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洞悉財富之源的亞當史密斯:國富論根本是道德

作者:

被譽為「經濟學之父」的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出生於蘇格蘭,確切的出生日期已經不可考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在1723年6月5日的可可卡地受洗成為基督徒。

史密斯十四歲追隨哈奇森學習道德哲學,這個時期培養出的自由、理性主張成為他日後著作的思想核心。

25歲完成牛津大學的學業後回到愛丁堡從事教職,他的教學範圍非常廣泛,包括了倫理學、修辭學、法學、及政治經濟學等。36歲(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感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可說是這個時期學術的總結。這本書以人類共同的天性「同情」為起點,論述社會在同情,也就是善的基礎下,能夠成就一個人與人之間共存共榮、和諧有公義的社會。這本書在發表之後更受到很大的肯定。

43歲時,亞當·史密斯結束教職回到家鄉,以長達十年的時間寫出《國富論》(全名:《國家財富的本質及其原因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年出版),主張人對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能在市場上形成一隻「看不見的手」,「自然地」使生產與消費達到平衡,本書也成為日後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

現代學者往往認為史密斯《國富論》中的「私利」與早先《道德情感論》的「同情」自相矛盾。這是因為現代拜金主義,將金錢看得比道德還重要的緣故。我們試著回到《國富論》出現的時空理解史密斯的思想,1776年後5年,也就是1781年瓦特才發明蒸氣機,工業革命正要展開,因此當時的歐洲經濟仍是以農業為主,持續了一千多年的基督教信仰仍然穩固地維持著人的倫理道德觀念。

因此當我們理解《國富論》中的「私利」時,應以「道德」前提,也就是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的正當利益追求,而非你爭我奪、不擇手段的利益追求。道德的重要性,在當時是理所當然、完全不用多說的,是以史密斯也沒有強調出來。

現在,我們來讀一段亞當·史密斯常被引用的話:

「我們所期盼的晚餐並不是靠搏得肉販、啤酒商或麵包師傅的同情心而來,而是他們對他們自己的利益追求而來。我們填飽肚子的方式,不是訴諸他們的同情心,而是希望他們自愛(self-love),也不是訴諸我們的處境,而是訴諸他們的利益。」

肉販必需工作、生產以維持正常的生活,這屬於肉販(以道德為前提下)的「私利」,我們因為肉販的「私利」而買到了讓我們生存下去的食物。「肉販/生產」與 「我們/消費」的角色是相互流動的,我們的工作也會讓我們成為另一部份人的「肉販」而得到應有的報酬。亞當·史密斯的經濟體系中,透過消費與生產行為,貨幣在社會上流動著,形成不止息的循環。他這種「希望他人(肉販)獲利」的思想,正是他在《道德情操論》中「同情心」或「善意」在經濟活動上的具體表現:先要求自己同情別人、為別人的利益著想。

這裡的經濟活動是建立在「先他後我」的道德基礎上的,這樣一來,依亞當·史密斯的理論,個人對「私利」的追便能夠促使國家整體的富有與進步。

站在二十世紀回顧亞當·史密斯的經濟理論,我們會驚訝的發現,現代人已失去道德的前提,無止境的追求個人利益,無法了解《國富論》共存共榮的真意了,而亞當·史密斯更早在工業革命之前便揭示了國家富有的根本:道德。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806/17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