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65年輪迴 中南海政權重演貓哭老鼠

—1. RFA: ECFA:經濟協議?還是政治誘餌?(陳破空)2.BBC ECFA協議簽署 台灣內部爭

作者:

6月29日,海峽兩岸正式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英文簡稱ECFA)。(同時簽署的,還有《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

協議開首,就提到「平等互惠」原則,但,縱觀該協議,並無「平等互惠」可言。列入未來兩年減免關稅的「早收清單」中,大陸開放產業539項,台灣只開放267項;涉及800多項產品中,台灣部分占140億美元,大陸部分占30億美元。從純經貿角度而言,該協議顯然更「有利於」台灣。
 
北京公開宣稱,這是對台灣「讓利」。協議要害,就在於這兩個字:「讓利」。為什麼要讓利?北京為何不對美國、歐盟、日本讓利?或者,北京為何不對「四小龍」中的韓國、新加坡讓利?
 
在台灣,圍繞ECFA,朝野對立,激烈攻防。國民黨指責民進黨「鎖國」,民進黨則指控國民黨「賣台」。ECFA簽署前夕,綠營發動遊行,要求以「人民公投」方式,對ECFA予以表決,遭到國民黨政府否決。拒絕公投,乃是畏懼民意。從中可見,台灣民眾,並不歡迎ECFA。
 
私底下,中共官員假裝對台灣官員訴苦,說:簽署ECFA,大陸方面吃虧不少,卻被台灣民眾「冤枉」責罵是別有所圖。還說,為了「圖利台灣」,不僅讓中國產業界不滿,也令香港不滿。中共官員的說法,恰恰證明,北京別有所圖。不然,又何必厚此薄彼?犧牲大陸民眾利益,也出賣香港民眾利益,所為何事?
 
執政台灣的國民黨方面,強調協議對台灣有利:有利於台灣「產業升級」,有助於提高台灣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競爭優勢,甚至,可能為台灣與其他國家簽訂區域自由貿易協定(FTA)排除障礙。為此,馬英九聲稱,要打造未來台灣的「黃金十年」。
 
難道台灣吃不起飯了,非要靠北京來施捨?歷史上,台灣崛起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並非依靠中國大陸;而現實中,台資大量湧進中國大陸,才是大陸經濟起飛的主要動力之一。大陸經濟增長,有目共睹,但經濟果實,大多落入中共貪官腰包,同時,中南海憑籍壟斷全中國資源的一黨獨裁之力,猛增軍力,除了用以威懾中國大陸民眾,還布陣千枚飛彈,瞄準和威脅台灣。
 
再說ECFA,憑此協議,短期看來,台灣固然可以撈到一些經濟上的好處,但長遠而言,變數莫測。
 
比如,針對台灣與他國簽訂FTA,中共方面明確表態:FTA,不是單純經貿的東西。台灣跟大陸簽ECFA,與台灣跟國際社會簽FTA不能混為一談。台灣如果不跟大陸簽ECFA,肯定沒辦法跟國際社會簽FTA,但簽了ECFA以後,也不一定能夠簽FTA。
 
在這裡,北京暗示,關於ECFA和FTA,主動權都握在我中共手上。我說「不一定」,意思是,那要看你的表現----「政治表現」。北京的謀略呼之欲出:允不允許你與他國簽訂FTA,或者,要不要讓你繼續吃甜頭,全在於我的喜惡,全在我一念之間。
 
可以想見,台灣經由ECFA,可能嘗到甜頭,那時候,便欲罷不能,退不得,進則要看中共臉色。到時,北京便可以慢悠悠地坐下來,與台北談「一中」、談「統一」(並非中華民族的統一,而是中共獨裁的統一)。談也得談,不談也得談。這就好比,壞人拿糖引誘小孩,小孩嘗了甜頭,就為壞人所控制。ECFA,是經濟協議,更是政治誘餌。
 
就在兩岸簽署ECFA的當天,北京表示:關於台灣與他國簽訂FTA的問題,前提是「九二共識」,即所謂「一中」原則,分明是步步緊逼,逼台灣就範,靠近「一中」(並非中華民族的「一中」,而是中共獨裁的「一中」)。
 
台灣早在2002年便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但因中共阻擾,許多國家不敢與台灣簽署FTA。北京揚言:「堅決反對台灣和外國簽署任何官方協定」。中共擺明的,就是一副惡霸嘴臉。如今,這個惡霸,卻要「讓利」?這就好比,強盜要霸占民女,硬的行不通,也來點軟的,利誘與威脅並重:你要是從了我,我給你一些小恩小惠;你要是跟別人來往,老子要你的命!
 
兩岸簽署ECFA,舉行儀式,選在中國重慶,具有明顯的政治象徵涵義。65年前,國共兩黨首腦蔣介石與毛澤東,在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當面高呼「蔣委員長萬歲」的毛澤東,一邊談判,一邊暗中部署對國民黨開戰。就在毛蔣41天的談判中,共軍搶奪國軍城池達兩百多座。談判結束,送別毛澤東之後的當晚,老蔣在日記中寫道:「共黨不僅無信義,且無人格,誠禽獸之不若矣!」
 
《雙十協定》的命運,不僅淪為一張廢紙,而且成為國共兩黨新一輪惡鬥的發端。眾所周知的結果是,四年後,共產黨打敗國民黨,國民政府喪失整個中國大陸,退守台灣。
 
65年後,又一場重慶談判,又一紙國共協定。故意「讓利」的中共,葫蘆里賣的什麼藥?肚子裡打的什麼算盤?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中南海之心,昭然若揭。從字面上看,協議闡述的,都是經濟與貿易,但協議的背後,卻貫穿政治意圖。那便是,要建立兩岸「一中市場」。從市場上的「一中」,過渡到政治上的「一中」。
 
新一代國民黨領導人,大概對共產黨的厚黑學無所領教,才懷抱如此天真的幻想,以為,ECFA,只有經貿,沒有政治。即便就事論事,只談經貿,連國際條約都不遵守的中共,怎知它就會遵守兩岸條約?
 
北京中南海政權貓哭老鼠的老到,台灣國民黨政府見利忘義的短視,重慶談判和國共協定的歷史悲劇,大概註定又要重演。

----------------------

BBC: ECFA協議簽署 台灣內部爭議未止

陳雲林與江丙坤星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影響遠遠超出經濟範疇

「擁抱敵人」: 上周末台北要求公投的示威者惡搞兩岸領導人相片以示抗議。

ECFA協議簽署 台灣內部爭議未止

林楠森

BBC中文網台北特約記者

陳雲林與江丙坤星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影響遠遠超出經濟範疇。

海基海協兩會在重慶簽署的ECFA經濟合作協議,從協商階段以來在台灣內部爭議不斷,其爭議也未因協議獲得簽署而停止。

官方從總統馬英九到陸委會,直到簽署協議的前一刻,仍在持續宣揚ECFA好處與反駁質疑。

馬英九周二上午出席一場同企業家的會議上說,本來在兩岸間還要選邊的國家,現在可以同時與兩岸發展和平與繁榮的關係。

這些政府宣稱的眾多利益與好處,官方一段時間以來用置入性營銷在內的各種方式全力宣傳,但經常被在野黨質疑為誇大不實。

馬英九在周二晉升台灣軍隊將官的儀式上並說,此一協議使兩岸的和平與繁榮也向前邁進一步,許多外國人看得出來台海的和平越來越鞏固。

他對這些將軍說,兩岸關係改善與台海和平不但使兩岸人民獲利,也使得此一區域,以及區域外的都認為是正面的發展。
意識形態

陸委會則就媒體有關ECFA的終止條款會成為中國要挾籌碼的報導提出反駁,並稱此一報導是「不明就裡,以意識形態錯誤解釋」。

官方與支持國民黨的政治分析員說,這項協議將開創台灣「黃金十年」,反對者是基於意識形態,或是具有選舉操作政治目的。

但指責對手具有意識形態,並不意謂其本身不具意識形態或不會受到檢驗,也無法消除此一協議的政治性。

北京選擇在重慶此一國共和談城市簽署此一協議,在野黨諷刺國民黨正重演六十年前國共和談的敗局,並把台灣人民拖下水。

國共兩黨都稱協議不涉政治,然而雙方簽定這樣的協議,前提是具高度政治性的一個中國原則,且是在北京阻止國際上與台灣簽定自由貿易協議(FTA)情況下完成。

這樣的協議被不少人認為是具有政治目的的兩岸統一基礎工程,在上周末超過十萬人的大型示威活動上,支持台灣獨立的示威民眾憤怒的指責馬英九,意圖將台灣推向與中國統一的無可逆轉局面。

在馬英九上台後甚少與國民黨公開針鋒相對的前總統李登輝,則呼籲民眾「棄馬保台」。

公投與選舉

「擁抱敵人」: 上周末台北要求公投的示威者惡搞兩岸領導人相片以示抗議。

李登輝領導的台聯黨在其逾十萬人聯署的公投遭到行政院審查否決後,準備將在周三(30日)再度向政府的中選會再度提出公投提案。

對於涉及兩岸事務或台灣主權相關的公投,北京一向堅決反對,執政的國民黨對此一公投也持反對態度。

在野的台聯黨與民進黨在此一議題上合作,雖然民進黨在台灣社會上的支持度與執政的國民黨足以分庭抗禮,但在唯一具有審查ECFA權力的立法院中,席位僅國民黨約三分之一。

民進黨除了不可能在後續立法院審議推翻ECFA協議外,也在行政院否決下無法發動公投,其目前在體制內僅能提出的訴求,是要選民在年底五都選舉中用選票表態。

此一包括台灣六成選民的五個都會區首長選舉,被廣泛視為下屆總統選舉的前哨戰。

所得分配

主張ECFA對台灣有利的人士,舉出一些宏觀經濟指針將隨協議簽署而改善,但宏觀經濟指標對人們並不具有同樣的所得分配意義。

一個例子是這樣的協議在台灣的不同社會階級有著不同反應,協議受到了在台跨國企業組成的外國商會歡迎,資本家與大型企業也多數積極支持。

但代表工薪階級的一些工會則多次表示疑慮,他們擔心的是過去兩岸經濟融合造成的台灣失業上升與工資下降,將隨著融合程度加大而進一步惡化。

以國民黨執政兩年多年來的狀況而言,一些現象顯示貧富差距擴大,比如在失業率創新高下,豪宅帶動房價出現暴升,這引起了民眾的普遍抱怨。

有分析員指出,若馬英九宣稱對台灣有極大好處的ECFA協議,僅增加財團與富人財富而未能改善多數台灣民眾生活,台灣可能因此再次出現政黨輪替。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630/170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