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為啥不推廣南泥灣經驗發展中國農業?

 

文章提交者:超級火炮

鄭重聲明,本人政治正確、立場堅定,不要貼什麼敵偽特蔣的污衊言論,本人一律不予採納,一切以黨史為準。

*********************************

今日看了網易的一個革命故事《毛澤東拜年故事:向人民拜年磕頭 人民指給生路》,下面表明其來源是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本文來源:人民網 )。原文連結:http://news.163.com/09/0330/13/55LITAMB000120GR.html

看了之後,本人不但不由得對革命戰爭期間,共產黨領導下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可貴精神所感動,而且為老區八路軍戰士的農業生產技術產生由衷的敬佩。

特把故事要點梳理如下:

1、「據老同志回憶,大生產開頭兩年,邊區糧食產量雖有大幅度增長,糧食緊缺有所緩解,但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可見在開墾南泥灣之前,大生產進行了2年,根據地糧食依然緊缺

2、「他們發現了荒無人煙的「南泥灣」,通過科學分析論證,認為這片土地很適合耕種。」「老百姓告訴他們:「南泥灣」地處乾旱地帶,雨水貴如油,十年九不收;遇上一年收,倉滿囤子流。」

---------南泥灣雖然乾旱到十年九旱,但是土地肥沃,一旦豐收,不得了。

3、毛澤東又有意思地說:「這些我們都可以做到,但是,老天不下雨,乾旱怎麼辦?能不能打井澆灌?」大家告訴毛澤東,陝北地表水太深,一般地方是打不出水來的

---------南泥灣的旱情無法靠人力打井解決,只能靠天吃飯。


4、接著大家又告訴毛澤東,今年陝北不會有乾旱現象,並說:龍年日炎炎,蛇年雨綿綿。去年農曆龍年乾旱,今年蛇年就該雨量充足了

-----------------開墾南泥灣那年正好碰上老天發利市,該到豐收年。

5、這一年,359旅開荒一萬一千多畝,收穫糧食三十六萬多斤

----------------富饒的南泥灣,碰上十年一遇的豐收年景,產糧36萬斤,平均每畝是35斤。(此處稍有疑惑,我知道上個世紀70年代,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出來前,一畝稻穀一季下來,大概是400斤的收成。一年產800斤。北方麥子似乎畝產也是350公斤以上。這南泥灣寶地好像也不過如此嘛)

6、這一年,免除了農民公糧交納和稅收,人民生活水平一下子有了顯著提高。
---------不過不能光看產量數字,雖然只有36萬斤,我們假定到達陝北後,劉志丹的本地紅軍全部犧牲在抗日戰場,人數沒有任何增加,就只按照紅軍剛剛到達陝北的人數僅3萬計算,平均一名軍人一年只有12斤。做成餅乾吃零食,一個月只能分一斤。但是,就是這36萬斤糧食,軍人吃了一年都夠了,因為「這一年,免除了農民公糧交納和稅收」,也就是說,不但軍人的口糧完全不需要當地老百姓供應,而且用的錢也不需要從老百姓那裡徵稅了。

     通俗的說吧,不但這一年,不,是今後9年的軍隊糧食供應都靠這36萬斤糧食(因為南泥灣是十年九不收),而且肯定不是全吃了,還變賣了部分去賣錢供應日常開支、軍隊建設、打仗的槍炮。這是多麼了不起的生產技術啊。

     當然文獻裡面沒有說,這36萬斤是什麼糧食,這麼經吃,這麼值錢,我想,如果我們今天繼續在中國種植這種經吃並且具有極高經濟附加值的作物,不但中國的吃飯問題可以解決,而且必然可以大量的出口創匯。國家農業不應該忘記這種神奇的糧食作物,應該在中國大力推廣!

*****************************

屯墾時的南泥灣

擴展閱讀:

花籃里花兒香原來是罌粟 南泥灣種鴉片秘聞

https://tw.aboluowang.com/news/data/2006/1229/article_13686.html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大陸論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416/12614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