依次呈現出來。一律是青磚起碹、狹長幽深,普通人只能彎腰、屈膝、縮著脖子,勉強在巷道里穿過。窄,也有節奏,一會兒迎來一道岔口,偶爾又閃出一處掩體,上上下下,往返迂迴。置身於這沉睡千年的幽幽古戰道,那千年前的萬馬奔騰聲猶在耳畔,而將士們浴血奮戰的身影幾近可觸。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新三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412/12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