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憂慮:外貿人眼中的「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

時下媒體都宣傳「中國創造」。作為一個外貿人,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親眼見到的「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我不是陰謀論擁護者,我所談及的只是個人的憂慮,並不是唱衰我們的中國製造業,相反我愛我的祖國。

時下媒體都宣傳「中國創造」。作為一個外貿人,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親眼見到的「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我不是陰謀論擁護者,我所談及的只是個人的憂慮,並不是唱衰我們的中國製造業,相反我愛我的祖國。

  先談談什麼是中國製造,我所看到的中國製造是一個「價格低廉,質量一般」的代名詞,說的好聽點是性價比高,但性價比高並不代表質量好,這只是一個比例關係。這條道路符合中國國情,因為過去中國基礎薄弱,東西的質量差是必然的,但是正是由於高性價比才贏得了世界的青睞。

  和1997年比,如今的出口是越來越難做,利潤越來越低,外部環境也比以前差了很多。時代變了,出口企業也發生微妙變化。以前,如果一個人不會英語也能做外貿(只要你會寫USD符號,只要你會寫阿拉伯數字),這是事實。現在這些人毫無以為要被時代拋棄,這已經不是草莽英雄的時代。現今,出口企業做的好的,不僅需要好的英語,還需要有核心競爭力,這就涉及到「中國創造」。

  走中國創造之路,沒有什麼不好,相反在市場作用下,企業願意自願的走創造之路,這是企業的生存之道。但是事實上,讓人憂心的是為什麼中國創造沒有在神州大地普遍開花?為什麼中國製造還是不能像日本德國一樣齊名?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辦公室的碎紙機,技術很難嗎?為什麼還是德國的質量好?「中國創造」是需要資金的支持,是需要定下心來靜心的搞研發,但是相反現在中國企業樂忠於搞「快速消費品」。這些產品投資周期短,投資少,回本快,技術門檻不高,簡單說就是可以賺快錢。

  如果加上外部經營環境的惡化,企業更不可能安心的去搞研發,相反越來越多的資金會進入樓市,股市,藝術品市場等容易產生泡沫的地方。因為這些資產泡沫帶來的收益遠遠超過做踏踏實實企業的微薄利潤。如此一來,如果指望「中國創造」?

  也許有人不認可我的看法,也許你們看了電視新聞,會覺得「中國創造」沒有我說的那麼悲觀。我想提醒,那只是媒體抓的典型,不能以一個企業代表一個產業,不能以一個產業代表全部中國製造。

  企業不願意投入資金研發,而投入資金進入樓市股市也就算了,但是更讓人心酸的是,在經營環境惡化的情況下,中國製造在開倒車,很多企業開始偷工減料,產品質量只要不出大問題,能怎麼省成本就怎麼省成本,試問如此一來中國製造如何立足於世界?

  我說的不是嚇唬人的話,大家可以回憶前段時間日本汽車在全世界遭遇召回事件就可以明白我上面說的是事實。日本企業也面臨匯率升值,日本大企業為了生存也會偷工減料,降低對質量的要求,何況是中國的中小企業?難道中國的中小企業就不知道偷工減料了嗎?

  說道這,我順便談下個人對「中國出口回暖」的看法。

  1、金融危機前,中國出口受很大打擊。那時候又是取消出口退稅,又是匯率升值。很多企業倒閉關門。這是低谷期。

  2、金融危機來到後,國家恢復出口退稅,匯率保持穩定,這給了出口企業一線生機。中國出口開始逐步轉好。

  3、人民幣重新升值,這等於是抵消了出口退稅的補貼,壓縮了企業的生存空間。此外更可怕的是,中國企業還要面對原材料成本的上升,節能減排帶來的生產效率下降和單位成本上升。

  那麼在這段時間為什麼中國出口額每月都增加?海關數據每月都看好?為什麼呢?個人認為,第一、有些企業在偷工減料,以此抵消成本的上升;第二、成本上升導致產品離岸價上漲,即使出口商品數量下降,中國出口金額還是會增加。第三、在匯率升值預期下,各個企業拼著命出貨,想在匯率上升前挽回損失,大家都擠在同一段時間出口, 必然會使這段時間的出口總額大為增加,第四、西方的聖誕節到了,這是「低廉快速消費品」的需求旺季,無形中也支持著中國的出口、第五,短期內還無法出現哪個國家可以迅速全面替代生產低廉產品的中國製造,因為產業布局需要一定時間,同時也需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中國最相似的是印度,但是印度短期內還無法取代中國製造,因為印度基礎設施建設很薄弱。

  4、都說廣交會是中國出口的「晴雨表」,但是我對這個「晴雨表」有不同的解讀。

  廣交會是中國產品的「夜市」「地攤」,大家都知道廣交會的廠家報價很低很爛,一些有品位的工廠都不願意去廣交會。廣交會的國外客戶很多事東南亞中東的客戶,這些客戶不講質量,只要低價,他們到訪中國的總人數能代表中國製造的前景嗎? 真的可笑!打個比喻,每個城市都有夜市地攤,晚上最熱鬧,人山人海,人擠人。和商場相比,你能說地攤夜市老闆賺的多嗎?你能說每晚上收到的夜市的管理費就比商場收的管理費高嗎?大家都應該明白我的這個比喻!

  同樣的道理,義烏國際商貿城景氣指數 也是一個很可笑的參考數據。

  此外我還要補充一點,專業的西方買家在過去十幾年中,對中國供應商很了解了,有必要再飛到中國來嗎?他們家門口就有專業的展會,中國優質供應商也都會去歐洲參展,那麼為什麼這些人會突然大量來中國?為什麼呢?因為,中國出口惡化,成本上升,客戶急於來華尋找新的供應商,行業重新洗牌。所以,客商來華突然增加不一定是好事。

  回歸中國創造的話題,我只想說一句,資本是貪婪嗜血的,哪有暴利資本就流向哪裡。如果中國出口環境惡化,資本流出實體經濟和製造業,那麼何談「中國創造」?

  再說一下題外話,溫州人靠的是製造業發家的,現在他們再做什麼?炒房,炒商鋪,炒金銀玉器,什麼能炒就炒什麼,現在溫州有知名的製造業企業嗎?給人的印象只是偷工減料,質量低下。這正是中國製造的悲哀。

  最近看到一些人,拿中國和日本對比,認為日本能忍受大幅升值,為什麼中國不能?真的很可笑,中國的國情和日本不一樣,中國比日本更需要解決就業問題。日本能承受的,中國不一定能承受。日本的所謂失落的十年二十年,只是沒有嚴重泡沫的十年二十年,不代表日本民眾生活痛苦(事實正好相反)。

  中國的GDP現在是鋼筋水泥拉動的,嚴重資產泡沫帶來的高速GDP就一定是好事嗎?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1101/184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