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陸媒:富士康漲薪內幕 郭台銘為比亞迪屢敗屢訴

知情人士稱,郭台銘和深圳政府的糾葛在2006年「比亞迪侵權案」中埋下,為這宗官司推遲退休的郭台銘屢敗屢訴。比亞迪的老闆王傳福是深圳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長獎獲得者。

再過百餘天,富士康科技集團(下稱「富士康」)老闆郭台銘將迎來60歲生日。半個月前,郭台銘用半天的時間做出了他這一生中看似最冒險的一個決定:一線作業員的基本月薪從1200元加到2000元。在此五天前,郭台銘剛剛確定把員工的基本月薪從900元提高到1200元。

  與加薪引起的外界各種複雜的揣測不同,富士康的加薪在內部沒有經過任何論證,被理解成為一個拍腦袋的想法曾遭到一致反對。

  兼具虎與狐特性的郭台銘顯然有他的良苦用心。「這是一場對客戶定價和深圳政府的豪賭」,富士康的高層說,郭台銘真切希望他的加薪策略能攪局中國代工而讓其他企業被迫跟進。如果郭台銘成功了,他不僅將改變中國廉價勞工的歷史,並且血洗代工業,重畫世界代工版圖;如果失敗了,這位台灣首富損失的也將是兩年的百億人民幣。

  郭台銘在用百億加薪挑戰的中國代工甚至是中國製造的同時,富士康正開始從「失望的深圳」悄然大幅撤退。隨著深圳事業群的外遷人力大幅減少,深圳加薪的影響對兩年後的富士康已經微不足道。富士康要搬遷到的天津、重慶、河南等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均大幅低於深圳。

  進退之間,加薪的巨額負擔被郭台銘化解無形。但其攪局已經初見成效,很多工廠近期已被傳染:員工的訴求很簡單很直接——要與富士康一樣的薪資。

  兩次漲薪內幕

  6月6日是星期天,郭台銘在深圳龍華結束了當天上午的一如既往的會議,下午按照慣例是休息,會上加薪事件隻字未提。參會的富士康深圳高管沒有想到的是,當天深夜富士康的綜合管理部正在連夜加班擬定富士康的二次加薪計劃。

  第二天,富士康國際(富士康科技集團子公司、香港上市,負責富士康手機業務)公告,把深圳地區一線員工的基本月薪從1200元提到2000元。這一切郭台銘只用了半天時間。

  旗下員工連續自殺事件發生之後,郭台銘已將「行宮」從台灣搬到了位於深圳龍華的富士康基地,除了6月8日回台參加股東大會外,郭台銘坐鎮龍華已經一月有餘,這一個月以來每天幹的事就是開會。

  開會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做出再次加薪決定前,郭台銘做了三件事,一是親自拍板,定下投資上億元被員工稱為「天羅地網」的安保工程;二是由富士康的保全和深圳市政府各派兩人把守各棟樓頂;另外一件事是在5月29日,富士康進行了人力凍結,停止招聘。

  搞定這些防禦措施後,從來不甘受制於人的郭台銘開始主動出擊。

  第一件事是加薪。富士康的第一次加薪是6月1日,當天,富士康宣布全面上調大陸員工薪酬標準,其中作業員從原來每月基本薪資900元上調至 1200元,上調幅度在30%以上。

  對於此次加薪,外界的解讀是針對員工自殺事件的應對之策,但事實並非如此。「第一次漲薪帶有作秀的成分,深圳早已確定要在今年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富士康也要跟著提,這件事早在年後就開會討論過,後來被接二連三的跳樓打斷」,富士康一高層表示,當時預計深圳的最低工資標準在1150元左右。

  第一次漲薪是作秀,第二次漲薪則醞釀著郭台銘的反擊。面對富士康將基本薪酬及工資由1200元再度上調為每月2000元,調薪幅度超過66%的二次加薪計劃。眾高管驚詫並愕然,下巴滿地。

  對於第二次漲薪緣由,郭台銘並沒有給過多解釋。在本報獲得了一份富士康關於漲薪的說明文件中,郭台銘稱,「為體現社會公義、體現對廣大勞動者的尊重、強化從製造的富士康、科技的富士康邁向創新的富士康的蛻變,以及凝聚基層員工及線組長的向心力,發揮同仁積極創新精神、增強公司長期經營力,集團秉持體恤同仁的基本休息權。」

  「公告說考慮到控股股東鴻海的建議,這個股東實際上就是郭台銘自己。」接近核心管理層的人士告訴記者,第二次既沒有經過財務論證,也沒有知會管理層,完全是郭台銘自己拍腦袋想出來的。

  上述人士說,富士康內部許多核心人士對此次漲薪持反對態度,但在郭台銘的王國里,反對永遠是無效的。

  隱形對抗

  一方面高調進行著大幅調薪,另一方面卻醞釀著大規模撤退。第二次加薪後不久,並傳出了富士康將大規模撤離深圳的消息。

  知情人士證實,富士康撤離的動作非常大,其中手機事業部被要求在一個月內完成搬遷,目的地是天津,而電腦則搬往重慶和武漢。印度、越南等海外搬遷也在計劃之中。

  富士康的一位員工表示,公司正在號召他搬往廊坊,他有個同事已經準備去重慶,公司對深圳外遷的員工補貼3000元的安家費。「這種補貼力度是史無前例的,未來兩年富士康在深圳將只剩下蘋果一個幾萬人的事業群了」。富士康的一位高層也佐證了富士康在深圳將成為專門代工蘋果的基地。

  這讓許多人懷疑郭台銘的初衷,指責其想在撤離深圳之前先把水攪渾。因為富士康加薪,對他的競爭對手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據富士康的內部人士透露,代工巨頭廣達在上海的代工廠目前已經有部分員工向富士康在上海的基地跳槽,而部分中小企業更是無法承受這樣劇烈上升的成本。

  富士康內部人士顯然不這麼看,上述人士稱,原本就準備搬了,只不過加薪加速了搬離,原因是郭台銘對深圳「失望到極點」,而此次跳樓事件再次強化了這種失望。

  在漲薪前後,郭台銘可能正經歷其一生之中的最大困苦,在富士康的第11例自殺事件之後,郭台銘為工人們增加了緊急心理輔導和發泄室,他對媒體說,自己也需要心理輔導。

  郭台銘身上壓力有多大只有他自己能說清楚,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員工接二連三的自殺,另一部分則壓力來自媒體的不斷報導和官方的不斷調查。知情人士透露,期間,郭台銘曾向北京相關部門「求救」。

  富士康內部人士稱,在郭台銘看來,深圳也未能保護、或許根本就不想保護好風波中的富士康。富士康在內地有80萬以上員工,而深圳就有40多萬。過去多年,富士康產品出口量占深圳外貿出口總數20%以上,每年為深圳創造出超過百億元的稅收。

  5月27日,中央部委聯合調查組緊急前往深圳,這個調查組的成員包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公安部等共200多人。另外,由湖南、河南、湖北、四川等一線員工戶籍所在地組成的「關懷團」在此期間也陸續進駐富士康。鼎盛時上述調查人員超過2000人。

  多次考察富士康後,深圳官方表示,富士康發生的這一系列事件有富士康更深層次的內部原因。

  郭台銘對此似乎不同意,郭台銘強調,「自己是背了12個十字架」,願意承擔沒有管理周全的瑕疵,但公司本身「並沒有責任」。郭台銘乾脆以進為退計劃將中國廠房的宿舍賣給當地政府,由政府管理,富士康再租用。

  另一種聲音也更是讓郭台銘不安。在5月底舉行珠三角貫徹落實「規劃綱要」工作會議上,廣東省委一高官直言,富士康要把低端產業鏈轉移到外國或其他地區,把在深圳的規模由40多萬人降到10多萬人,由此引起的經濟和就業問題,深圳正著力引進一家汽車公司。深圳市政府的一位高層近期講話中也提到類似觀點。

  知情人士稱,郭台銘和深圳政府的糾葛在2006年「比亞迪侵權案」中埋下,為這宗官司推遲退休的郭台銘屢敗屢訴。比亞迪的老闆王傳福是深圳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長獎獲得者。

  郭氏圖謀

  第二次漲薪落定後,郭台銘曾表示,以前鴻海在擬定薪資結構上,走的是跟隨者路線,鴻海決定由從前的「跟隨者」轉型成為 「破壞性的創新者」,以後的薪水水平希望可以與國際級的企業媲美,讓鴻海真正成為一個「願意付得起高工資的領航者」。

  「隨著富士康的西進和海外外遷戰略,兩年後富士康在深圳基本上只剩下一個幾萬人的蘋果事業群,加薪影響兩年後對富士康微乎其微。而富士康遷往廊坊等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即使翻倍後也低於深圳,而且占比較大的持續服務獎如何發還沒有定論,郭台銘的加薪計劃其實用不了一百億」,富士康的一位中層說。

  郭台銘用了不到一百億的人民幣,成功撬動了整個中國製造。深圳富士康加薪66%的舉動,已經引起了珠三角乃至製造企業的地震。

  上述人士稱,由富士康提前一步到位,把基本薪資水平拉升至2000元人民幣,成為日後其他台商和內資代工廠比照的標準,富士康短期內雖可能受到人事成本增加的衝擊,但是包括客戶甚至大陸政府的支持,將成為富士康未來的大利多;而藉機淘汰競爭對手,改變遊戲規則,與歐美日大廠建立更強大的夥伴關係乃至改變定價能力。

  全球第二大代工企業偉創立在珠海的代工廠近期也出現了罷工。富士康二次加薪的第二天,深圳富士康附近的台企美律電子廠1000多名工人因不滿加班要求而集體罷工。

  事實上,這些員工的訴求很簡單很直接:我們要與富士康一樣的薪資。但富士康負擔得起的薪資,其他廠商則不一定。

  富士康發言人劉坤對本報表示,富士康深圳廠區的45萬員工中有84%符合調薪要求。按此估算,待2010年10月份加薪落實之後,其深圳廠區每個月增加的員工基本工資支出為4.158億元,一年將近50億元。

  據稱,在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爆發過程中,台灣另一代工巨頭,最大的筆電代工廠商台灣廣達集團曾找到蘋果,試圖從富士康手中搶單,「富士康的報復就是加薪,選擇跟進的就拖死你,不跟則讓你無人可用」。

  據富士康的內部人士透露,廣達在上海的代工廠目前已經有部分員工向富士康在上海的基地跳槽,而部分中小企業更是無法承受這樣劇烈上升的成本。

  實際上,富士康早已想好應對之策。郭台銘更是直接表示打算把富士康撤回台灣,以「無人工廠」的方式運作。與此同時,深圳富士康還打算把廠房逐漸向內地不斷遷移。富士康主席陳偉良也表示,集團過去18個月一直在向內陸城市轉移,同時,也會向海外比如印度轉移,因為那裡離客戶更近,人力成本更低。

  改變代工企業沒有定價權的現狀是郭台銘一直的心病,他寄希望這次加薪反擊能實現。代工企業沒有定價權一直是郭台銘這位代工帝國首領的心病。

  富士康已開始與海外客戶商討新的產品定價。據稱,深圳富士康的十一個事業部的老大們已吩咐下屬,跟客戶重談價錢。但是「目前沒聽到要有談成的提價結果」。

  基於產品的需求更加個性化而需要短時間裡完成龐大的代工數量,這是郭台銘將加薪希望能轉嫁給客戶的底氣。有數據顯示,在不到60天內蘋果售出了 200萬台iPad,現在等待的隊伍已經很長了,如果蘋果淘汰富士康,隊伍會更長。

  創造攪局效應的同時還能綁架客戶推動成本轉移,這一切也就百億元的風險,對郭台銘來說,這應該是一樁他退休前最划算的買賣。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經濟觀察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628/170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