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專家:遲早面臨致命流感大蔓延 比愛滋死人多

專家預測:遲早都將面臨致命的甲流大蔓延,要比愛滋死的人多


專家預測不論這一季的甲型 H1N1流感會愈演愈烈還是逐漸緩和,我們遲早都將面臨致命的流感大蔓延----導致死亡的人數可能會比瘟疫和愛滋病加起來還要多。在美國,主要的防衛措施是藥品,即通過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限制病毒的傳播和防止人員死亡。然而目前一些流感專家質疑傳統的醫療觀念,他們認為對那些真正需要保護的人來說,疫苗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毫無作用。如果事實果真如此,一旦致命流行病暴發,我們將何去何從?

沿著費城機場旁的紅獅路緩慢行駛,可以看到一片低矮的水泥建築。MedImmune生物科技公司每星期在這裡生產出一百萬劑疫苗。整個夏天和秋天,工人們穿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製造出一批批基因改造流感病毒。然後再由機器人將載滿病毒的液體注入玻璃小瓶,貼上標籤「運送到在亞特蘭大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這家公司目前正在同國家大流感預案合作。在這項自 1950年反小兒麻痹症運動後最重大的疫苗接種計劃中,聯邦政府任命MedImmune和另外四家公司生產出足夠的疫苗,提供給全美人口。

疫苗是政府防控甲流計劃的關鍵所在。美國疾病防治中心已經批准159,000,000成人以及兒童接受甲流疫苗注射或是服用MedImmune公司的鼻疫苗。醫生辦公室、醫院、機場、藥房、學校、投票中心、商場以及大型倉儲式超市,如沃爾瑪等都可提供疫苗注射。在今年八月份,紐約州政府要求所有衛生保健工作者都要注射季節性流感疫苗和甲流疫苗。為了進一步保護民眾,聯邦政府已經花費超過30億美元,儲存了數百萬劑達菲等抗病毒藥物。

但如果所有我們已知的有關對抗流感的知識都是錯誤的,事情會如何?如果流感疫苗並不能保護民眾免於死亡,特別是占季節性流感死亡人數90%的老年人,我們該如何?如果政府大量儲備的昂貴的抗病毒藥物不能幫助減少死亡人數或是住院人數,我們又該如何?在公共衛生和醫療協會領導者支持下的美國政府把控制致命甲流傳播的希望都寄託於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相比之下,其他控制流感的計劃似乎不值一提。不過仍然有一些頂尖的流感研究人員對流感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產生了質疑。像那些曾對紐奧良的海防線提出過警告的專家一樣,他們提出目前我們的防禦計劃可能存在漏洞,並很有可能無法抵擋真正致命的病毒。除非我們進一步去關注流感疫苗和抗病毒藥物背後的基礎科學依據,否則,在面臨致命流感時,我們將同卡特里娜颶風中的紐奧良民眾一樣無助。

流感這個詞可以上溯到中世紀,是從義大利語中表示玄妙和星相的詞彙演變而來。不過而今,每年冬天流感都無處不在,它使人變得虛弱甚至導致死亡,只有到來年的春天才會消失。在美國,每年因季節性流感死亡的人數已經達到36,000人,而在全世界範圍內死亡人數為50萬。

在很多方面,流感仍然保持著神秘。要想計算出總共有多少人患上或死於流感,還真是不容易。當我們感覺頭痛、不適、發燒、打噴嚏、渾身酸痛時,往往會認為自己患了流感。但研究人員發現這類病例只有7%到8%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已知有超過200種病毒和病原體可以引發名為「流行性感冒樣病」的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博卡病毒、冠狀病毒和鼻病毒只是這類病毒中的少數幾種。高達三分之二的流感樣病例找不到任何致病原因。

沒有人知道人們在冬季比在其他季節更容易患上流感的確切原因。但毋庸質疑的是,流感病毒突變的速度非常之快,每一季的病毒基因版本都和上一季人們所感染到的有微小差別。不過偶爾會出現某種非常異常的病毒,它們在人群中大規模擴散,比以往的年份都要嚴重。正是這些新的病毒引發了流行性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對流行性疾病的定義是這樣的: 「迅速在世界範圍內擴散的、人類沒有免疫力的新型流行性病毒。」史上記載的最嚴重的一次流感是1918年至1919年一戰期間的 「西班牙流感」。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被感染,死亡人數至少四千萬甚至高達一億,比一戰和二戰加起來的死亡人數還要多(一些學者認為一戰的結束正是因為大量士兵在流感中致病甚至死亡)。目前,在美國的死亡人數當中,70%是已經患有大腦性癱瘓或其他潛在疾病的人,如癌症、哮喘和愛滋病等,這使得他們更容易受病毒侵襲。

公共衛生官員把疫苗看作是對付流感最有效的武器,事實上,對付任何疾病他們想到的都是這一招。從表面上來看,他們的想法很有道理。疫苗在二十世紀被開發出來,極大地降低了近十種傳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如天花和小兒麻痹症。接種疫苗成為醫學最強大的武器之一。現今,流感疫苗注射已成為公共衛生政策的一項必行之計,每年有近億美國人接受疫苗注射。

在疫苗顯著降低病症死亡率的同時,流感疫苗的影響卻很難預計。專家們通過對比流感季節注射過疫苗和未注射疫苗人群的死亡病例來研究疫苗對人體的影響。對比顯示,這兩個人群的死亡率有戲劇性差別:通過大量的案例,研究人員發現同沒有注射疫苗的人一樣,在秋天注射過流感疫苗的人會有一半的可能性因為各種原因在冬天死亡。

美國國家過敏及感染性疾病研究所的研究員統計了所有因流感惡化的疾病死亡人數,發現因流感在冬季死亡的老年人只占10%。那流感疫苗如何能使總死亡人數下降50%呢?一位來自羅馬的內科醫生湯姆. 傑弗森說道:「要想通過疫苗降低50%死亡率,這意味著它不僅能使人免於因流感而死亡,還能防止他們因火災、心臟病、中風、車禍而喪生。這不僅僅是一支疫苗,而是一個是奇蹟。」關於降低50%死亡率的論斷是基於「群組研究」而作出的,這是一種大規模的疫苗注射者和非疫苗注射者之間死亡率的對比研究。但疫苗注射者在很多其他重要方面都不同於非疫苗注射者,而這些不同都會影響到在流感季節的死亡概率。教育背景、生活方式、收入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都有可能起作用。因此,群組研究結論並不能使人信服。

來自群體健康研究中心的高級調查員利薩・傑克遜醫生說:「人們都認為疫苗管用,這是一種大眾智慧。」 但是,2004年傑克遜和其他三位同事開始著手研究疫苗注射者和非疫苗注射者之間的死亡率差別是否是由一種稱之為「健康使用者效應」的原因引起。他們假定選擇注射疫苗的人平均要比沒有注射疫苗的人更健康,因此在一定時期內死亡的可能性也更低。而那些沒有注射疫苗的人可能是因為生病臥床或是身體太虛弱而無法去注射疫苗。因為通常他們都更年老體弱,所以也更容易感染流感或是其他疾病。為了測試這個理論,傑克遜和同事們查看了8年內72,000例65歲以上老人的病歷,分為注射過疫苗的和沒注射過疫苗兩類。然後他們核對哪個類別的成員更容易在非流感因素疾病中死亡。傑克遜的發現表明,在非流感季節,沒有注射疫苗的人死亡機率比注射過疫苗的人要高60%。恰好證實了上面的假設:健康人選擇注射疫苗,而年老體弱的則沒有或是沒能去注射疫苗。事實上,這個研究解釋了其他研究者歸功於流感疫苗那部分好處,表明了流感疫苗同死亡率沒有直接關係。國際流行學病專家華盛頓大學教授、萊恩・西蒙說:「傑克遜的理論非常有意義,這是關於流行病學的經典研究。」當這個理論最終於 2006年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上時,大部分的醫生和公共衛生官員都不當一回事。

責任編輯: 沈波  來源:生活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1029/14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