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國際油價大跌 大陸油價仍漲





  國際原油價5月4日大跌4%,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變化率達 5.96%,已超漲價紅線。美國原油期貨近日還在繼續大幅下跌。記者從中石油了解到,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並未影響國內成品油批發價的上漲勢頭,昨日華北、西南、沿江等多個地區的成品油批發價繼續上漲。

  漲價紅線已超越

  5月4日,美國原油期貨大跌 4%,創今年2月4日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分析人士認為,這並不會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預期。國內大宗商品專業機構易貿資訊分析師廖凱舜認為,目前還未到用油旺季,因此國際油價在5月份不太可能會下降到80美元以下。

  4月14日,發改委上調國內汽柴油價格320元/噸,此後國際油價繼續攀升,截至4月27日,國際油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變化率已再度超過 4%。

  依據規定,當國際油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變化率達到4%,國內成品油價格就可以調整。廖凱舜認為,按照此前調價經驗,目前4%條件已滿足,5 月中旬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窗口將再度打開。

  數據顯示,5月4日國際油價期貨價格暴跌4%,但截至5月4日收盤,三地國際油價布倫特、杜拜、辛塔加權均價變化率為5.96%,較5月3日的變化率 5.67%高出近0.3個百分點。

  「國際油價一兩天的變化不會對國際油價22日移動平均變化率帶來很大影響。」廖凱舜表示。

  批發價持續上漲

  記者了解到,昨日北京地區兩大石油公司國標零號柴油的批發價繼續上漲20元/噸,河南、浙江93號汽油批發價上漲100元/噸。此外地方煉油廠批發價也持續上漲,陝西地方煉油廠93號、97號汽油和零號柴油批發價上漲幅度為145-150元/噸。

  中石油一位分析人士昨日表示,「最近市場需求一直在回升,雖然國際油價4日大跌,但是目前國際油價三地加權變化率,依然超過調價所需4%的幅度,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預期仍然存在,帶動國內成品油批發價持續上漲。」

  上述人士透露,受到需求回升以及調價預期影響,一些中間商和民營單位已經開始囤油,期待調價後獲利,因此也推動了需求。

  中石化回應國內外差別油價

  出口價較國內零售價折讓8%-12%;中石化稱這種比較存偏差。在國內成品油批發價節節走高的同時,成品油出口價卻有優惠。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3月國內汽油、柴油的出口價約為5012元/噸和4644元/噸。但瀋陽、北京、上海及廣州四個地區93號汽油掛牌最高零售價為每噸 8666元-9137元。即便扣除國內增值稅、消費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等約占整個零售價格30%以上的相關稅費,出口的汽柴油價格也要比國內稅前汽柴油零售價折讓8%到 12%左右。

  對此中石化回應稱,這種比較存在偏差,首先北京、上海、廣州三市執行的地方標準相當於歐IV,而中石化出口的產品相當於歐III或以下。此外不能用出口價與零售價相比,而應該與剔除相關稅費後的國內出廠價相比。中石化表示,「成品油平均出口價格與國內剔除相關稅費的出廠價相比,價格大體相當或略高一些」。

  一位市場分析師則認為,實際上每次國內成品油價格面臨上調預期,國內成品油批發價就會持續上漲,而國際市場成品油價格除了受國際油價影響,還受實際供需市場變化影響,當供大於求時,價格就很難上漲,這樣國內外成品油就難免會形成價差。

  廈門大學石油業專家林伯強教授表示,發改委只是規定了最高限價,價格下調由企業自己決定,問題的關鍵是國內的成品油市場經營主體不夠,競爭不夠充分。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新京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510/16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