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喬曉陽講話變本加厲 完全推翻鄧小平承諾

—杜耀明:克服中央壓力,香港民主起錨

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

隨著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近日發言表態,為香港民主化設下重重路障,《基本法》對港人民主治港的莊嚴承諾,可謂消失於無形,但阻力既來自中央的,正好提醒港人,必須化悲憤為力量,接續不斷向中央施加壓力,才有望實現普選。


其實《基本法》早有規定,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選舉須循序漸進,最終由全面普選產生。不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兩度釋法,首先否決零七、零八年可以全面普選,再把民主進程凍結,例如二零一二年立法會的組成,必須普選與功能組別選舉各占一半。結果,二零零四年至二零一六年間,民主零進度,完全牴觸《基本法》的初衷。

這次喬曉陽的講話,可謂變本加厲,從三方面進一步收緊限制。首先,「普選」只限於人人有投票權,不包括參選權,罔顧國際人權規範,即全面保障所有公民的投票和被選權;其次,普選辦法必須充份考慮香港的法律地位、行政主導體制、社會各階層利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而這些規限,話語權在中央,不難成為拖慢香港民主化的藉口;其三,表明沒有意思取消功能界別的選舉,功能組別有可能長存下去。

中央一面叫停了民主化的步伐,一面肆意篡改「普選」的內容,變相是修改《基本法》,放棄二十年前的承諾。其實,零四年以來,中央的連番動作,不外說香港政制發展,由內容到程序,都由中央主宰,因此港人追求民主的阻力,除了本地既得利益的保守派,更來自代表中央或由其撐腰的保皇勢力。

歸根究底,清除民主的阻力必先改變中央的取態。不過,以胡錦濤總書記為首的中央領導核心,在政治改革上,實難寄予厚望。內地吏治腐敗,貪污成風,但執政者的統治思維卻毫無突破,依然寄望以持續的經濟增長去吸納政治不滿,而不從根本著眼,推動政治改革,以權力制衡權力,讓政治走向清明。

本著這種以經濟化解政治矛盾的思路,中央難望高瞻遠觸,解放思想,讓本港先行民主化。相反,現行思路不變,內地、香港將政治一體化,意思是中央把內地地方慣用的提名篩選辦法,即由黨委圈定候選名單,再交群眾表決,應用於香港。換言之,中央可通過篩選機制,選定行政長官和功能組別的候選人,才交由選民投票,以保障選舉結果有利中央。

面對如斯局面,香港民主派以中央為談判對象無疑是正確的一著。不過,談判不是請客吃飯,不是辯論比賽,特別當雙方的價值和立場南轅北轍,民主派單憑道理和民意,又怎能改變另一方的保守觀念?又怎能改變支撐這些保守觀念的權力格局?

關鍵始終在於政治能量的對決。民主派要談判有成,首先要內部團結,認清本港民主化的阻力所在,同時各個組織須緊密配合,各施所長,全力動員,發揮公民社會力量,將體制內外的政治壓力帶入談判場內,向當權者施壓,屆時,香港走向普選的進程,才有望起錨。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616/169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