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北京重申不搞多黨制 官媒指外媒「假造革命」

作者:
中國應否進行政治改革,逐漸走上多元化的道路?自從中東茉莉花革命爆發以來,這一問題自然再度引起各方的深思。三月十日,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發表講話,應看作是中共黨內對這一問題的重大表態。吳邦國明白無誤地表示,中國不搞多黨輪流執政,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可動搖。

中國應否進行政治改革,逐漸走上多元化的道路?自從中東茉莉花革命爆發以來,這一問題自然再度引起各方的深思。三月十日,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發表講話,應看作是中共黨內對這一問題的重大表態。吳邦國明白無誤地表示,中國不搞多黨輪流執政,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可動搖。

他說,「從中國國情出發,鄭重表明我們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鼎立和兩院制,不搞聯邦制,不搞私有化」。吳邦國的這番話簡單明了,為一黨專制的合法性做了一個表態,也不需要論證。

吳邦國還說: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重要的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國家制度等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動搖。他說,動搖了,不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無從談起,已經取得的發展成果也會失去,甚至於國家可能陷入內亂的邊緣。

這段話顯然暗指阿拉伯世界爆發的革命。那些國家本也是一黨專制,但還允許反對黨有一定程度的存在,比如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但人民仍然不滿,爆發了反政府浪潮,推翻了總統。受茉莉花革命鼓舞,中國也有人在網上號召人們定期舉行茉莉花散步集會,號召者希望結束一黨專制。這些事件引起中共當局嚴重不安,從出動不成比例的警察打壓不動聲色的散步者,到對外國記者施之以拳腳,威脅恫嚇就足足顯示出當局的憂慮。其實,散步者好像並不比圍觀者多,散步的人也不聲張,究竟也無法知道有多少,但當局出動的警察數量之眾令人驚異。

關於網上號召在中國一些城市舉行茉莉花散步活動的情況,中國官方媒體鮮有報到。大概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網上號召的人不甘罷休,在呼籲舉行兩輪茉莉花散步活動後,又有第三輪,現在又號召第四輪,這一輪一輪的下來,當局終於擔心起來。前幾天,作為北京市委機關報的北京日報和上海市委的機關報解放日報受命發文予以抨擊。從吳邦國在全國人大所做的報告來看,當局對「散步」這件事十分重視。而且,在吳邦國作報告的同一天,作為中國共產黨機關報的『人民日報』也發表了針對茉莉花散步活動的言辭強硬的評論。這篇評論題為:「中國不是中東,想把中東亂局引向中國的圖謀註定落空」。值得指出的是,人民日報評論里提到的中東一些國家的局勢混亂的情形,抨擊「境內外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時的遣詞造句及提法都與解放日報、與北京日報大同小異,甚至可以說雷同。有些『關鍵句』乾脆一字不變。可能這些話均出自上頭。因此,評論不管出自誰的手,關鍵的提法是統一的。

稍有不同的是,人民日報這篇評論引用了據說是美國『時代』周刊3月7日的評論,好像這樣做更有說服力,權且引用在此:「在中國,人民認為共產黨政權創造了迄今為止全世界最驚人的經濟增長,經濟危機期間,就在其他國家遭受國家重創之時,中國繼續前行。為什麼要把共產黨趕下台呢?沒幾個中國人願意冒險製造阿拉伯式的混亂」。人民日報的評論說,「現在的人心,怕動盪,怕折騰…大多數人人心思穩,極少數人想亂也亂不起來」

『人民日報』還有一篇署名該報高級記者丁剛寫的題為「穩定,是中國人最想要的」,該文的矛頭對準的是西方媒體。該文一開始說,「前不久,北京一家麥當勞餐廳外出了點『狀況』,讓很多西方媒體不約而同地產生了『職業衝動』。儘管結局可能讓他們不那麼滿意,但出現在西方媒體上的報導,還是異口同聲地將此稱為『革命』。有些媒體還嫌不過癮,專門開了論壇來熱炒這一話題。於是,對中國局勢的真實觀察與客觀分析,就這樣被假造的 『革命』淹沒了」。這位人民日報高級記者進而借用「清醒的網民」的話說:這一事件「更像是一次外國記者聚會,因為,放眼望去,麥當勞餐廳外幾乎全是他們的身影」。

這位記者至少也承認麥當勞前出了一點狀況。至於外國記者蜂擁而來,那是記者的天職,試想,那麼嚴密監管的北京也竟然出現「茉莉花散步集會」,哪怕人數不多,這樣的事在中國發生仍然有很高的新聞價值。人民日報的文章只顧嘲諷外國記者,其實,王府井麥當勞門前密布的是警察,警察的人數遠遠超過記者和不能公開身份的散步者。既然太平無事,何必大動干戈,甚至粗暴對待具有「職業衝動」的外國記者呢。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311/19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