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高檢罕見公布看守所異常死亡

    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今年以來中國看守所有15名在押人員非正常死亡。中國的法律界人士認為,司法當局罕見地公布看守所在押人員非正常死亡人數,是中國媒體與網絡輿論發揮監督作用的結果。同時他們要求司法當局公布看守所的「正常死亡」人數。

    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4月17日召開的電話會議披露,今年以來中國最高檢監所檢察廳一共接到看守所在押人員非正常死亡報告15人,其中7人被毆打致死,3人自殺,2人死於事故,還有3人的死因正在調查中。
    
    與此同時,中國最高司法當局日前通知,針對一些地方發生數起在押人員遭毆打致死或者被懷疑刑訊逼供致死的事件,自4月20日起對全國看守所展開為期3個月的整治,監督執法專項檢察工作。
    
    中國北京法律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郝勁松說,據他所知,每一個縣級看守所其實都有一名檢察機關派駐的檢察人員,但這些檢察人員往往都是擺設。他們跟看守所的公安幹警一起吃吃喝喝,關係很熟,看到在押人員被虐待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致各地看守所內打罵、虐待嫌疑人的問題日益嚴重,甚至造成非正常死亡。
    
    他說:「大家可以看到,犯罪嫌疑人或者違法嫌疑人在看守所他的生命安全在某些時候是得不到保證的。第一,牢頭獄霸可能會打死在押人員,第二,有些警察會授意某些犯罪嫌疑人去毆打、去懲罰、去管理另外一些犯罪嫌疑人。」
    
    中國司法當局罕見地公布看守所在押人員非正常死亡人數,並表示要加強監管的做法被法律界人士評論為一個進步,但卻是被中國媒體、網際網路輿論逼迫出來的進步。北京法律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郝勁松律師說,每天上網,都能看到網絡上有大量帖子,講述在派出所、看守所、教養所、監獄以及其他被公安控制的地方出現的非正常死亡事件。他說,中國最高司法當局公布在押人員死亡人數字顯然比不公布好。
    
    北京律師劉曉源持相同觀點。他說,自今年一開年雲南的 「躲貓貓」事件開始,全國各省在押人員非正常死亡的事件屢屢被曝光。今年年初,雲南晉寧縣一名25歲的青年在看守所在押期間死亡,被看守所說成是玩躲貓貓遊戲致死。「躲貓貓」一詞立即爆紅網絡,成為繼「伏地挺身」、「打醬油」之後的一個充滿黑色幽默的網絡詞語。
    
    劉曉源說,這類事件被頻頻曝光,廣受關注與質疑,顯然引起了高層注意,司法當局也不得不有所作為:「由於引起社會關注,我認為最高層也會感覺,這類事情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很不好。這類事情由於受到民眾的廣泛質疑,對這類事件除了被曝光之外,也要汲取經驗教訓,為什麼這類事情屢屢發生?」
    
    北京法律公益研究中心的郝勁松認為,中國最高檢在公布看守所「非正常死亡」人數的同時,也應當公布「正常死亡」人數,比如病故的在押人員。他說:「我們也不太清楚他們的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的判斷標準,我認為凡是在看守所里死亡的都應該公布,然後再由第三方來判斷是正常還是非正常。實際上在他們眼裡看來是正常死亡的人,也可能是非正常死亡,也可能存在瞞報的情況。」
    
    因此,郝勁松質疑最高檢公布的今年全國看守所15例非正常死亡的有關數字是否準確。他說,以躲貓貓事件為例,看守所曾經不肯將其歸入非正常死亡,堅稱是正常死亡,直到引起全國輿論大嘩,上級機關派遣調查組調查死因,這才將躲貓貓事件歸納在非正常死亡之列。
    
    郝勁松說,中國司法當局在公布非正常死亡人數之前,應當首先嚴格確立「非正常死亡」與「正常死亡」之間的司法界決標准。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420/12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