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女大學生為甚麼要賤賣青春?

李平/中國官方公布的經濟復甦數據越來越多,5月份的PMI(採購經理指數)也企穩在53.1,牽動股市飆升。但是,對於今年畢業的610萬內地高校生來說,他們看到的不是正萌生的經濟綠芽,而是就業市場烏雲籠罩。浙江一名女大學生為求職而賤賣青春的廣告,引發的已不只是道德爭議,還有大學生就業難、報考大學人數持續減少、經濟復甦真假的連串問題。 (博訊 boxun.com)

    
    大學生求職難令人同情
    
    在校門口張貼啟事的女大學生聲稱,因父母只是農民工,沒家庭背景,自己願用青春換取滿意的工作崗位:如能為她安排月薪3,000元的事業單位或月薪4,000元的外資企業,願付出一年青春;如能一次給予10萬元,願付出兩年青春。女大學生竟要賣身求職,難免受到道德上的指摘,令人質疑其求學、求職的本意。但是,更多人表達的是同情,因為大學生求職實在難。內地教育數據諮詢公司麥可思昨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5月底,內地大學生簽約率只有 38%,即逾六成畢業生迄今未能成功求職。正因為出身非富非貴的大學生求職尤為困難,令今年報考大學的人數驟減。
    
    下崗人員多了200多萬
    
    應該說,內地政府在輔助大學生就業方面的有利條件遠勝香港,包括由解放軍到大學徵兵、由學校或地方政府提供學費補償或額外津貼;在4萬億元刺激經濟增長計劃中,有1,500億元將投入基層醫療衞生、教育文化項目,職位大增;中航科工等大型央企也奉命增聘應屆大學生。但是,僧多粥少的局面並未改變。
    
    據內地學者測算,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創造80萬個就業職位,但中國GDP增長率從去年的9%降到今年首季的 6.1%,下崗人員多了200多萬,而應屆畢業生又多達610萬,加上去年畢業生仍有100萬人未就業,在笑貧不笑娼的社會,女大學生公然叫賣青春就不足為奇了。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香港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602/13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