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溫州高鐵慘案 央視多人抗命被下課

溫州高鐵慘案發生不久,在鐵道部聲稱「無生命跡象」後肢解掩埋動車廂體,從而導致民怨沸騰。在宣傳部門數道禁令後,仍然有眾多媒體人目睹當局在如此劇烈事故下無人性的作法,而忍無可忍的發出不同聲音。而其中中共喉舌央視也有人「造反」,實令外界大為驚詫。

《欣聞非常道》主持人王欣怒評動車追撞事故 引發讚譽(網絡)

「守住底線不懼犧牲」——王青雷

近期,有消息稱,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24小時》欄目現任製片人王青雷被停職了。因疑為主持人在新聞播報前表達了一番對國家現狀的悲憤,以及不要把車頭這麼快埋掉的話。但是該消息來自私人渠道,尚未得到官方確認。

被稱為「有良心」的央視製片人王青雷被停職的消息在網絡中不脛而走,大紀元記者發現從網友的眾多評論中,其很大因素與製作動車追撞報導事件有關,並對其被停職一事表示憤慨:一個是王青雷,一個是王勇平,都是姓王的,做人的差別咋就這麼大呢?看來真相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可觸摸的奢侈品。

在《24小時》欄目中,主持人在報導動車追撞事件的評論中說:「…我們在滿足速度激情的同時,我們會拋棄很多,忽略很多,比方說能不能讓我們喝一杯放心的牛奶;能不能讓我們住一套屹立不倒的樓房;能不能讓我們坐一趟安全抵達的列車;能不能列車發生重大事故後別先把列車埋掉…最後我們想說,中國,請你放慢速度的腳步,走的太快,不要把人們的靈魂落在後面…」

王青雷在其博客中臨別感言:中國社會到底該怎麼辦?所有的追問,最後都不了了之;所有的質疑,最後都無果而終。沒有言論自由,沒有新聞自由,不能遊行示威,不能問責政府,沒有希望改天換日。網絡的聲討也只能是民意的互動,而並非行動。一個名義上屬於全體公民的國家,而實際上卻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裡。為什麼?!憑什麼?!他在告別語中說:小輩們記住,守住底線,不懼犧牲。

「弱智論」非常給力——白岩松

7月25日,白岩松在央視《新聞1+1》中質疑高鐵、批評王勇平的節目播出之後,據網友披露已由央視副台長孫玉勝親自下令,《新聞1+1》停播。網友近日稱:剛看完新聞頻道的《新聞周刊》,沒有白岩松,動車追撞隻字未提。整齊節目直接用一條接一條的新聞連接……8年來第一次沒有主持人,無人駕駛的《新聞周刊》, 七天一頁的歷史今天有口難言。


網友:不是所有媒體人都患軟骨病日前《新京報》頭版(來源:網絡)


網友:剛得到消息,央視新聞頻道《24小時》欄目現任製片人王青雷被停職了。原因疑為主持人在新聞播報前表達了一番對國家現狀的悲憤,以及不要把車頭這麼快埋掉的話(網絡)

央視主播白岩松25號晚在《新聞1+1》節目中針對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中國高鐵的技術是先進的,是合格的,我們仍然具有信心」的言論,白岩松在25日的《新聞1+1》節目犀利反駁:「我們形容一個人身體非常健康,他心臟功能40歲像20歲……但他弱智,你能說他健康嗎?」有網友對此評論說:白岩松的「弱智論」非常給力,切中要害,客觀評論事件,何錯之有?如果白岩松因此下課,那中國媒體真的沒有希望了!

據悉,節目播出後,央視副台長孫玉勝下令停播《新聞1+1》。白岩松之前也曾被處理,因他批評了中國的外交政策,「為什麼中國到處援助別國,卻缺少朋友。中國人都有這樣的感慨,為什麼我們在國力並不雄厚,人民並不富裕的情況下,寧可自己受窮,傾盡國力去支援一些國家,卻並沒有得到友誼。中國人勒緊褲帶,把最好的物質奉獻給我們的朋友,結果往往是反目為仇。」

對動車追撞說實話刨祖墳的電視人——王欣 

在溫州動車事件中,除了央視一些媒體人表現出了其獨立的立場外,地方上一些媒體更突出了應有的獨立觀點。

25日晚,貴州電視台主持人王欣在第5頻道《欣聞非常道》節目中對鐵道部在高鐵建設時的承諾提出質疑,由小女孩伊伊「奇蹟」生還一事,追問搜救中存在的問題。王欣說,「7•23」事故將永遠成為壓在鐵道部心上的問號,「拷問著你們的責任感」。王欣還向鐵道部門發問:「什麼時候才能重新獲得我們的信任?」由於情緒激動,他在節目的末尾幾乎哽咽。

當天晚上,這段視頻就被網友傳到新浪微博和各大視頻網站上。王欣犀利的言論受到網友推崇,被認為是「主串流媒體中最全面最鏗鏘有力的質問!」截至昨晚,這段視頻已被網友轉發超過一百萬次,轉發次數目前還在不斷增加。網民們狂頂這位高鐵事故敢於說實話的有良心的電視台主持人並盛讚道:「對動車追撞說實話刨祖墳的電視人,王欣算一條好漢!」、「這次動車事件,已成為中國媒體人的試金石。」

媒體人對限制新聞自由表不滿

7月28日溫州動車追撞現場,眾多記者被軟禁於客車中無法採訪,只有部份戴帽子的記者能夠隨意採訪,隨意提問。BBC記者萬分不滿如此待遇,並爆出被軟禁時交涉錄音!

央視《朝聞天下》主持人趙普: 事發後,央視派出幾路記者數人直播,當進一步調查真相給大家 釋疑的時候,卻有想不到的困難!下面是當時記者發的話。對不起,我也好內疚,這次的採訪我心力交瘁。我和現場近在咫尺卻不能近身一步,和警察幾乎肢體衝突。好多說不出的噁心,失望,鐵道部真的是破罐子破摔了,他們要幹嘛?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大紀元記者李淨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802/213854.html

相關新聞