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當心動畫片「有毒」 家長擔憂孩子會效仿

《黑貓警長》

日前,早期教育專家、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朱家雄抗議:「國產動畫片十有八九是打打殺殺、你死我活、爾虞我詐……」

  動畫片真的「有毒」嗎?記者在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很多家長對目前的國產動畫片頗有微詞,有指動畫片內容空洞、時段拉長的,有擔憂動畫片存在暴力、不健康思想等問題的,還有家長擔心隱藏在動畫片後的衍生品行業,帶給了孩子們「攀比」、「仿效」的副作用。

  動畫片引發攀比

  丁丁媽媽提到兒童節、假期,就很糾結,這兩年,她和丁丁爸爸為十歲兒子不斷購買的「動畫片玩具」付出不少經濟代價。「這種玩具價位最低也要近百元,丁丁一兩個星期就要買一次,尤其到節日假期,索要的禮物不外乎這個。剛開始不覺得,但後來費用越來越大。」丁丁媽媽說的這種玩具,來源於某些動畫頻道中動漫形象的實體玩具,「比如動畫片裡講勇士的故事,播出之後馬上跟著會介紹勇士裝備,而這些動畫頻道都有實體售賣店,丁丁的玩具癮就被勾起來了。」這類動畫片在動畫頻道一般是系列劇,也就是說,動漫形象的裝備不斷出新,而且分有等級,孩子只要看該動畫片,對新玩具的欲望就會層出不窮。

  如果只是花錢,丁丁媽媽說她也就忍了,「平時沒時間陪孩子,我和他爸都有點補償的意思,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也願意買。可後來發現,孩子的攀比心越來越重,鄰居家孩子有個高級裝備,他也要;同學拿一種對抗的裝備,他也要。」丁丁媽媽不得不開始控制丁丁看動畫片的時間,尤其是這種「有償動畫片」。她說:「以前覺得小孩子愛看動畫片是好事,但現在不能完全這樣想了。」

  孩子是真喜歡這類動畫片和裝備嗎?記者調查中,有小學生說:「我也知道這片子沒什麼意思,可我不看,沒有裝備,就不能和其他同學一起玩了。」為了不「落伍」、不「OUT」,就要買最好的裝備。這是丁丁這些孩子的想法。

  「仿效」危機四伏

  周媽媽跟上初中的兒子之間的一場「戰鬥」,因動畫片引發。兒子因為迷戀日本動漫「火影忍者」,而將頭髮留得像動漫人物一樣長,為此周媽媽被學校的領導找去談話。和兒子PK已經不止一次,「頭髮」依然是個問題。

  如果說頭髮問題只是小事,有些動畫片引發的後果則讓人擔驚受怕:在一個育兒網站,有人發帖說,一名5歲的男孩從高處跳下,幸好沒大礙。孩子疑惑:「奧特曼不就是這麼飛的嗎?」

  過去,只要動畫片一開播,父母就放心走開,讓孩子獨自去享受那些誇張的人物和滑稽有趣的情節所帶來的樂趣。但如今,你能保證所有的動畫片孩子都能看?暴力、不健康思維……它的「毒素」讓很多家長即使再忙也陪著孩子看動畫片。還有家長甚至不讓孩子看動畫片:「動畫片實在太多,選擇都很難。又不是專業人士。看點圖畫書總好點吧。」

  價值觀已讓人疑惑

  相當一部分家長提起國產動畫片,都提及了一個詞——價值觀。

  李先生陪三歲的女兒看了三年的動畫片,他說:「現在很火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宣揚的價值觀,感覺不太好。孩子玩的時候,總說『我要吃羊』;或者學紅太狼拿平底鍋打人。再看美國動畫片《貓和老鼠》,湯姆和傑瑞也是一個追一個,但他們有和好的時候,沒有絕對的好壞,但狼始終是壞的,和羊一直是衝突的。小孩學不到善意的東西,反而學會了惡作劇和勾心鬥角。而且故事裡信息量很少。」

  李先生覺得好動畫片應該像《粉紅豬小妹》,講述家庭里豬爸爸豬媽媽和小豬們的平常生活,小豬會春遊,會上學,還去逛博物館,「孩子能了解常識,知道如何和人交往,貼近現實。」

  王先生是在《聰明的一休》動畫片時代成長起來的人,他對現在的動畫片很有意見,「日本動畫片,在『一休哥』那個經典年代之後,《櫻桃小丸子》也很不錯,但後來的,感覺全在打鬥,從《聖鬥士星矢》到《美少女戰士》,從《幽游白書》到《七龍珠》,而像《城市獵人》、《貓眼三姐妹》這樣的作品,『色』的成分占了不少比重,暴露的曲線和裸露的身體,對孩子來說,不是毒又是什麼?」

  中國傳統的動畫片也一樣被詬病,有網友就說:「《黑貓警長》現在看來難道不也暴力嗎?還有《葫蘆娃》,咱們中國的動畫片好人壞人總是很分明,這種價值觀對於孩子來說好嗎?相比之下,不少國外經典動畫,如《唐老鴨和米老鼠》,我們看到的更多是調皮淘氣,是種聰明勁。」

  解讀

  為什麼孩子要看動畫片?「因為這種教育最直接」

  如果孩子不看動畫片,是不是就解決了問題?有專家表示,動畫片裡誇張的動作,多樣的色彩,符合孩子的欣賞愛好,而且特別能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對美的感受力。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說:「動畫片為什麼是孩子的專利,因為它的那種誇張在現實中是沒有的。杜撰、意象的內容,大人不喜歡,因為大人知道它是假的,但孩子認為它是真的,既然是真的就可能對孩子產生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的動畫專家,一輩子都在追求益智的、寓教於樂的動畫片。」他拿闖紅燈舉例,「如果在動畫片裡,一個動畫人物闖紅燈受到批評,孩子會受到觸動;但如果動畫人物對於闖紅燈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孩子就會認為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這種教育效果非常直接。」但孫立軍也說:「總有動畫片製造商跟我說,你想的太過,我就說,哪怕有萬分之一的可能,對一個家庭來說,那也是一種罪惡。」

  為什麼動畫片又快又閃?「動漫目標人群調整出了問題」

  在80後懷舊風勁吹的這幾年,大家懷念過去動畫片中柔和的畫面和溫和的敘事風格,好比《聰明的一休》、《藍精靈》,然而現在動畫片裡,什麼都講快,動作快,打鬥多,畫面閃個不停,就是個熱鬧,刺激。

  早期教育專家朱家雄說,也許因為暴力能加強動畫片的節奏感,引人亢奮,所以諸多國產動畫以打打殺殺為賣點,再穿插進惡意、欺詐和陰謀。也有人說傳統國產動畫片也有暴力,但朱家雄認為很少,即使有,也並非為打鬥而打鬥,如孫悟空對付妖魔鬼怪。

  而孫立軍認為這是我們動漫市場目標人群調整出了問題,「以前的動畫片,學齡前是主要受眾,所以講究舒緩的動作,有益的敘事,但後來我們的動漫市場發生了轉變,大家學國外的經驗,要給中學、小學,甚至成人都出動畫,於是就越過了學齡的那道線。但問題是真正這個年齡段的人看得很少,因為中國的教育體制,中學的孩子學業壓力很重,沒有時間看,結果受眾還是那一撥更小的孩子。」

  探討

  動畫片衍生品的好處,顯而易見,變形金剛的商業成功,是市場進步的表現,而衍生品又可以滿足孩子的某種情感需求。然而,有償動畫片帶來的弊端又如何看待和解決呢?

  「家庭、學校做不到的事情讓社會承擔,這不合理」

  被稱為「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父的動漫編劇黃偉健認為,不應該由動漫從業者來負擔所有責任。「我從來不覺得動畫片是『第二課堂』,說實話,動漫從業者是被動的,現在找我們的不是玩具商,就是童裝品牌,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咱們先出個玩具再說動畫片吧,我們也挺鬱悶,可沒辦法。」黃偉健透露,在國外,頻道播出動畫、實體銷售玩具的模式很普通,「但國外的動漫有分級制度,有些不適合孩子看的內容,都是放在午夜播出。」

  對於教育功能,黃偉健認為動畫片太過於強調這塊,他們的創作空間就會縮小,「老說做給孩子看的動畫片,如果總做這個,我們很難在其他方向發展。風靡全球的『變形金剛』、『功夫熊貓』也許才是國內動漫業內人士最期望做到的水準。」「教育有好多方面,學校、家庭和社會,現在家庭、學校做不到的事情,非要社會去承擔,我覺得不合理,去年一個動畫片電影的貼片廣告裡居然有保險套,這些難道都要動漫從業者去負責嗎?說到攀比,是不是家長的引導更重要一些,就算裝備上不攀比,其他事情也會攀比。」

  「文化的結石比饅頭裡的結石難治」

  面對動漫業內人士的辯駁,孫立軍也承認,包括審片機構、電視台等單位也要負責任。「在中國,動畫片被認為是哄孩子的,不論是動畫片的製作者還是一些電視台播出機構,審片組都帶著一顆『寬容的心』,覺得只要收視好、好玩就行。事實上兒童心理學家、社會學家都應該加入到審片組裡,不要簡單地就故事內容為評決標准。」

  但他還是強調了擔憂,「玩具衍生品讓動畫片成了宣傳物,產品成為目的,這真的非常讓人擔心。這個在日本最早開始的銷售模式,被我們一些不去研究孩子的年齡習慣和時代特殊性的動漫企業,盲目模仿,造成有些孩子產生了一些癮,而且中國往往是大孩子帶小孩子一起盲目跟風,某種意義上是不道德的。文化的結石比饅頭裡的結石難治得多。」

  建議

  呼喚平民動漫調整衍生產品


  如何讓衍生品和動漫發展掌握一個合適的「度」?有人就講到國外一些優良模式,比如動漫可以帶動知識性的圖書銷售等。作為動畫界的人士孫立軍建議要做平民動漫。

  「商業動畫片發展下去就會變成專為貴族孩子服務的東西,這是不對的,由於電視的覆蓋在各個城市都能見到同樣一個玩具,在深圳和西部城市它的價格意義不同,電視傳播是國家的資源,必須考慮到文化的扶貧和普惠,片面強調商機最後給家庭帶來經濟和精神的雙重壓力,這樣的結果絕對不應該。」所以他建議,不妨把動畫頻道通過收視率獲得的高資金,多分一些給動漫製作企業,不要讓企業天天想變著法地掏錢。「這樣衍生品就不會以上癮為主要目標,它不再是那種競爭類玩具,而可以是鉛筆盒、算術本、橡皮,使得衍生品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這就是我們強調的平民動漫,這才是真正的動漫產業。」 本報記者 劉慧

  動畫片「有毒」種種


  暴力:大多數歐美的動畫影視公司對自己出產的動畫片都有明確的受眾年齡定位。若是專門針對幼兒的動畫片,會有嚴格的規定確保在鏡頭中沒有與暴力相關的道具、動作和畫面,如:刀、槍、打人、殺人及流血畫面等。但在國內,目前還沒有這麼詳細的規定。

  「色情」:目前有些動畫片(尤其是日本動畫片)在人物造型上走了「性感」路線,甚至會有動畫人物裸露出鏡。而且動畫片中的情愛場面較多,導致孩子小小年紀就滿口「愛」。

  粗糙:有些動畫片為了達到某種「藝術效果」故意抖動畫面,粗製濫造,使得畫面效果比較差。這樣的片子,對孩子的視力有弊無利。

  成人化:有些動畫片(大多仍是來自於日本)的思想比較複雜,如人的兩面性、事物的悖論、世事的無奈、人心的險惡……有些連大人都不一定了解。

  衍生品癮:利用動漫人物的裝備等各種形式為誘餌,源源不斷地獲取利益,但導致孩子們的玩具癮增大,玩物喪志。

 

責任編輯: 楊秀  來源:華商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530/20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