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震驚 散裝肉丸加工廠曝光 污泥加爛肉配料憑感覺

豬肉、雞大胸、鴨皮、雞皮……看著這樣配料單,你能想到這是在做撒尿牛丸嗎?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撒尿牛丸里竟然一點牛肉都沒有 。

    
    
散裝肉丸加工廠曝光 污泥加爛肉配料憑感覺


      豬肉、雞大胸、鴨皮、雞皮……看著這樣配料單,你能想到這是在做撒尿牛丸嗎?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撒尿牛丸里竟然一點牛肉都沒有 。
    
      記者來到青島某相鄰縣級市的肉丸產地進行暗訪調查,進入一家加工廠以後 ,只見兩三百平方米的車間內放著三台大型攪拌機,地面上污水橫流 ,到處都是散落在地的泥巴和碎肉,這樣的衛生環境,加工出來的肉丸,難怪他們自己都不吃 !
    
      A 應聘肉丸廠
    
      小工廠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記者來到與青島臨近的某縣級市的肉丸產地,在一家肉丸加工廠談肉丸批發時,工廠老闆不在,只有一個女會計在工廠里。得知記者過來批發肉丸後,女會計馬上給老闆打了一個電話,「老闆在外面有點事,過不來,你們想批發什麼樣的肉丸可以跟我說。」並開始詢問記者要貨的數量。
    
      「要多少現在還沒定,看看肉丸的質量再定。」記者模糊地搪塞了一句。
    
      在記者的要求下,女會計答應拿一些樣品出來,讓記者檢驗產品質量,但對於進入倉庫檢驗產品質量的要求卻一口回絕了。無奈之下,記者只能在辦公室等著女會計去拿樣品,在這一段時間,記者走出辦公室來到了生產車間,生產人員看到記者走進車間,顯得非常警惕,「你是幹嗎的?」
    
      「我來批發一點肉丸。」聽到記者的回答,工人這才放下了警惕,跟記者攀談起來。
    
      「我們這邊不光做肉丸,還做台灣烤腸,老闆還開了很多飼料加工廠 、飼養廠等企業,做得很大。」工人告訴記者。
    
      女會計拿著樣品回來看到記者在跟工人攀談 ,立馬讓工人回去幹活,把記者重新領到了辦公室里。「我們的產量很大,銷往北京、廣州、鄭州很多地方,青島過來批發的還沒大有。」女會計皺起眉頭想了想說。
    
      不問姓名,不做任何登記就能直接工作
    
      記者了解到,在這家肉丸加工廠里,很多工人都是附近村裡的村民。廠里也常年招人,從十幾歲的小孩子,到幾十歲的老人都要,人員流動很大。
    
      記者沿著該產地東環道,看到很多食品廠都打出了招聘的廣告。「現在天冷了,吃丸子的人多了,銷量越來越大,人手肯定不夠用的。」東環道一家食品加工廠的老闆說。11月28日上午,記者來到了西外環道上的一家食品加工廠 ,這家工廠沒有打出招聘廣告,但是記者上前詢問門衛是不是在招人時,門衛把記者領到了工廠的辦公室。
    
      「我們是外地的,想找個活干。」記者自我介紹說。「可以。」公司招聘負責人馬上回答道。他簡單詢問了記者的工作經歷和籍貫後,就算通過了面試。該負責人在說明工資和福利待遇後,要求記者第二天早上到工廠上班。記者接下來面試了東環道上的幾家食品廠 ,情況同樣如此。在東環道上的一家相對較為正規的工廠,辦公室主任還讓記者第二天帶去200元押金。
    
      29日一早,記者帶著押金趕往東環道上的這家工廠。在辦公室主任的安排下,記者跟隨一位工作人員來到了工廠的業務處,交上了200元押金,卻沒有拿到任何證明。當記者詢問是否要簽合同時,工作人員介紹說:「工廠的所有人都沒有簽合同,都是按工作量發工資。」
    
      隨後記者跟隨工作人員到倉庫拿了工作服,換上後,立馬就被派到了車間開始幹活。記者在沒有被問到姓名,沒有經過體檢,沒有簽合同,沒有健康證,沒有登記身份證的情況下,直接進入工廠開始工作了。
    
      B 車間實況
    
      車間的地板上,污泥和肉泥混雜在一起
    
      車間主任帶著記者來到配料車間,記者看到兩三百平方米的車間內放著三台大型的攪拌機,8名工人正在幹活,地面上污水橫流,地上到處是散落的污泥和碎肉。車間內三台機器同時開著,聲音震耳欲聾。主任帶著記者看了一會,有兩台機器停了,車間的聲音小些後,主任說,「這裡是三個人一組,一共三台機器,目前正好缺一個人,你跟著加工的那個師傅,幹什麼活你問他就行。」
    
      隨後主任跟一台攪拌機的操作工人說了幾句後就離開了。記者看到,這位師傅把放在筐子裡的冰凍的肉,一整塊拿起來直接扔到攪拌機里,隨後又舉起大半袋麵粉直接倒到裡面,看攪拌開了後,又拿起一小桶醬油全倒了進去,約1分鐘後,看到混合在一起的肉攪拌開了,開始用手劃拉著肉,試試肉有沒有攪拌勻。覺得差不多均勻了,他用機器上一個圓形的東西擋住肉泥,把攪拌機里的肉泥倒到了一個大鐵桶里,有些沒有鏟乾淨的地方,就拿起一個塑料板子剷出來扔到大桶里。
    
      「你把這個推到外面過秤。」師傅對記者說,並用手指著車間門口。記者推車子時感覺腳下有些滑,低頭一看,地上全是積水,到處都是碎肉和很多油膩的東西,很濕滑。
    
      就這樣邊打滑邊把很重的鐵桶推車推到了門口,有一個沒有戴口罩的男子專門在那裡負責稱重。他讓記者把車子推到一個鐵秤上,過了一下磅後,在手中的本上記下了數字,讓記者把桶推到指定的地方。記者將車推過去後,看到要推過去的這個車間裡到處都冒著熱氣,幾乎看不到裡面。將車靠在要放肉泥的地方後,記者看到這個車間是專門將推來的肉泥放到機器的入口處,等出來時已經是一個個肉丸了。這些肉丸漂在水裡,往一個長形的機器里移動,一個工人告訴記者,這些丸子再經過加熱後,出來就都熟了。
    
      三個攪拌機,加工不同丸子
    
      記者看到攪拌機前的加工師傅正在將筐子裡的碎肉往攪拌機里倒時,想搶過來幹活,說了幾次那個師傅都不回應,只顧著自己低頭幹活。三人小組中有一位50來歲的師傅,記者問他為什麼加工師傅不分給記者活干時,在嘈雜的車間裡,他大聲喊叫著說,「每組都有自己的活,什麼時候幹完了什麼時候才能下班,干少了工資就少,干多了工資就多,當然能多干就多干吧,你多適應一下,熟練了乾的活就多了。」
    
      屋裡的三個大型攪拌機前都有一個人專門負責放各種料和調味品,旁邊有兩個人負責準備這些料。這位老師傅將肉塊放在一個小型攪拌機里,機器將肉碾碎後成了一個個肉條。記者拿起這些肉揉了一下發現肉很碎,問,「這是什麼肉呢?」「鴨皮肉,這是咱加工丸子的一種料。」「咱加工的是什麼丸子呢?」「獅子頭,你肯定吃過。」說完老師傅笑了一下。隨後他告訴記者,三個攪拌機加工的丸子各不相同,一個加工小丸子,另一個加工魚丸和高檔丸子。每天加工什麼丸子都根據每天給的單子來定,什麼丸子都加工。
    
      隨後他拿出了一個單子給記者看,上面寫著,獅子頭,8份,320g×12,配料為:大胸15,鴨肉15,澱粉20,蔥10,姜4……「按照這個表上的數字來準備配料,後面的數字是公斤,那邊有個秤,稱好重量後放在機器旁邊。」這位師傅告訴記者。
    
      C 加工過程
    
      用洗菜洗手水加工,配料全憑工人感覺
    
      加工師傅讓記者去庫房拉一些25公斤的澱粉和幾桶醬油,記者找庫房時,走進了一間屋子,一位幹活的女工正在添加配料。她告訴記者,加工丸子放的調味料都是提前配好的,加工時只要根據配好的料放進去加工就行。記者再繼續詢問時,她顯得很小心。門口旁邊的牆角處,放了幾排調料盒子 ,加工不同的肉丸都有對應的調味料。
    
      庫房內堆積了很多麵粉,記者看到醬油全是用大塑料桶裝的,桶上看不出生產廠家,桶的周邊全是這些散裝醬油留下的印記。將麵粉和醬油拿回去後,加工師傅從一麻袋澱粉中舀出了一些後,舉起了整袋子一下全倒進了攪拌機里。機器周圍頓時盪起白色的澱粉末,澱粉和肉攪拌起來後,他從旁邊洗手洗菜的桶里舀出一桶水,直接倒進了攪拌機內。
    
      記者問老師傅,「怎麼往裡面倒的水不是純淨水,那個水缸里的水不是洗手的嗎?」老師傅笑了笑說,「哪有純淨水,差不多行了。」
    
      老師傅準備蔬菜時,記者看到他從車間的一個角落裡拿了一筐洋蔥,直接將半筐洋蔥倒進一個水盆里,接著就把洋蔥從盆里放到裝菜的筐子裡,隨後往筐里扔進了一些沒洗的姜。記者問,「配料表上洋蔥和姜不是分開的嗎?怎麼放到一起了?」老師傅說,「洋蔥10斤,姜4斤,都是一起攪拌的,扔進去15斤就行。」
    
      「這樣放多少料就不是不標準了嗎?」記者問老師傅時,他沒有回答。只是讓記者趕緊幹活。
    
      沒洗的菜、地上的污泥,什麼都往攪拌機里扔
    
      記者幹完活後走到另外兩個攪拌機那裡,工人將地上沒洗的蔥直接扔到攪拌機里,加的水也是洗手和洗菜時用過的水。
    
      往攪拌機里倒肉塊時,有些筐子裡的肉塊砸在機器上後掉到地上,工人直接從地上撿起沾著地上污水的肉塊,也不清理直接就扔到了機器里。記者看到,一個工人用鏟子鏟地上的肉末時,連同地上的污泥一塊鏟到鏟子裡扔進了攪拌機。
    
      在放調料時,有時候加工師傅加了一種調料後用手攪拌,有時候不攪拌直接扔下一種調料。覺得加工得差不多均勻後,師傅讓記者用手往大桶里舀肉泥,記者此時剛往筐子裡裝完洋蔥,手上很髒,記者表示要先洗一下手,師傅有些不耐煩地說,「快點,快點。」
    
      獅子頭的配料中有三分之一是次品
    
      加工師傅加工完一些配料後,讓記者拉著大推車跟在他和老師傅的後面去拉貨。記者拉著推車穿過加工丸子的車間,來到一個有些昏暗的倉庫,倉庫的地上堆放著很多麻袋,有些裂開的麻袋上露出了各式各樣的肉丸子。這個房間旁邊是冷凍室,因此顯得這個房間十分陰冷,地上麻袋裡的丸子幾乎是凍著的。整個黑屋子顯得很髒,很多丸子由於袋子口沒有系好,直接散落在地上。
    
      加工師傅踩在這些麻袋上找了一會後,讓記者幫著往推車上裝麻袋。掉在地上的丸子,他撿起來後隨手扔到了袋子裡。記者問道,「這些丸子是加工壞的嗎?這些丸子還有什麼用嗎?」加工師傅沒有說話,記者繼續問時他說,「加工壞了難道就扔了?當然繼續加工了。」裝了七八袋後,師傅讓記者拉著推車回到了加工車間。
    
      車間內師傅讓記者將這些次品肉丸卸下來放到攪拌機器旁邊,全部裝完後,我們這一組又重新開始了加工。只見操作師傅將剛拉來的肉丸袋子解開後,直接拿鏟子剷出裡面各式各樣的肉丸往攪拌機里扔,記者問他,「這些丸子是要重新加工嗎?」他拿著那張手寫的加工單子遞給記者,「上面不是寫著嗎?這是原料。」記者看到那張配料紙上左下角寫著「次品30」,就是說次品量占到了三分之一。記者隨後從工人師傅那裡了解到,次品就是加工不合格以及外觀不符合標準的產品。
    
      「咱這是在加工什麼丸子?」記者問。加工師傅:「獅子頭。」「這些次品丸子什麼樣的都有,全放在一起會不會串味?」加工師傅不滿地看了記者一眼,沒有回答,記者繼續問時,他讓記者去準備鴨皮,將記者支開了。
    
      記者看到其他兩個攪拌機里同樣在用這些次品的肉丸加工,記者看到自己組裡的加工師傅倒進去的次品肉丸攪拌後,往裡面又倒了一些鴨皮碎肉,隨後又倒了澱粉等,加工出來的肉泥,和一開始用肉的程序一樣,過了秤以後,也讓記者拉到加工肉丸的地方。
    
      下午加工時,多數丸子都混入了次品
    
      午飯過後,記者早早就換好工作服來到了車間,一個主任也在車間裡,記者進去時他依然沒有提醒記者是否需要洗手。車間內有幾個工人已經在幹活了,此時還不到工作時間。一個工人告訴記者,「多幹活賺的錢就越多,加工的公斤數多的話賺的錢也多,一天不幹活一天就沒工資,中午沒事就多干一點。」記者問他們有沒有簽合同時,他們都說沒有。
    
      剛過12點半,幾乎所有的工人都來幹活了,下午的工作量特別大,要一直工作到晚上7點。下午記者工作的幾個小時內,看到幾乎所有加工的丸子都用了一部分次品肉丸,車間內幾個貨架上也都擺滿了不少次品丸子。
    
      記者提出活太累要離開時,車間主任表示不想讓記者離開,並表示可以給記者調班。當記者表示工資不太高時,他拿出了一個帳本,上面記錄了車間內每天幹活的工作量。他拿出計算機給記者算了一下,一般的工人一天大約能賺七八十塊錢,工作量大一些的能賺到一百多。記者表示如果不幹了能否把200塊錢的押金退回來時,他表示不行,只有干夠一定的時間後才能退,並建議記者干到過年再走。文/圖 本報記者
    
      記者手記
    
      不要讓「髒」成為節約成本的理由
    
      聽不少人說過,很多肉丸都是不衛生的,丸子裡什麼都有,攪碎了也看不出來。記者在加工廠的操作間裡親身體驗後,才發現這種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加工的師傅們往攪拌機里放一些不衛生的原料時,也都習以為常了。工作間裡的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當天能賺多少錢而努力工作著,似乎沒有人考慮這麼做到底是否衛生,也或者是將「不浪費資源」、「節約成本」看得更重要吧。
    
      這家加工廠的機制是比較正規的,各個部門都有相應的管理措施,車間主任對待員工也很好。記者也去了一些小型加工廠,看到那裡的加工環境和加工所用的工具,總有種想要嘔吐的衝動。記者在採訪中不禁想到,相對正規的加工廠的操作間都是這樣,其他的加工廠會怎樣,就更不敢設想了。
    
      都知道肉丸好吃,以前看著超市裡眾多不同種類的肉丸魚丸,有時候真想美美地在家吃上一頓丸子宴。然而,此次對於丸子加工的探訪,不禁讓記者的胃口大受傷害,同時也有一句話不吐不快:千萬別讓丸子離我們而去……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青島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1201/18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