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國艦載雷射武器指哪打哪 飛機或成浮雲

美國海軍在聖尼古拉斯島附近的太平洋海域近日成功試射了名為「海洋雷射示範者」的雷射炮。他們利用一台安裝在甲板上的雷射炮,向移動中的無人駕駛小船發射 「雷射彈」。小船「中炮」起火,其後被火焰吞噬。這是美軍首次從戰艦等移動平台發射雷射炮,標誌著美軍具備了整合雷射系統與戰艦雷達及導航系統的能力。

  

美軍C-130雷射載機攻擊地面目標想像圖。

  《科技日報》報導,喜愛科幻電影的人們肯定對電影《星球大戰》裡的雷射武器印象深刻。近日,美軍在太平洋上就上演了電影中的一幕——發射聚能雷射一舉擊沉小船。西方媒體稱,這次試驗是「星球大戰的海上版本」。

  中國軍方人士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標誌著人類將正式進入雷射武器時代。

  真正實現指哪打哪

  雷射武器,是利用沿一定方向發射的雷射束直接攻擊目標的特種武器,屬定向能武器的一種。顧名思義,艦載雷射武器是裝載在戰艦上的。

       雷射速度每秒達30萬千米,用雷射射擊飛機、飛彈、坦克等活動目標,就像用手電筒照射物體那樣,指哪打哪,不需考慮提前量,且操作簡便。而且,它具有不受電磁干擾,發射時幾乎沒有後坐力,易於迅速變換發射方向,能在短時間內射殺多個目標等優點。與現行的艦炮不同,雷射炮可將能量聚焦於很細的雷射束,精確地擊中目標甚至目標的脆弱部位。它還可以依靠預警雷達測定敵方飛彈或飛機飛行的方位、距離、高度、速度等,經過電子計算機迅速處理後,準確無誤地命中目標。如果敵方同時發射多枚真假飛彈,雷射炮完全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將所有來襲飛彈全部摧毀。1975年,前蘇聯用陸基雷射武器擊毀了兩顆美國的軍事偵察衛星,開創了雷射炮打衛星的新紀元

  按作戰使用,雷射武器有戰略雷射武器和戰術雷射武器之分。戰略雷射武器可用於反衛星和反戰略飛彈。戰術雷射武器包括「硬殺傷」雷射武器和「軟殺傷」雷射武器兩種。前者是利用強雷射束破壞目標;後者所需能量較低,主要用於燒傷人眼或破壞武器的電子設備和光電傳感器,又稱為雷射致盲武器或雷射反傳感器武器。目前,美、俄、英、法、德、日等國都在積極發展雷射致盲武器,美軍已於1991年7月進入全面工程研製階段,1995年通過定型鑑定。試驗表明,它可破壞8公里內的光電傳感器。海灣戰爭後期,美軍曾把兩台樣機運到海灣戰場準備試用,因戰爭很快結束而未進行。

  按照搭載平台分,雷射武器有陸基、海基、空基和天基武器,搭載於水面艦艇的雷射武器,就是前文中提到過的雷射炮。與陸基雷射武器不同,艦載雷射武器易受水面艦艇容積限制,艦艇儲存超強度電流的能力也有限,發射頻次較低。受海洋環境和艦艇平台不穩定性的影響,艦載雷射炮還需要藉助雷達及導航系統對其射擊諸元進行實時校正。

  即將裝備美軍戰艦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海軍就開始了艦載雷射武器的研究,並研製出首台百萬瓦特級連續波化學雷射儀。此後,該型雷射儀一直被作為美國國防部高能雷射儀項目的測試平台。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的作戰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美國海軍從大海作戰轉變為沿海作戰,作戰形式由進攻型海戰轉變為艦隻自衛。因此,海軍的高能雷射武器計劃也必須進行調整。

  艦載雷射炮一般都是可調的高能雷射武器,威力可從致命水平調至極低的水平。通過艦船電力系統供電,艦載雷射武器可以用來摧毀敵方的飛彈,如2.5倍音速動作靈活的「響尾蛇」空對空飛彈。

  作為海上雷射武器,克服海洋環境引起的傳輸效應至關重要。研究表明,在近海作戰中,熱暈限制了高能雷射束的大氣傳輸,也限制了其效能的發揮。而化學雷射儀的波長對於沿海的環境並不是最佳的。於是,美海軍的高能雷射計劃改變了方向,轉向其他雷射發生途徑。

  目前,艦載雷射儀發展計劃只能滿足某一功能的需要,美海軍的目標是要研製出能夠直接威脅發射這些飛彈的飛機、發射車和陸基飛彈基地的雷射武器。為此,他們對多個作戰雷射儀項目進行協調,並要求在今年10月提交一份計劃,使這些雷射武器更好地滿足戰場應用。隨著統一規劃計劃的實施,美軍雷射炮研究的步伐將會更快,而在美軍「先發制人」的打擊要求下,這一「新殺手」在戰場上充當美軍主力的日子也為時不遠。

  據了解,美國海軍正緊鑼密鼓地研究在未來10年內為其水面艦艇甚至潛艇裝備高能雷射武器。他們的目標是從雷射技術中開發出一種具有致命和非致命能力的艦炮,用以對抗反艦巡航飛彈、小型艦艇群、海上飛機和無人機等非對稱、反進入威脅。為了能使用雷射炮,美海軍已經計劃在包括下一代航母 「CVN21」在內的幾種新型戰艦上安裝大功率的發電設備。當雷射武器研發成功並量產後,就會在這些戰艦上部署和使用。

  並不無敵但優勢明顯

  雷射武器對於防空特別是對於飛彈的防禦最有前途,也最有天然優勢。只要功率足夠,直瞄精密制導武器特別有效,且速度快,即發即到,目標無法規避。這些特性,註定其火控裝置將更簡便,更高速,因為少了複雜的彈道、提前量計算和後期制導過程。既然雷射炮這麼神,是不是它可以無敵了?

  沒那麼簡單。首先,雷射受天氣影響大,雲霧雨雪會嚴重影響其毀傷效果。另外,雷射炮能同時攔截的飛彈也有限,雷射要瞄準,要校準,要跟蹤照射,用起來沒有想像的簡單。最嚴重的是,雷射炮需要複雜龐大的供電機構和強大的電流支撐,勢必要消耗大量燃料。對於軍艦來說,這意味著發射次數比較有限。反過來講,戰術飛彈並非沒有辦法對付雷射炮,最簡單的是鍍上一層高反射塗層,下襯防熱材料,或者飛行中讓彈體旋轉,都可以有效減弱雷射炮的殺傷力。

  由於雷射武器上述的特殊性以及研究的可實現性,2004年5月,美國防部轉型辦公室建議政府加大對雷射武器的投資。

  那麼,在艦載雷射炮技術成熟後,海戰是否會回歸於傳統的炮戰模式呢?

  這不是沒有可能的。無論是作戰模式,還是流行趨勢,都不免會有相互交替上升的過程。有什麼樣的武器,就有什麼樣的作戰模式。在艦載雷射炮成熟的條件下,艦炮戰也許是有效的作戰模式。而這一作戰模式不是「一戰」模式的簡單複製,而是各種高科技子系統相互配合的艦炮戰。

  雷射近防武器成熟以後,傳統制導類武器、攜帶高爆炸藥類武器都很容易被其擊毀。能夠有效突破雷射束防禦的只有實心動能彈,這樣,電磁炮戰列艦就會發揮很大的作用。不過,電磁炮的射程要想超過艦載機的作戰半徑也很難。而且,在軍事偵察、對陸攻擊以及和平時期的戰力威懾、海權掌控等方面,電磁炮戰列艦尚不如航母。

  由於雷射炮是直線攻擊,這就意味著飛機對戰艦的攻擊可能是「面對面」的能量對決。由於水面艦艇享有載荷、能量與穩定性的絕對優勢,在強大的艦載雷射炮面前,即便是裝載了雷射武器,飛機也只能是「浮雲」。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科技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426/202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