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胡少江:輸入型通貨膨脹是中共政府的政策選擇

—反讀中國經濟新聞之二

價格的變化無疑是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聯繫最為緊密的經濟新聞之一。但是中國官方媒體的價格新聞也是世界上最不靠譜的一類「新聞」。實際上,幾乎很少有老百姓相信政府統計局、發改委之類的機構發布的那些數字。例如,同樣的消費,老百姓明明多支出了百分之十到十五,但是官方公布的數字卻總是在百分之三到四之間游弋。不僅如此,對於滿腹狐疑的百姓,政府還總要派些管物價的官員們出來說教一番,無外乎是政府的統計如何地精準,而老百姓對物價如何地無知。


不過,物價漲了就是漲了,讓老百姓把頭埋在沙子裡對物價上漲的事實裝作不知,辦不到!今年以來,面對物價不斷上漲的客觀事實和民間的一片抱怨,即使是撒謊成性的中國物價統計部門,也都實在不好意思一如既往地咬住百分之三的「心理指標」了,終於被迫承認了今年第一季度物價的漲幅大大高於百分之五。前兩天,發改委的官員再次出面,預測今年五、六月份的消費者零售物價還會繼續以高於百分之五的速度上漲。

老百姓對百分之五這個數字也是不買帳的,因為這個數字與他們對物價上漲的日常感覺相比,差距還是太大。他們對政府很不滿意。但是,按照中國官員的解釋,近來中國的物價上漲屬於「輸入型物價上漲」。言下之意,全世界的價格都在漲,因此中國受到了世界市場的影響,不得不漲。總之,中共政府的物價工作作得是極好的,對於物價上漲,對於老百姓的生活水準因之下降是沒有責任的。老百姓有怨氣,應該沖著讓美元貶值的美國政府去發。

反讀中共政府的價格解釋,人們可以找到比政府的解釋更為深刻的原因。且不說貨幣超量發行等原因,就以政府最愛拿來說事的「輸入型通貨膨脹」為例,雖然世界價格的上漲是一個事實,但是中共政府對於國內通貨膨脹的責任也是推託不掉的。這個道理非常簡單。世界市場的價格主要是以美元計價的,而中國國內的市場是以人民幣計價的。由美元到人民幣,國際市場的價格向國內市場價格的轉換過程除了實際價格因素之外,還有匯率的因素。例如,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那麼以人民幣計價的進口商品就不會出現價格上漲,或者上漲的幅度將會大大低於當前的幅度。

當然,中共政府可以說,假如人民幣升值,中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將會下降,大量的與出口有關的企業將無法生存,從而在這些行業會出現大量的失業。這個回答可以用來解釋中共政府反對人民幣升值的立場;對於許多中國老百姓來說,這個解釋似乎也對「國家利益」有利,覺得可以接受。但是,這個解釋迴避了拒絕人民幣升值的一個副作用,那就是中國的消費者需要為「輸入型通貨膨脹」付出代價。

究竟哪一種政策更符合國家利益,是應該堅持人民幣不升值的政策,保護一部分出口行業,還是應該然讓人民幣升值,讓老百姓免受或者少受「輸入型通貨膨脹」之苦?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恐怕也是一個需要精心測算的問題。但是,中共政府顯然在二者之間作出了抉擇,那就是寧願接受「輸入型通貨膨脹」而不願讓出口企業承擔風險。問題是,在向人民解釋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對中國物價上漲的影響的時候,中共政府卻完全迴避了政府的決定與通貨膨脹的關係,這個做法就顯得有些不地道了。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521/204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