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什麼時候是女人生孩子的黃金期

不知從何時起,城市中「晚育族」群體越來越壯大,很多人一晃就過了30歲的生育年齡「警戒線」,高齡產婦增多,已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普遍現象。
不知從何時起,城市中「晚育族」群體越來越壯大,很多人一晃就過了30歲的生育年齡「警戒線」,高齡產婦增多,已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普遍現象。

  日前, 健康頻道對7768人進行調查顯示,30歲以上才生第一個孩子的人,占到25%以上。過半數人(54.36%)認為現代女性生孩子「比較晚,錯過最佳生育時機」、「結婚晚」、「經濟條件不夠」、「心理上沒做好準備」等,成為人們要孩子越來越晚的三大原因。

  「如果重新選擇一次,我會早點生孩子」

  儲女士是一家企業的部門經理,噎30歲了,至今還在生與不生中徘徊著:「拋開房貸、車貸的壓力不說,現在是我的事業上升期,等生完孩子回來,位置早被人頂替了,幾年來的辛苦付出哪能輕易放棄?可這幾年,眼瞅著老同學的孩子都快上小學了,身邊的朋友也一個個做了媽媽,聚會時常帶上自家寶貝兒,我漸漸從不屑變得有些心酸、焦急和羨慕……」

  畢業於一家名牌大學的林女士則顯得更為無奈。今年36歲的她,女兒剛滿一歲。這些年,學業、工作、婚戀將她一步步帶過了35歲這個門檻,人近中年,才把要孩子列入日程。「從懷孕那天起我就有流產先兆,整天躺著保胎,一動不敢動,而且反應強烈,吃什麼都吐。好不容易挨到生產那天,看著同一天住院的22歲年輕媽媽,臨產後幾個小時就順利生產,我卻折騰了一天一夜怎麼也生不下來,筋疲力盡,最後只能讓醫生在肚子上開一刀。」林女士說,孩子是生下來了,拉扯她卻成了大問題,明顯感覺自己精力、體力不比從前。一下班就得匆忙回家帶孩子,一天下來累得快要虛脫了,脾氣也越來越大。「如果讓我重新選擇一次,我寧願把事業、學業往後放,早點生孩子。」

  在我們身邊,像儲女士、林女士這樣的「高齡產婦」越來越多。本報調查結果如下:

  1、您認為,現代人生孩子的時間普遍是早還是晚? 

  A較晚,錯過最佳生育時機  54.36%

  B較合適                        33.44%

  C比較早                       12.20%

  2、您認為女人生孩子最佳年齡是? 

  A25—26歲                    37.63%

  B27—28歲                     36.73%

  C23—24歲                    10.64%

  D29—30歲                      9.90%

  E大於30歲                     4.20%

  F小於22歲                     0.90%

  3、您(您妻子)生孩子的年齡是?

  A27—28歲                    26.06%

  B30—35歲                    19.70%

  C29—30歲                    19.09%

  D25—26歲                    16.97%

  E23—24歲                      9.85%

  F大於35歲                     5.61%

  G小於22歲                    2.73%

  4、什麼原因推遲了您要孩子?(可多選)

  A結婚晚                       28.48%

  B經濟條件不夠              25.50%

  C心理上沒做好準備        20.10%

  D工作太忙沒時間           11.31%

  E害怕因生孩子影響工作    8.12%

  F各種原因導致懷孕難       5.40%

  G其他            1.08%

   上世紀90年代,中國35歲以上初次生育高齡產婦僅為2%;到2006年,這比例翻了一番;時至今日,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高達10%以上。「選擇延遲育齡或不育的人群,多為城市精英,這對今後中國人口質量會有怎樣的影響,值得我們認真考慮。」

  25—30歲生孩子最好

  那麼,到底多少歲是女人生育的「黃金期」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科主任徐先明告訴記者,如果從純生物學上來說,25歲左右是女性最佳生育年齡,這時子宮頸管彈性好,容易擴張,子宮肌肉收縮有足夠力量,容易平安分娩。如果結合社會、心理因素考慮,女人最理想的生育年齡則在25—30歲,這時女性的心理、生理已十分成熟,最適合孕育寶寶。一旦跨入35歲,就算是高齡產婦了,不僅受孕機會變小,自然流產率也大幅增加。

  在北京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每天都會接待各地不孕不育的女性近千人,在每年27萬人次的門診中,因為超齡導致不孕的就占了10%左右。該院婦產科主任、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喬傑說,很多人年輕時因工作忙沒顧上要孩子,年紀大了想要卻懷不上了。如果僅靠自然受孕,時間不等人,而且年齡越大危險越多,所以最終決定為她們採取體外受精的方式,做了試管嬰兒。

  高齡產婦要邁過幾道坎

  30歲後生孩子,總有點背水一戰的感覺,似乎每個時刻都得小心翼翼。是什麼原因讓這麼多女性錯失生育「黃金期「,一不留神成了大齡產婦呢?

  張曉梅委員因為長期從事女性工作,接觸了眾多女性,她發現,「很多人談戀愛睏難、結婚晚、工作壓力大,怕不能給孩子好的生活環境,有的則想再過幾年輕鬆的二人世界,不希望為孩子所累,致使『生育大計』最終被擱淺。」這也是她撰寫今年兩會提案最主要的原因。「社會競爭激烈,育齡女性感覺到因離開職場而被取代的惶恐,讓她們被動放棄了正常的生命繁衍權。此外,我國現行生育保險制度也存在一定問題,女性生產後職場和社會角色回歸的保障十分薄弱,都造成生孩子越來越晚。」

  雖然高齡產婦在生理上不是絕對的「高危人群」,但幾位專家承認,比起年輕准媽媽,她們在孕育中確實可能遇到更多的麻煩:首先,女性隨著年齡增大,排卵越來越不規律,30歲以後受孕機率大大下降。其次,隨著年齡增大,陰道彈性也隨之降低,特別是子宮頸管較難張開、子宮肌肉收縮力減弱,流產或難產風險增大。第三,孕婦年齡越大,發生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的機率就越高,輕者引發水腫、頭痛,重者會危害孕婦和胎兒生命。最後,數據顯示,高齡產婦占到憂鬱症產婦的70%以上。大齡產婦對妊娠反應也較為敏感,往往孕吐劇烈,產後體能恢復比不上年輕產婦。更嚴重的,是高齡生產給寶寶帶來風險。年齡一大,卵子易過最佳「保存期限」,造成質量下降、受精時染色體異常機率變高等問題,都會導致胎兒致畸率增高。 

  大齡女性該如何「備戰」

  「時間不饒人,人在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事兒,該生的最佳時間沒生,錯過了就是永遠錯過了。」張曉梅在提案中建議,應建立「國家黃金育齡婦女」獎勵制度,對於在25—35歲這個黃金育齡段內生孩子、符合國家婚姻法和計劃生育法的女性,予以一次性孕育獎勵。

  如果你一不小心加入了「高齡初產」的行列,有很多身體、心理甚至未來胎兒的健康問題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最好從孕前開始做好各種準備。

  夏秋季懷孕最好。可使胚胎在極其敏感的頭三個月避開流行病毒的感染(秋末冬初是流行病猖獗時期),又有利於孕婦多在室外散步,充分吸收氧氣。這個季節還有大量的蔬菜水果供應。

  少吃甜食。大齡准媽媽更易發胖和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因此要控制體重,懷孕期間體重增加最好別超過12.5公斤。建議多吃高蛋白、低脂肪、性溫和的食物,少吃甜食,少喝甜飲料。

  孕前、孕期勤檢查。孕前要對身體做一次全面檢查,孕中應酌情增加產前檢查的次數。最好在懷孕38周就提前住院觀察,具體可參照醫生建議。

  餅乾、饅頭緩解嘔吐。在孕早期,大齡孕婦的噁心、嘔吐等反應比一般人嚴重。這時應避免吃流食,可吃餅乾、烤饅頭片等體積小、含水分少的食物。即使嘔吐,也不用緊張,可做做深呼吸、聽聽音樂或到室外散步,然後再進食。

  少提重物護子宮。子宮也會隨著人的年齡而老化,所以妊娠期間要特別保護,比如不提重物、不過度勞累、不做激烈運動,也避免有任何壓迫到腹部的舉動。建議高齡孕婦在懷孕的24周起,視腹部隆起的狀況開始使用「托腹帶」。

  深呼吸緩解產後抑鬱。孕婦年齡越大,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越高,這時家人一定要多加安慰。產婦自己也應放鬆情緒,當感到緊張和不舒服時,可以試試深呼吸,把體能和心理均調整到最佳狀態,接受分娩過程的考驗。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生命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310/198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